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信阳州萧王村,有一个以诗书传家的张氏家族。举人张培中膝下四子一女,个个才华横溢,在诗文书画领域各有所成,成为当地一段佳话。
举人父亲张培中
张培中在道光己酉年考中举人,后经大挑考核获一等成绩,被分发到东河地区任职。他治学严谨,为官清廉,为子女树立了良好榜样。在他的熏陶下,孩子们自幼饱读诗书,培养了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
长子张葆真:淡泊名利的诗人
张葆真,字心佛,人如其字,有着佛家般的淡泊心境。他天性孝顺友爱,不慕荣华富贵,唯独痴迷于诗歌创作。他的诗作结集为《忆莼山房集》,诗中充满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字里行间流露着超脱世俗的闲适与豁达。
次子张葆荃:诗书画三绝的"淮南第一痴"
张葆荃,字瘦蓂,自号"淮南第一痴",是张培中的次子。他工诗能文,与弟弟葆华齐名,书画造诣也十分高超,时人将他的诗、书、画并称为"三绝"。
葆荃性格沉静内向,常常显得郁郁寡欢,这或许与他二十九岁才入庠的经历有关。他嗜好吟咏,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积稿达三十余册。随着年龄增长,他的诗风越发豪迈,诗中多关注时政民生,富有经世致用的思想。他常与黄潜沧、王上曦等文人书信往来,诗词唱和,交流创作心得。
张葆荃自幼好学,手不释卷。考入县学后,却屡试不第,最终对功名心灰意冷,转而专心于书画创作。他的书法绘画技艺精湛,求作品的人络绎不绝。葆荃著有《说梦轩诗钞》,诗中以梦幻般的笔触描绘内心的理想世界,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艺术追求。
热心公益服务桑梓,民国元年选为信阳县议事会议员,参事会参事。
可惜的是,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六十一岁去世后,他的诗稿大多散佚,令人扼腕叹息。
四子张清运:才华横溢的革新诗人
张清运,字季鹤,是张家最小的儿子,也是天赋最高的一个。他五岁时就能写出"高柳花飞尽,深闺人独眠"这样令人惊叹的诗句,让长辈们啧啧称奇。
稍长后,他博览群书,过目成诵,十八岁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县学,次年成为廪生。然而因为他才气过高,写作常常突破科举文章的规范,屡次被考官摒弃。
中年时期,张清运对腐败的朝政深感愤慨,常借诗文抒发胸中抱负。辛亥革命后,应朋友邀请主持《河声报》文苑栏目。他感念诗学失传,以振兴诗学为己任,常在文字中寓含褒贬。他的文章一经刊出,人们争相传阅。其中《泽畔吟》三十首尤其脍炙人口。
清运著有《蛰园艺稿》、《一碧山房诗钞》、《词草》等多卷作品,展现了深厚的文学造诣。
才女双姝:张菊韵与张纫香
张家不仅儿子才华出众,女儿也同样不凡。张菊韵和张纫香两姐妹都能诗善文,继承了张家的文学天赋,在当时女子教育尚未普及的时代,显得尤为难得。
信阳张氏一门,父子兄弟姐妹皆以文采风流著称,他们的诗文书画作品不仅为当时人所推崇,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原地区文化世家的典范。在这个动荡变革的时代,张家人用笔墨书写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一抹亮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