关于茶树生长的良境和逆境,学术界一直颇有争论。
茶树生长在高山之上,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中保持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态链较为完整,自然调节力强,可以理解为茶树生长的生物良境。
同时,高山上通常土层浅薄、山石风化程度低、土壤贫瘠,冬季气温低、风力大,易遭受低温冻害,茶树生长缓慢且处于气象、地理等非生物逆境之中。茶树的生长势需要良好的立地条件、肥沃深厚的土壤、丰沛均衡的雨水、无极端表现的气象。
茶树的长势旺盛并不代表茶叶的品质优良,茶树在能够忍受的逆境中生长,累积了一些对茶叶品质有决定性影响的差异化次生代谢产物,正所谓“长在高山上,香自苦寒来”。
春茶是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芽叶制成的。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茶树经过了漫长冬季的休养生息,春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游离氨基酸和非酯型儿茶素,品质表现为滋味鲜醇、香气高长。
夏茶是5月下旬至7月下旬采制的芽叶制成的。夏季天气炎热,新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香低味涩,品质较次。
秋茶是8月中旬至霜降采制的芽叶制成的。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江南、江北茶区的秋旱严重,茶叶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平地茶的芽叶较小,叶张平展、叶色欠润,制成的干茶大多条索较细瘦,身骨轻,香气低,滋味淡。由于高山环境符合茶树喜温、喜湿、耐阴的习性,与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叶肥硕,色泽绿,茸毛多。制成干茶则条索紧结、芽壮叶厚、白毫显露,香气浓郁且耐冲泡。
光照是茶树生长的首要条件,不能太强或太弱,茶树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温度包括气温、地温,年平均温度在18~25℃较为适宜。地形条件主要有海拔、坡地、坡向等,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和湿度都有明显的变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对茶树生长有利。
本文来源:节选自《安徽绿茶》,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