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可申购创业板的联合动力(301656.SZ)。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A股千亿巨头汇川技术(300124.SZ)分拆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而来,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提供商,主要产品包括电驱系统、电源系统等动力系统核心部件。
公开资料显示,汇川技术为国内工业自动化龙头企业,截至9月12日收盘,总市值为2149亿元。早在2009年,汇川技术就切入了新能源赛道,2021年将其新能源汽车业务相关资产整体注入联合动力,实现旗下新能源汽车业务的独立法人运营,成为汇川技术体系内运营新能源汽车电驱和电源系统的唯一主体。目前,汇川技术直接持有联合动力94.51%股份,系联合动力的控股股东。
据招股书介绍,目前,联合动力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行业龙头,位处产业链核心环节。公司曾多次承担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技术重大专项,主导或参与超过20项国家标准制定,引领行业进行关键技术的攻关突破。
与此同时,联合动力还为下游超过40家整车企业、超过170个车型提供动力系统解决方案,2024年度动力系统产品出货量超过450万台,深度参与车型设计、动力系统开发、整车产销量爬坡及售后质保等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
其下游客户涵盖理想、小米、广汽、奇瑞、长安、长城、上汽、宇通、吉利、东风等国产汽车品牌,以及沃尔沃、Stellantis、大众、奥迪、保时捷、捷豹路虎等国际主流汽车品牌。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前10的车企中有8家与联合动力达成深度合作。
在科研力量上,联合动力组建了超过1800名研发人员的创新研发体系(硕士博士合计比例超过50%),并在深圳、苏州等多地设立研发中心。公司曾成功牵头或参与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技术开发项目、工信部“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系列攻坚产业前瞻技术。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动力在招股书中提醒,公司可能面临业绩增速下滑的风险。联合动力表示,尽管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高增长,公司主要客户车型销量增长趋势稳健,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业绩持续增长,但主机厂价格战导致产业链利润分配失衡,同时“增量不增利”的产业生态倒逼主机厂向上游传导成本压力,产品售价下降可能对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除此以外,联合动力还可能存在应收账款回收风险。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8.5亿元、36.1亿元、56.8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0.37%、29.38%和31.45%。
联合动力表示,公司主要客户的信用状况良好,期后回款处于正常状态。但是,未来如受市场环境变化、客户经营恶化等因素影响导致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或发生坏账,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将受到不利影响,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一定风险。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