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书@gashero分享:信息学奥赛失败的下场
本人,2002年参加第八届信息学奥赛。止步于省赛复赛,未获奖。高三的上半年瞒着家里抽时间准备noip,直到不得不去省会参加复赛才告诉家人。
准备竞赛的精力消耗也影响了高考复习。高三几次模考我在全市450名,学校40名(学校一般前250可以上一本)。这成绩本该上个中游985,结果高考砸了,只上了个二本。
四年大学没啥可说的,那点难度相比noip就是个乐子。事实上很多职业程序员一辈子也碰不到noip级别难度的编程任务。
大三的2005年开始搞python,是国内较早的一波,并以此建立起社区影响力。2006年毕业不久,就以第42号员工加入融资不久的土豆网,并开启互联网行业之路。期间我开发的CDN系统,使得我毕业两年就升任土豆网助理架构师。2010年毕业三年半时参与了创办果壳网,带领技术团队。
回头再看我同一届那些noip保送的人,确实都发展的很好,走学术圈的拿了副教授,走工业界的做了高管。我虽然发展的远不如他们,但也有我自己的精彩。
我不后悔在高三时在noip上的失败冒险,这段经历至今仍然是值得回忆的。
虎嗅点评:失败了吗?失败从来不以结果来评判,努力过,获得过,即使没有获奖又如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