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还是没能拿下自己的第一个TI冠军。又是鏖战8场,耗尽了一切。
德国汉堡巴克莱中心的星空穹顶下,我们又一次看到Ame登上TI的舞台。作为一个普通人,着实很难想象,人需要什么样的情绪才能如此坚定地面对过去那个跌倒两次的自己,并在这个舞台上激发出更强的自己。
不过在今天,我们也看到除了服务器之外,中国市场里确实还是有很多很多在默默支持着DOTA2的朋友们。
2025年9月4日,一个算不上特别的日子,在德国第十四届国际邀请赛的首个比赛日,Xtreme Gaming兵不血刃拿下了Aurora。
可能对于Ame自己来说,他也不知道,这是他第11年职业生涯的开端。Ame用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十年如一日”,和他的四个队友,又一次站在了TI的决赛舞台上。
2015年9月3日,当时因为VPGAME的赞助得以成行的CDEC Youth签下了刚过18岁的Ame,这位在之后10年里一共参加了7次TI、一度是在海外调研中观众知晓度最高的中国选手开始自己的DOTA2职业生涯。
2023年,在杭州亚运会集训的过程里,我第一次和Ame有了比较长时间的接触,一个大部分时候都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中二少年开始逐渐鲜活。每天会比大部分选手都更早来训练室,没人的时候和XinQ会哼几句《孤勇者》。大家训练一天之后,有人云顶,有人逆水寒,有人星际争霸2,可是在Ame的训练室电脑里只有DOTA2。
无论是训练本身,还是生活上,除了一些中二气十足的网文或者漫画,Ame绝对称得上是心无旁骛,而那是在他职业生涯的第八年,甚至之前一度迷失,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作为一个记者,我们可能更喜欢对生活的细节有更多观察,对人生有更多野望的选手。但作为一个普通DOTA2爱好者,我们很难不爱这样心无旁骛的Ame,因为在我们的人生里,有某几周或者几个月,我们对这款游戏也是如此心无旁骛。
游戏一把接着一把,吃饭在看攻略,同学或者朋友们之间话题也绕不开如此这般,梦里还在幻想自己稚嫩的战术获得了奇效。
但同样,对大部分来说,我们的人生大部分时候也是求而不得。
2025年9月的TI决赛从14日一直打到了15日,Xtreme Gaming已经在最后的决赛日里打满了八局比赛。
在整个TI14的系列里,观众们唤起了Ame使用的Sven。
“流浪剑客”(Sven)是DOTA这个游戏里最早出现的英雄之一,在v0.60的版本里就加入了酒馆成为可以被玩家选择的角色。这个英雄也是DotA里非常有代表性的角色,近战的核心,一个指向性的眩晕技能,一个分裂类的技能,一个战吼类的技能,一个倍率类的技能。
这些技能都是从魔兽争霸的英雄身上移植来的技能。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就是在即时战略类游戏里有着左右游戏技能的能力,是被放大的个体力量。这些设计在之后的MOBA里越来越少被使用,因为这样的角色往往很难做好平衡性,在有时候是逆天改命的英雄,有时候则是茫然无措的草寇。
当Sven的终极技能God’s Strength开启的时候,Ame几度在劣势之下,找到了微末的胜利光芒,实现了很多场翻盘。
神授之力终归有限,在最后一局,Ame没选择Sven,选择了他平常游戏里最喜欢的剑圣。
在剑圣这个英雄里融入的反到不是什么技巧、方法或者战略战术,最后剩下的是过去十年里,从2015年9月3日,一直到今天的每一次补刀。我们中间没有人像他一样在这完完整整的十年里为了DOTA2投入了这么多,所以最后他选择相信剑圣,我们也没什么立场再苛责的。
在这场北京时间从9月14日下午4点整开始,一直持续到15日凌晨3点20的比赛,终归还是以中国观众遗憾的结果落幕。极致的人力,终究在无垠的星空之下显出了单薄,没有能在Falcons手里再夺来一场翻盘。
也许人生就是如此,为之十年如一日般投入,已是人力的极限,但在浩瀚的宇宙里仍显得微不足道。
那么,我们只能耐心地接受它,它仍然会激励和鼓舞下一个像Ame一样,愿意把十年时间投入到一件事里的少年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