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农业“芯片”,海淀助力种业之都建设。9月12日,由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海淀区农业农村局、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指导,大北农集团承办的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合成生物创新发展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本次论坛作为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汇聚了农业合成生物与种业领域的权威院士、专家、政府代表、企业领袖及优秀学子,围绕合成生物学驱动种业创新的前沿动态、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展开深度交流,并发布五项重大科技成果,彰显了海淀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引领地位。
![]()
大会合影
01
政产学研用共聚
擘画合成生物新图景
在我国推动农业现代化、落实“双碳”目标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农业生物制造作为合成生物学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代表性领域,正成为突破资源环境瓶颈、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农业体系的关键路径。
中共北京市委农工委副书记、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姚忠阳在致辞中强调,海淀作为科技创新中心,肩负着推动合成生物学前沿研究与产业应用的重要使命。
他呼吁海淀区充分发挥区域高校院所集聚优势,锚定原始创新、构建全链生态、守住安全底线、锻造国际开放共同体,全力建设国际影响力的“种业之都”,打造合成生物科技创新与产业集聚高地。
![]()
中共北京市委农工委副书记、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姚忠阳
海淀区委常委、副区长马光耀指出,本次论坛旨在搭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推动合成生物技术与生物育种协同创新,逐渐形成具有海淀特色的农业科技产业发展新业态,共同打造全国农业合成生物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
![]()
海淀区委常委、副区长马光耀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赵春江在发言中强调,人工智能是国家战略核心,正推动传统农业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型,为合成生物技术在种业中的应用提供新动能。
![]()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赵春江
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副局长张熠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Ulrich Schwaneberg教授也通过致辞,强调了合成生物产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等方面的重要战略意义,并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产业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
![]()
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副局长张熠
![]()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Ulrich Schwaneberg教授
02
五项重大成果发布
彰显科技原创力
论坛现场发布了五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技成果,覆盖战略研究、标准制定、新药研发等多个维度: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刘继芳深度解析全球农业生物合成技术战略布局与研究热点,为行业提供方向指引;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瑾研究员发布《中国作物种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白皮书》,系统阐述我国种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挑战;
海淀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陈庆江发布国内首个区级农业知识产权研究报告,凸显海淀在农业科技知识产权领域的领先地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所研究员闫建斌发布了《红豆杉中紫杉烷类物质定量检测指南》《紫杉醇生物合成通用要求》《红豆杉基因组基因模型注释规范》三项标准,就相关标准的研制背景及目的、标准核心内容及内容等进行了介绍,实现理论和技术全球领先;
北京伟杰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罗昊澍发布全球首款经济动物用一类创新兽药“重组猪促卵泡素Fc融合蛋白”,填补国内空白。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刘继芳
![]()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瑾研究员
![]()
海淀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陈庆江
![]()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所研究员闫建斌
![]()
北京伟杰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罗昊澍
论坛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康乐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基因编辑创新利用实验室主任朱健康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雷研究员分别以新型农药的创制与开发、生物育种与健康长寿、猪基因组编辑育种为主题发表主旨报告。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康乐教授
![]()
美国国家科学院士、中国农科院基因编辑创新利用实验室主任朱健康教授
![]()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雷研究员
03
签约合作与圆桌对话
推动技术落地与国际化
论坛成功促成多组校企与企业间战略合作签约,涵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国际资源对接:
第一轮签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与上海垄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举办签约仪式,双方就多臂授粉机器人成果转化达成合作协议,旨在推动智慧农业装备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第二轮签约:中关村科学城农业合成生物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与甘肃大北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三方,以及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阿根廷三塔种子公司双方举办签约仪式。各方将聚焦农业合成生物学代表性技术的产业化落地,形成“技术输出+资源引进”的双向协同格局,助力全球大豆种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轮签约: 中关村科学城农业合成生物创新中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姚斌院士团队,以及大北农集团与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签约仪式。 各方分别围绕合成生物菌剂创制成果转化和农业合成生物大模型建设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推进农业生物技术前沿探索与落地应用。
![]()
第一轮签约
![]()
第二轮签约
![]()
第三轮签约
圆桌论坛环节由大北农集团总裁、绿色生物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理事宋维平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闫建斌,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吴信,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张杰,大北农集团副总裁、甘肃大北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梅根,国投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越以及北京华大研究院主任科学家夏科科,就农业合成生物学的产业落地路径与挑战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特设“创新之锐”环节,邀请清华大学、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海淀区组培室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博士生与资深学者、科学家对话,激发创新思维。
各位嘉宾各抒己见,分享了各自在科研、产业应用等方面的经验和见解,为合成生物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思路和建议。
![]()
圆桌论坛
论坛期间,还通过展板、实物陈列与视频等形式,集中展示了海淀区在农业合成生物领域的科研突破、政策支持与企业成果,打造“政策-技术-市场”高效对接平台。
![]()
![]()
![]()
![]()
![]()
此次论坛不仅是海淀区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重要举措,更是助推北京“种业之都”建设的实际行动。未来,海淀区将继续聚焦前沿农业科技,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合成生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从海淀走向世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海淀智慧与力量。
作者 | 农财君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点击下单,把健康带回家↓↓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