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钓鱼却在河边发现一块金手表,你会趁着四周无人直接捡走,还是这位大哥直接报警?
2025年9月4日,IP显示为四川乐山的博主外出钓鱼时,竟在河边的石头缝隙中发现一块金手表,只见他掏出手机拍下这令人意外的一幕,同时配了个标题说道:河里发现金手表,我已经报警了!
据了解,这位博主当天是临时决定去钓鱼的,所以当天就没约到朋友,结果独自一人到河边之后,却在找位置的过程中发现了这块金手表。
要知道这样大一块金手表,其价值至少达到了10万甚至更多,如果是“金劳”只会值更多!
一想到这,这位博主也是吓得赶紧报警,希望能找到真正的失主。
不过这样一条视频在发到网上之后,网友们却一脸不信,有网友表示给你机会也不中用,博主对此则表示自己不敢捡,担心捡了犯法。
并且这位博主在和网友对话的过程中表示,自己发现这块金手表之后就没动它,一直等到警察来了把它带走,难不成这真是块值钱的金手表?
不过还有一部分网友却觉得,视频中的这块所谓的金表,一看就不是真黄金的,因为金表也不一定是真黄金做的。这些话乍一听像抬杠,仔细想想还真有门道。
咱们先聊聊黄金的属性,纯金(24K)的莫氏硬度只有2.5-3,啥概念呢?
比指甲盖(硬度2-2.5)稍微硬点,用牙都能咬出牙印。要是用纯金做表壳,戴两天就得坑坑洼洼,表带接口处稍微用力就变形。
所以市面上的金表,99%用的是18K金,含金量75%,剩下25%是铜、银等金属。这种合金硬度能达到4-4.5,相当于普通玻璃的硬度,既保持黄金色泽,又能住日常磨损。
再看视频里的表:从画面上看,表壳线条硬朗,表冠和表带连接处没有变形痕迹。要是纯金的,稍微磕一下就得凹一块。
而且真正的18K金表,表壳内侧或者表带扣上会有“750”“18K”的印记,这是国际通用标识。但视频里没拍到这些细节,难怪网友会怀疑。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是去请教了一些从事相关行业的朋友,结果他们表示想要判断是不是真金的,其实也比较简单,主要看三个方面就可以了。
颜色:纯金是那种金灿灿的暖黄色,而18K金因为含铜量不同,可能偏红(玫瑰金)或者偏白(白金)。视频里的表颜色过于鲜亮,有点像镀金表的反光。
重量:黄金密度大,一块普通男士金表(表壳+表带)至少得100克以上,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但视频里阿彬单手举表,动作显得挺轻松,这就让人有点嘀咕。
工艺:顶级金表的表壳和表带是一体铸造,缝隙处严丝合缝,而镀金表通常是在铜壳上镀一层金,边角容易出现电镀不均匀的情况。
不过,这些都是肉眼观察的推测。要真正确定材质,还得靠专业检测。比如用磁铁吸,黄金不导磁,要是表壳被磁铁吸住,那肯定是假货。或者用试金石刮擦,真金留下的痕迹是金黄色,镀金表则会露出底层金属的颜色。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我们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到底该不该捡呢?
咱们先把道德放一边,从法律角度来聊聊。
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捡到遗失物必须返还权利人,或者送交公安机关。要是明知是他人遗失物却据为己有,数额较大(通常5000元以上)且拒不归还,就可能构成侵占罪,最高可判五年有期徒刑。
有人可能会想:“我不承认捡到不就行了?”但现在到处都是监控,博主的视频本身就是证据。
而且根据法律,失主有权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返还财物,甚至索赔损失。就像陕西洪灾中,金店被冲走的20公斤首饰,捡到不还的人就可能面临刑事指控。
再说说道德层面,博主选择报警,其实是最稳妥的做法。一方面避免卷入法律纠纷,另一方面也给失主找回财物的机会。
这种行为在钓友圈里并不少见,去年黄河边有钓友捡到30万的金表,也是通过钓友群找到失主归还。还有钓友拒收万元红包,只说“钓鱼人不占别人便宜”。
截止到我发稿,这件事情暂时还在继续,警方已经介入调查,希望能早日找到失主吧。
而关于金表的真伪,可能需要专业机构鉴定才能水落石出。
对于这件事情,你有什么看法和想法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