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灯定损、甲醛房、恶意逼迁……这些困扰无数租客的糟心事,终于有解了!
我国租房市场将迎来历史性时刻。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的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正式施行。
这意味着,中国近2.6亿租房人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法律保障,住房租赁市场将从“野蛮生长”迈入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01 租房乱象,困扰亿万租客
刚毕业的小李遇到烦心事:租期届满,房东以“墙面划痕”“家具磨损”等为由拒绝退还2000元押金。“正常使用损耗,却要我承担全部重新装修费”,她委屈地说。
这种现象被网友戏称为“提灯定损”,直戳租房者痛点。
租约还剩半年的小赵,突然接到房东电话,要求一周内搬离,理由是“儿子结婚要用房”,还声称“不搬就要更换门锁、强制清退”。
小吴在网上看中“单间”,图片精美,中介还承诺包水电费。他果断转账租金,到实地才发现所谓“单间”竟是厨房改造的,“阳台上也摆放了上下铺”。
02 新规落地,保护租客权益
《条例》明确规定: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
用于出租的住房应当符合建筑、消防等相关规定和强制性标准,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租赁住房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应当符合地方政府规定标准。
针对常见的押金纠纷,《条例》要求住房租赁合同应当明确约定押金的数额、返还时间以及扣减押金的情形等事项,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
03 备案新规,租客也可办理
《条例》加强合同管理,要求出租人和承租人使用实名签订住房租赁合同,并向所在地房产管理部门备案。
如果房东不配合备案怎么办?不用担心,《条例》专门赋予承租人自主权,明确规定“出租人未办理住房租赁合同备案的,承租人可以办理备案”。
备案不仅有助维权,还能方便租客办理居住证和提取公积金。从长期看,备案还有助于推动租金透明化,整治市场长期存在的“二房东”现象。
04 规范企业,设立资金监管
针对住房租赁企业,《条例》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具备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自有资金、从业人员和管理能力。
发布的房源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不得发布虚假或者误导性房源信息或者隐瞒、拒绝提供拟出租住房重要信息。
从事转租经营的企业应当按照规定设立住房租赁资金监管账户,并通过该账户办理住房租赁资金收付业务。这将有效防止中介卷款跑路的情况。
05 维权渠道,明确清晰
根据《条例》,当遇到违法或侵权行为时,租户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与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有纠纷,或遇到擅自改造房屋结构等行为,找住建部门;治安管理类违法行为,找公安部门。
出租房消防设施不达标、消防通道堵塞等安全隐患,找消防部门;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经营行为,找市场监管部门。
基层调解组织、法院、12345政务服务热线、消费者协会,也是有效的投诉渠道。
06 租客也有责任
《条例》不仅保护租客权利,也明确了租客义务:安全、合理使用租赁住房,不得损坏、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或改动承重结构。
不得私拉乱接水、电、燃气管线;未经出租人同意,不得擅自改变租赁住房用途、拆改室内设施或改动其他结构。
《条例》还要求“加强住房租赁行业诚信建设”,建立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及从业人员信用评价制度,将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信用记录。
现在,全国性的新规来了,租房市场将告别“野蛮生长”的时代。
租房新规的实施只是一个开始,随后的落实更加关键。各地还需根据《条例》结合当地实际,加快出台地方性住房租赁条例。
让租赁关系越来越稳定、让租房纠纷越来越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