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琚伟给全村党员干部讲党课
2024年7月,游琚伟——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干部、退役军人,肩负乡村振兴帮扶使命,毅然奔赴川西高原稻城县金珠镇培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自到任以来,他把军人的忠诚与担当,深深融入雪域高原的乡村振兴事业。在海拔3740米的培光村,田间地头、村民院落、项目现场,常常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加班加点推进工作、节假日奔走在驻村路上,也成了他的常态。
召之即来:一声令下,奔赴新“战场”
游琚伟带领驻村工作队采集农户信息
党员的初心是为民服务,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2024年,乡村振兴一线发出“集结号”时,刚脱下军装不久、在机关工作渐入佳境的游琚伟,没有丝毫犹豫。从“橄榄绿”到“驻村红”,岗位虽变,“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忠诚始终未变。出发前,他郑重向组织承诺:“只要身体不倒下,必定扎根高原、全力以赴!”初抵稻城,海拔4411米带来的强烈高原反应——手脚发麻、嘴唇乌紫,给了他“下马威”。但军人骨子里的血性,让他瞬间认清:组织的召唤就是使命,雪域高原是他的新“战场”,培光村是他的新“阵地”,必须“使命必达”。
来之能战:攻坚克难,迅速融入“战斗”
“驻村先驻心”,赢得民心是工作关键。游琚伟带着从州委党校培训学到的经验,拎着自己的保温茶壶(里面装着红枣枸杞茶)走村入户,用它与村民的酥油茶交换共饮。在这一来一往的暖意互动中,他和村民的信任、情感逐渐加深。为摸清村里虫草产业底数,他首次随村民登上海拔4600多米的贡巴山时,因高原反应严重被迫折返。可“放弃”从不是退役军人的选项,做好充分准备后,他再次出发,最终咬紧牙关成功登顶,为后续产业调研打下基础。为给村子打造凝聚人心的“主心骨”,游琚伟结合培光村实际,全力推动“双拥”文化特色“红色阵地”建设。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协调,他全程亲力亲为。当崭新的“双拥”主题展板在广场竖起,配套的灯光音响点亮夜晚,这里迅速成为传播政策、凝聚民心、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精神堡垒”。
战之必胜:瞄准目标,夺取“阵地”胜利
面对虫草价格下跌,村民愁容满面,游琚伟立刻行动:一方面发起“我为虫草代言”活动,线上线下全力推广,帮助村民销售虫草超十万元,惠及二十余户;另一方面着眼长远,推动“稻城虫草”地理标志申报,一趟趟跑部门、查史料,为虫草品牌化发展筑牢基石。遇到村民间的矛盾纠纷,他和村干部化身“调解员”,有时清晨六点就起身介入,以耐心和公正化解心结,维护村庄安宁。汛期来临,河道风险陡增,他顶风冒雨查勘隐患,组织力量及时疏通堵塞、加固险段,牢牢守住村民生命财产安全防线。
八十多年前,无数热血青年面对民族存亡,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忠诚奔赴战场,以“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坚韧浴血奋战,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守护家国,熔铸出伟大的抗战精神。如今,这份精神在游琚伟身上赓续:“召之即来”的忠诚,让他毅然告别城市安逸,奔赴雪域高原;“来之能战”的坚韧,让他克服剧烈高原反应,扎根乡土摸清产业、建强阵地;“战之必胜”的信念,让他为村民解虫草销售难题、化矛盾风险,全力奔赴民生福祉——这正是抗战精神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场”的生动传承。
乡村振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更是新时代青年接续奋斗的“新征程”。作为共产党员、退役军人,游琚伟深知,脚下的雪域高原曾见证先辈们的热血与坚守,如今自己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对“抗战精神”为民初心的接续践行。他愿把党员的初心使命、军人的血性担当,深深融入培光村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步发展征程;让格桑花摇曳的高原上,既流淌着抗战精神的历史血脉,也绽放着青春不负时代的振兴之花,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当代青年、无愧于历史的乡村振兴答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