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当今世界格局复杂多变,中国海军力量稳步增强,航母作为海上移动机场,越来越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关键装备。福建舰的出现,让大家对未来航母动力选择议论纷纷。
福建舰下水海军发展议
中国海军航母建设起步晚,但进步快。辽宁舰是我们从国外买来改装的,2012年服役,主要用来练手,排水量6万吨多点,用常规动力,滑跃起飞方式。接着山东舰2019年入列,也是常规动力,排水量7万吨,国产化程度高,基本从零搞出来。到了福建舰,2022年6月下水,排水量8万吨,电磁弹射系统,这是我们自己设计的,标志着技术上大步前进。
而福建舰下水后,网上和媒体讨论热烈。有人觉得中国该赶紧上核动力,追上美国全球投送能力;也有人担心核动力风险大,尤其在自家周边海域。海军专家分析,常规动力航母适合当前阶段,成本可控,建造周期短。中国造船厂多,江南厂、大连厂都能上手常规型,生产效率高。相比之下,核动力需要特殊资质,反应堆技术门槛高,不是随便哪个厂就能干。
中国海军发展是和平之路,目的是维护海洋权益,不是到处惹事。福建舰海试顺利,2024年多次出海,测试动力和电力系统,证明常规动力可靠。外界估计福建舰成本70亿美元左右,比美国福特级便宜一半多。这三艘航母编队,已经能形成基本战斗力,护航亚丁湾,参加联合演习。
核动力航母和平战时差
而核动力航母听着高大上,反应堆提供能量,续航几乎无限,和平时候确实方便。常规航母得三天两头加油,核型能几个月不补给,在海外待得久。比如美国航母在中东或太平洋巡航,靠核动力保持高强度行动,节省后勤,空间还能多装弹药和飞机。
但打起仗来,核动力航母问题不少。先说核泄漏风险,海战中航母就是靶子,被击沉了反应堆出事,放射物污染海水,尤其在中国周边,影响渔业和环境大。历史上美国核航母没实战沉没,但模拟显示,后果严重。成本也是大头,福特级一艘150亿美元,中国常规型才70亿,差一倍。建造时间长,核型得8到10年,常规5年左右。
中国国情是和平发展,大规模战争概率小,和平时期核动力的远航优势更实用。常规航母航程1万多海里,够亚太用,核型适合全球部署。但战时,核泄漏和成本让它成负担。海军专家说,核动力维护难,船员培训贵,辐射防护一套一套的。相比,美国核航母贵但有钱,中国得算经济账。
中国海军核常规并行路
而中国海军要成强国,核动力是方向,但不能急。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三艘常规型,已能应对区域任务。未来第四艘可能上核,但得稳步来。
台湾海峡是重点,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反对外部干涉。长远看,核常规并行最稳,数量质量兼顾,符合中国道路。而这路要是走好,中国海军蓝水梦就能实现,海洋权益更加牢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