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〡李老逵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广州南沙区一小学建议“不让老人接送小孩”,并在文稿中多次强调该项建议,引发讨论,登上热搜。
该建议提到,“老年人自身身体状况可能引发安全风险,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需要家长朋友们高度重视和关注。”
还提到“要着重考虑老人的身体状况是否胜任”,并表示身体状况欠佳的老人,不要接送学生。
9月11日,南沙区教育局一工作人员称:“尽量不让老人接送小孩的建议主要是出于对学生安全问题的考虑。我们理解家长的实际情况,相信家长也会根据老人的身体条件作出合理判断,不会让行动明显不便的老人承担接送任务。该建议并非强制要求,多次强调可能是担心部分家长未能及时关注到相关信息。”
其还表示,会将相关情况记录并交给对应部门进行核实,以确定该建议是出自教育局的文件,还是学校自行发布的提醒。
这还核实啥,肯定是学校自行发布的呗。
“要求”家长亲自到校接学生,强烈“建议”不要安排老人接送学生,这俩词看着怎么这么对立又矛盾,不知道发通知之前是不是请语文老师看过?如果答案是YES,那我真的要对在该所学校读书的孩子们表示深深的同情了。
当然,语病是小瑕疵,内容才是大问题。
“尽量不让老人接送小孩的建议主要是出于对学生安全问题的考虑”,这句话从本质上说,是一句无比正确的废话,除了让听的人反感甚至炸毛,对解决问题没有一点屁用。
因为连说这句话的人,自己后面都说“相信家长也会根据老人的身体条件作出合理判断,不会让行动明显不便的老人承担接送任务。”
那你还在这里叭叭叭地给人家上个毛线课呢?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会建议啊?
对于下午三点半、四点半放学的现实情况来讲,老人接送小孩是许多家庭的无奈选择。父母要上班,不可能随时请假接送孩子,这是一个普遍的现实难题。
我在体制内工作过,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在体制内工资虽然不高,但是能早点走晚点来接送孩子,其实是一个重大的隐形福利。
体制内的领导毕竟不是民企里的老板,不会你按点下班他都觉得今天的工资又亏了。
可是,体制内工作的人又有多少呢?不仅是上学的接送,对许多双职工家庭而言,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很多时候都需要家里老人帮忙照顾。不是年轻父母不愿意在养孩上花时间,而是迫于工作需要、生活压力,不得不有所取舍。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更多实质性的保障来支撑。多提供点解决问题办法和支持,我们不需要太多建议。
退休嫌太早,接孩子嫌太老,胡同捉驴两头堵,你让草根群众怎么活。这样的“提醒”,与其说是“建议”,还不如说是甩锅,连一毛钱都不用花,更不用考虑其他课后托管之类的了。
由小见大,现在此类现象越来越多,让我想起小时候看的庸医断箭的笑话:
据说从前有一个医生,自称擅长外科。
有一次,一将军在战场上中了一箭,箭头扎进肉里,非常痛苦,他立即叫人请那位外科医生来手术。
医生走到床边,稍稍观察,就掏出一把大剪刀,“咔嚓”一声,把露在外面的半截箭杆剪断后就要离开。
将军拉住他说:箭头还在肉里面,问题没有解决啊。
医生答曰:这是内科的事,与我无关。
古人诚不欺我啊,小时候看到的寓言故事,一个个的都实现了。
而且千百年来,从未改变。
-完-
亲爱的读者,由于规则变化,想要第一时间收到老李的文章,请给本号设个“星标”吧,否则推送不到。
1.进入公众号
2.点右上角的“...”
3.再点“设为星标”即可
喜欢本文,敬请分享、转发、点赞、在看。
作者:李老逵,法学双硕士毕业,曾在国务院部委工作多年,嫉恶如仇,仗义敢言,因此辞职改做执业律师。赤子之心不改,忧国忧民常在,忙时搬砖,闲暇写作。文章多替苍生写,不为君王唱赞歌。
发声不易,敬请搜“jinliandeliangyigan”(金莲的晾衣杆)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加本人微信进粉丝群,让我们永不失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