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1445篇原创文章,作者:阿登的苦林。
作者简介:阿登的苦林,山东人,喜欢二战及冷战军事,尤其是太平洋战争、苏德战争和冷战武器装备,曾在“空军之翼”等网站发表过若干文章。
正文共约8300字,配图13幅,阅读需要17分钟, 2025年9月15日首发。
按:2025年5月7日,印巴两国爆发武装冲突,在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使用我国研制的歼-10CE战斗机发射霹雳-15E空空导弹,击落包括“阵风”在内的数架印度战机,引起多方关注。本文编译自外文杂志《空军月刊》,编译本文并不表示赞同原作者观点或证实文章内容,仅供读者参考。配图有改动。
图1.对印度空军而言,中国成飞研制的歼-10CE型战斗机无疑是个谜,其“谜底”直到2025年5月6~7日夜才“揭晓”。不过现在,印度空军无疑已经清楚了巴基斯坦空军的实力
印巴两国空军之间的一系列空战常被描述为“史上最激烈”的,这不仅基于这些空战的烈度,更是基于双方飞行员的胆识和勇气。正是由于这一场场空中对决,才让诸如“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阿拉姆”(Muhammad Mahmood Alam)和“尼尔马尔·吉特·辛格·谢肯”(Nirmal Jit Singh Sekhon)等飞行员的名字成了传奇。
2025年5月7日,世人又对近年来爆发的最激烈且最有意义的空战之一的印巴“5·7空战”表现出了浓厚兴趣。是什么让这场空中冲突尤为值得世人关注?答案是这场空战的双方是近乎势均力敌的对手,双方都搭配装备了来自东西方的武器系统。像以往一样,这场空战在媒体上引发了广泛争议,这导致产生了大量不实的消息,这些虚假信息从一开始便遮蔽了事实真相。
图2.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阿拉姆,巴基斯坦空军军官,在1965年的第二次印巴战争期间驾驶F-86“佩刀”战机创下单次任务击落5架敌机(含一分钟内击落4架)的纪录,成为喷气时代唯一一位“一日王牌”飞行员(总击落数达9架)
《空军月刊》杂志以其承诺向读者提供独特且中立的报道而闻名,基于前述理由,促使本杂志与一个由专家和前飞行员组成的精英群体共同讨论了这场空战,并总结出可供未来空战借鉴的有价值的经验教训。在这些人当中,有土耳其空军的F-16C战斗机飞行教官和空战专家奥斯曼·巴西布尤克(Osman Basibuyuk)、法国海军“阵风”战斗机飞行员皮埃尔-亨利·朱埃(Pierre-Henri Chuet)和瑞典空军“鹰狮”战斗机飞行员米凯尔·格雷夫(Mikael Grev)。
席卷而来的印度风暴
2025年5月6日,印度方面向国际民航组织(ICAO)提交了一份通告,称其将在5月7~8日沿着印巴边境南部开展一次大规模空中军事演习。同一天,印度海军的P-8I反潜巡逻机也在阿拉伯海上空飞行。P-8I飞机具备先进的情报搜集和通信能力,其可让印度方面监听敌国的通信并识别出潜在威胁,尤其是防空系统。P-8I飞机的主要作用是海上监视,但它们在监视巴基斯坦在该地区的海上演习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图3.印度海军的P-8I海上巡逻机。该机以波音737-800ERX为平台改装而成,装备先进的AN/APY-10有源相控阵雷达、磁异探测仪、声呐浮标、电子战系统和加密战术数据链,能挂载AGM-84L“鱼叉”Block 2反舰导弹和Mk 54轻型鱼雷
5月7日黎明时分,印度军方发起了一场代号“朱砂痣”(Sindoor)的反恐行动,所谓“朱砂痣”是指印度已婚女性点在发际前的红点,它是婚姻的象征,没有之往往意味着守寡,因此也象征着女人们在前不久的恐怖袭击中失去了丈夫。根据印度官方的说法,从多个空军基地起飞的战机将对沿印巴边境巴方一侧分布的九处地点发动精确打击(这九处地点据信与恐怖分子团伙有关),但不会将巴方的任何军事设施作为目标。
根据印度军方放出的镜头画面可以确认,对目标的成功精确打击使用了诸如“斯卡普”(SCALP,即英法联合研制的“风暴之影”空射巡航导弹,法国人命名为“斯卡普”)巡航导弹、“铁锤”制导航空炸弹(AASM,一种带有末制导的火箭助推炸弹)、“哈洛普”自杀式无人机等武器,甚至还有四轴无人机这种简易飞行器。不过,据当地信源报告,印军空袭共造成26名平民死亡,46人受伤,而且巴军的防空系统未能阻止印军的此次空袭。
图4.印度空军“阵风”战机翼下挂载的“斯卡普/风暴之影”空射巡航导弹
随后,印度空军将其空中战役规模进一步扩大,将巴基斯坦的空军基地作为主要目标。十一处巴军的空军基地遭到攻击,放出的镜头表明,印军打击了诸如拉菲克(Rafiqui)、努尔汗(Nur Khan,前旁遮普省的查克拉拉空军基地)、拉希姆·亚尔·汗(Rahim Yar Khan)、苏库尔(Sukkur,前信德省海得拉巴市附近的博拉里空军基地)、久尼扬(Chunian)、穆沙夫·萨戈达(Mushaf Sargodha)和沙赫巴兹(Shahbaz,前雅各布阿巴德空军基地)等处空军基地的设施,还打击了位于巴斯鲁尔(Basrur)、苏库尔和阿里夫·瓦拉(Arif Wala)的三处关键防空雷达站。
印军之所以选择上述几处空军基地,是因为它们具备战略上的重要性,如建有巴空军的指挥与控制中心;另外这些基地也有战术意义,如部署有可用于发动空袭的巴军精锐喷气式战机中队。不过,尽管发动了空袭,但印军的导弹打击缺乏必要的密度以瘫痪巴军的空中活动能力,其结果是仅给巴方的跑道和机库造成轻微破坏,而这类破坏在军事行动期间很容易修复。看上去,印度方面的主要目的是释放战略性的政治信号,而非给巴方造成毁灭性破坏。
图5.2025年5月10日遇袭的五处巴空军基地位置示意图
法国海军“阵风”战斗机飞行员朱埃查看过印军空袭的照片,并分享了若干有趣的观察:
印度人已经通过发动精确打击和(给巴方)造成毁伤而证明了他们的能力。从军事角度看,我们总是倾向于集中兵力,这意味着将火力集中在某个特定目标上。尽管如此,在此次印军的空袭中,他们似乎更可能是为了释放政治信号和
促成谈判
的原因,选择了更分散的航线,打击了较多的地点,但给每处地点造成的毁伤相对有限。
朱埃接着说:
有两个可能的解释:要么这是一个避免局势升级的刻意决定(这与他们的官方说法一致),要么就是他们的许多导弹被拦截了。不管是哪一种解释,当我们分析印军空袭的精度和未造成广泛的附带损害时(这与乌克兰发生的情况不同,在乌克兰,空袭常常会在目标周边地区留下明显的痕迹),可以很明确地认为印度空军具备了在巴基斯坦境内发动预先规划的高精度空袭的能力,这对巴基斯坦方面声称的他们有能力
降低印度导弹精度
的说法构成了挑战,特别是考虑到印度空军以与西方国家军事行动类似的方式成功打击了巴方关键设施这一事实。
最后,朱埃总结说:
我想再次强调,当听到印度人无能或空袭精度低的言论时,我们应该谨慎。印度空军的这些打击证明,他们能够以相当的精度打击巴基斯坦的军事基地。作为一名前对地攻击飞行员,当我看到一个被执行得很好的任务时,我一眼就能认出来。就本次战例而言,印度空军有效地发动了空对地攻击行动。
巴基斯坦空军在空战中的专业表现
巴基斯坦军方宣布,他们发起了代号为“铜墙铁壁”(Bunyan al-Marsous,注:该名称来源于《古兰经》第61章“列阵”第4节,原文作“好像坚实的墙壁一样”)的行动来对抗印军。正如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所说的那样,巴方声称印度人袭击了“虚构”的恐怖分子目标。事后,巴官方宣称在这场激烈的空战中击落五架印度空军的喷气式战斗机,包括三架“阵风”、一架苏-30和一架米格-29,但印度方面未对这些损失作出官方回应。
图6.巴基斯坦空军宣称击落了三架印度空军的“阵风”,此举让这款法国战机颜面尽失。毫无疑问,无论是向“阵风”战机提供“频谱”电子战系统的泰雷兹集团还是这款飞机的制造商达索公司,都会调查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巴基斯坦空军发言人详细介绍了此次印巴空战,并称这场空战是当今最激烈的空战之一——参战兵力总计有72架印度战机和42架巴基斯坦战机。印军将他们的战机编队集中在四条主要的攻击轴线上,这促使巴方呼叫更多战机前来支援已经与印军交手的机群。
巴基斯坦方面的战略重点是利用无线电信号识别印度战机的型号,并确定有14架法制“阵风”战机参战。得到这一情报后,巴方立刻下达命令给飞行员,优先摧毁“阵风”战机,以削弱来袭的印度空军编队。
图7.许多人认为,正是通过与卡塔尔空军联合演习等方式,帮助巴基斯坦空军了解了法国“阵风”战机的战术特点等
巴空军参战兵力花了2分钟时间调整交战规则,然后仅用20分钟就让参战的42架飞机全部升空。据估计,喷气式战斗机的数量多达40架,包括三种型号:F-16MLU、JF-17C Block-3和歼-10CE。这些飞机分成10个四机编队,这也是巴基斯坦空军战斗机基于美国空军战斗条令而采用的标准战术。
在此前的多次训练演习中,巴基斯坦空军有多次机会研究法制“阵风”战机并与之模拟对抗。他们的此类经验始于2012年与法国航母上搭载的海军型“阵风M”开展的联合训练;后来,在土耳其举办的“安纳托利亚之鹰2021”演习中,巴空军又与卡塔尔空军的“阵风”战机举行过联合演习。除此之外,巴空军在2024年和2025年还参加过在沙特举办的“胜利之矛”演习,在这两次演习中,他们与法国和卡塔尔的“阵风”战机都进行过合练。
图8.巴基斯坦空军会定期派遣他们的F-16C/D战机和JF-17“雷电”参加在土耳其科尼亚举办的“安纳托利亚之鹰”演习,巴方的机组乘员无疑会在此类演习中学到有价值的战术技巧
最后,巴基斯坦空军还在“震撼-2024”实兵对抗演习中与卡塔尔空军的“台风”战机交过手。尽管这些演习经历并未让巴空军轻视法制“阵风”战机的性能,但与其对阵的机型确实能完整地发展出有效的对抗战术,这就让巴空军具备了一定优势,正如其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所强调的那样。
另一方面,印度空军每年也会参加若干演习,在这些演习中他们对阵的战机在性能上类似甚至优于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机型,其中比较知名的有“漆黑”(Pitch Black,皇家澳大利亚空军举办的多国联合军事演习)、“印度合作”(Cope India,对抗美国空军)、“嘉鲁达”(Garuda,与法国空军联合举行,名字来源于印度教中的神鸟迦楼罗)、“眼镜蛇勇士”(Cobra Warrior,与英国皇家空军联合举行),甚至包括在美国举行的“红旗”系列军演。饶是如此,印度空军此前从未参加过任何对抗中国战机的演习,尤其是歼-10C。
对此,土耳其空军F-16C飞行教官和空战专家奥斯曼·巴西布尤克评论说:
2004
年起,巴基斯坦空军连续多年参加在土耳其举办的
安纳托利亚之鹰
演习,该系列演习具备与美国举办的
红旗
军演类似的特征。在
安纳托利亚之鹰
的演习空域,模拟空战会在最贴近实战的条件下进行。此类模拟实战的演习能让飞行员获得非常丰富的体验。我们知道,巴基斯坦空军也参加过在美国举办的
红旗
系列军演,因此,他们的飞行员其实已经多次在训练中参加过类似
‘5·7
空战
的模拟演练,故他们没有遇到任何让他们措手不及的突发情况,这是他们最大的优势。而对印度空军的飞行员来说,他们没有在国际演习和训练中获得过如此丰富的经验。
图9.在2025年4月参加完“伊尼奥霍斯”(Iniochos,是希腊神话中与太阳神阿波罗相关的战神形象)演习后,来自印度巴雷利空军基地的这架印度空军的苏-30MKI战机正准备降落在希腊塔纳格拉空军基地。土耳其帮巴基斯坦,希腊帮印度,这四国的空军互为两对敌人
巴西布尤克补充说:
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所使用武器的技术水平。此前,巴基斯坦空军的主力是
F-16
战机,巴国早在
2005
年就在其机队中引入了新式
F-16 Block 52+
型。不过,这些飞机并未被用于执行截击任务,因为巴国空军
F-16
的雷达技术水平现在来看已显老旧(
AN/APG-68
型雷达),而有源相控阵(
AESA
)雷达的出现让战机火控雷达发生了革命性改变。
巴基斯坦从中国获得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歼-10CE战斗机之后,必然会与他们的F-16进行对抗性测试。歼-10CE恐怕展现出了相对于美制F-16战机及其机载武器的优势,所以巴空军开始将歼-10CE战机作为截击机使用。这种使用上的偏好表明,歼-10CE战机具备出色的性能。
印度空军的失误抑或是迫不得已?
冲突爆发时,印度空军起初并未以巴空军的战机、防空系统或雷达站为目标,因为他们认为这将导致直接的空中对抗。然而,印度空军的这一想法是错误的,证据之一就是2019年的巴尔科特(Balakot,位于巴基斯坦的开伯尔-普什图省)冲突,在这场冲突中,印度的空袭并未将巴方的军事设施作为目标,但巴空军还是对印军的空袭作出了回应。
图10.在此次冲突期间遇袭受损的巴基斯坦博拉里空军基地的萨博-2000预警机机库
对此,《空军月刊》的记者询问了诸位专家对此次空战中双方表现的评价,并希望他们阐述一下在此类战斗场景中所采用的战术。朱埃解释说:
我们认为有这样一条
界线
,巴基斯坦战机被限制在这条界线的一侧;而在界线的印度一侧,他们可能派出了被认为执行
扫荡
任务的战机。所谓
扫荡
任务并非是要直接参与空战,而更多的是确保让敌机撤退,阻止它们突破这条界线或干扰己方的攻击机进入投弹点。在未来的分析工作中,一大关键方面是分析哪些飞机被派遣执行空对空任务,哪些飞机被用于执行空对地任务。印度空军是把这两种任务分开的吗?还是认为他们最好的机型
阵风
能够先执行空对地任务,然后转换为空对空模式?如果真的进行了这样的
任务转换
,将大大加重
阵风
战机的负担,使其在专门用来执行空战任务的敌机面前变得很脆弱。
他接着补充说:
另一个出人意料的方面是印军打击机群的飞行高度。在典型情况下,我们希望攻击机群从低空进入战区,然后爬升发射机上挂载的
斯卡普
布拉莫斯
导弹;发射后,再下降高度规避敌人的反击。了解被击中的飞机是攻击机还是执行
扫荡
任务的飞机至关重要,因为这有助于深入了解印度空军的战斗策略
如果被击中的是攻击机,那么其可能提示印度空军犯了严重的战术规划错误,特别是关于飞往投弹
发射点的
飞行剖面规划。不过,目前尚无决定性的证据证明,被击中的是攻击机。另一方面,如果被击中的是执行
扫荡
任务的飞机或者是随时准备
变换角色
的飞机,那么分析其被击落的时间点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后者的任务简报可能更侧重于发起攻击、安全返航以及完成作战任务。
图11.印度空军的双座型苏-30MKI“侧卫”战机无疑是个可怕的对手,而且其在作战使用上有不少优势,如能发射巨大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不过,在“5·7空战”中,巴空军宣称击落了一架该型战机;而且早在2019年的巴尔科特冲突中,巴空军就宣称击落过一架苏-30MKI
尽管如此,巴基斯坦军方用大规模兵力出动作为回应:据报道,巴空军向空中部署了超过
42
架战机。此时,印军可能在战机飞行途中决定改变任务目标。参战飞行员意识到,在飞行途中更改任务计划是有风险的。倘若最初的计划是打了就撤,然而此时总参谋部却突然指示飞行员保卫边境,对抗来袭的巴空军飞机,这意味着战斗策略的重大转变:随后的空战不再仅仅是为了保护攻击机,而演变成了一场保卫印度领空的战斗。
巴基斯坦空军的有效战术
与2019年空战不同的是,巴基斯坦空军在一场相同类型的战斗中迅速作出反应,而没有长时间拖延。这表明无论是在情报方面还是在训练方面,巴方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让他们不带任何犹豫地直接升空执行任务并与敌机交手。
我们可以断言,印军飞机的主要精力放在监视巴军的F-16上,不过,根据事后巴方的声明,被击落的印军飞机散布在相距较远的多处不同区域,很明显,巴空军成功地巧妙使用了其歼-10CE战机,并将该型战机整合进了混编飞行编队之中。
图12.巴空军装备的JF-17C“雷电”Block 3战机(与Block 1/2系列截然不同),该机装备中国研制的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可挂载霹雳-15导弹、制导炸弹、“阿塞尔波”(Aselpod,土耳其阿斯兰公司研发)光电瞄准吊舱等,且具备空中加油能力。该机在2023年迪拜航展、2024年沙特航展和2024年巴林航展上都亮过相
对此,巴西布尤克解释说:
如果我们暂不考虑飞机的机动性,那么我们可以说,执行截击任务的飞机必须具备三项基本优势,才能获得相对于敌机的一项优势:第一,其必须能
先敌发现
,即抢先发现敌机;第二,其必须能
先敌开火
,即在敌机开火之前抢先向敌机开火;第三,其必须具备不断增长的通过电子战系统等保护自身的能力。在此次空战中,巴空军有效使用了他们装备的
Link-17
号数据链,这在将空中态势图景传递给负责拦截的战斗机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此我想简单解释一下这场空战是如何发生的:预警指挥机(在本战例中就是
爱立眼
系统)探测到
阵风
战机并将目标信息通过数据链发送给歼
-10CE
战机,歼
-10CE
战机根据从预警机接收的信息发射霹雳
-15
导弹。注意,歼
-10CE
并未用自己的雷达锁定目标。也就是说,印军的
阵风
并未意识到有架敌机已经锁定它了。歼
-10CE
与飞向目标的导弹维持着不间断的数据连接,故目标的实时位置可以被连续不断地发送给导弹。导弹不断朝目标飞去,在此过程中,弹上的雷达始终处于关机状态。由于歼
-10CE
并未用自身的雷达锁定
阵风
,不断逼近目标的导弹也未用弹上的雷达锁定目标,故
阵风
此时仍未意识到敌机已经与它交手了。
他接着补充说:
霹雳
-15
导弹是一款主动雷达制导的导弹,在杀伤目标之前,弹上的雷达可能会在主动状态下工作
15
30
秒,所以留给目标的反应时间非常短暂,因为此时导弹距离目标已经很近了,而且霹雳
-15
的弹载雷达是有源相控阵体制,在这么近的距离上对其释放电子干扰不会太有效。在这个战例中,
阵风
就在劫难逃了。
图13.毫无疑问,如果使用得当,法国达索公司的“阵风”将是一款颇具战斗力的四代半战机,尤其是在装备“流星”超视距空空导弹的时候
采用这一战术对印军的
阵风
发起攻击达成了完全的突然性,而且获得了巨大的胜利。除此之外,
阵风
安装的绰号
频谱
的自卫电子战系统也未能有效发挥作用。这可能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该系统的性能本身就不怎么样;另一方面,该系统的数据库中并不包含有关歼
-10CE
战机和霹雳
-15
导弹的特征频谱和威胁信号等。如果某种类型威胁的特征性频谱信号未被纳入电子战系统的数据库,那么它就不可能阻止或探测到此种类型的威胁。
重要的经验教训
这场印巴“5·7空战”突显了电子支援飞机的重要性,尤其是早期预警机和专用的电子战飞机,以及它们所能提供给战斗机编队的战术优势。对此,格雷夫解释说:
在超视距空战中,许多此类战斗都是围绕着态势感知展开。一款性能强悍的传感器,诸如萨博
-2000‘
爱立眼
预警指挥机上的那样,将是超视距空战中的利器。该机型可以飞行在安全的距离上,用强大的机载雷达探测到所有敌机,并将信息发送给在一线执行战斗空中巡逻任务的战斗机;这样,这些战斗机就不必开启自身的雷达去完成态势感知了。
他接着补充说:
预警指挥机能够增强
OODA
(观察
判断
决策
行动)循环中的
观察
阶段,而进一步强化
判断
阶段的是其支持作出决定的能力。通过综合某处空域的所有信息,先进的人工智能(
AI
)系统可以处理传感器数据,并以一种使真正的威胁最便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操作者。
图14.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萨博-2000“爱立眼”预警指挥机
从这场空战中学到的另一个教训是,诸如霹雳-15一类的远程导弹优势很大,这一特点也让霹雳-15导弹在未来对北约飞机构成了严重威胁。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国飞机能够挂载相当数量的此类导弹,而且中国能以更低的成本生产这些导弹。对此,巴西布尤克表示:
这场冲突之后,中国方面发布了有关生产霹雳
-15E
导弹的工厂的视频。该型导弹是通过工业机器人生产的,不需要人工干预。通过这些画面,中国向世界传达了这样一个信号:其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生产导弹。空空导弹是一种价格不便宜的武器,中国的大批量生产能力将确保这类武器的价格大幅下降。
最后,巴西布尤克总结说:
过去,在空空导弹这个市场上竞争的是西方和俄罗斯的公司,但我觉得,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将取代俄罗斯的地位。
图15.珠海航展上展出的出口型霹雳-15E空空导弹
朱埃则表示:
当我飞
超军旗
战斗机时,我是战术部队的一名军官。
2013
年,我主动撰写了一份关于空空导弹的简报。我很喜欢通过公开渠道研究所有可接触到的有关现役空空导弹的信息。也正是从那时起,我了解了中国的
霹雳
空空导弹家族。西方军界最终承认中国人的能力才不过几年时间。今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装备了那几款知名的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这些导弹都采用
发射后不管
模式,而且各国空军几乎日复一日地训练如何对抗这种类型的威胁。
他接着补充说:
看上去,中国人已经实现了导弹生产的自动化,这使他们能够在爆发战争时迅速为他们数目庞大的飞机补充导弹,他们的这个过程效率很高:如果中国战斗机配备了六到八枚空空导弹,而
阵风
战斗机只配备两枚
流星
导弹,那么快速补充导弹的能力就变得至关重要。不过,为了维持这一策略的有效性,国防工业必须能够维持较高的生产率。
图16.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歼-10CE战机,翼下挂载霹雳-15和霹雳-10空空导弹
最后,朱埃总结说:
我非常想知道,巴基斯坦是否会在未来几个月或几年内宣布采购隐身飞机。此外,与外销表现亮眼的
阵风
战机相比,观察中国能否获得歼
-10CE
战机的国际订单将是一件有趣的事。
- 全文完,敬请期待下一篇! -
作者“阿登的苦林”其他文章可以从下面的链接进入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