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该舍得舍。
舍,并非单纯的失去,而是一种大智慧。
老子曰:“将欲取之,必固予之。”
有时候,越想得,就越得先舍。
人,越舍得,越有福。
唯有懂得舍得,才能打开通往幸福的大门。
01 舍虚荣,得清醒
人生在世,容易被外物所役。
那些名利,如同枷锁一样,将人捆绑得无法动弹。
当一个人能将那些虚荣的,多余的欲望都舍去时,能活得更清醒。
就像陶渊明,舍弃官场桎梏,方得精神自由。
还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著名诗句。
有人说,舍虚荣,是祛魅之后的生命澄明。
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对一些名牌,对一些高消费祛魅。
他们看清楚了事情的本质,然后告诉自己:
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事物,不过如此。
从此之后,就像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找到自由一样,就连呼吸都是畅快的。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种淡泊,正是一种“舍”,这种宁静,正是一种“得”。
刻意展示的繁华,常伴随着内心的荒芜;简约朴素者,反倒拥有真正的精神底气。
当一个人,能够挣脱欲望的束缚,便能重新构建自己的世界。
当一个人,愿意卸下虚荣的面具,便能看清内心真正的渴望,在清醒的认知中稳步前行。
02 舍怨恨,得从容
人生的篇章,翻过一篇,才能开启下一篇。
不管曾经,有多少的怨恨与遗憾,都应当忘掉。
怨恨如心头顽石,能压垮灵魂;
又如暗室囚笼,禁锢了生命的辽阔。
若是时常想起,便是将昨日之殇化为今日之枷,阻挡了自己前行的脚步。
让自己在怨恨中,终日徘徊,不得安宁。
正所谓,舍弃怨恨,天地宽;放下执念,心淡然。
齐桓公不记管仲射钩之仇,反而拜其为相,终成春秋霸业;
蔺相如避让廉颇的挑衅,传下将相和的千古美谈。
他们舍去的,是个人的荣辱怨恨,得到的却是历史星空的浩瀚无垠。
有句话说得特别好:
“生活从来不会对谁永远都是笑脸,但我们可以选择永远笑着生活。”
那些能够放下怨恨的人,并非从来没有恨过。
只不过,他们明白人生苦短,过度计较得失荣辱,只能将自己囚禁于狭小格局中。
他们如大地承载万物,既接纳清泉也容纳污流,始终生长着希望的种子。
舍怨恨,不仅能照见万物,亦能照见自己本自具足的自在与从容。
03 舍小利,得长久
渔民,在制作渔网时,不会把网眼做得太小。
是为了在捕鱼时,能将那些很小的鱼虾螃蟹漏出去。
因为只有这样,来年才能还有鱼虾螃蟹可以捕捞。
伐木工人,伐木的同时,还会栽种小树苗。
因为只有这样,未来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木材可以供应。
柿子成熟之季,农民并不会将柿子全部摘光。
留住树上的柿子,能吸引鸟儿来啄食,并将虫子也吃掉。
农民看似舍去的是一筐果实,得到的却是完整的生态循环。
生活中,一些做生意的人,会给顾客“抹个零”。
为的,就是顾客愿意下次继续光临。
这些行为的背后,就是“舍小利,得长久”的大智慧。
眼前的“小利”,最容易叫人错失整片森林。
而懂得舍弃眼前“小利”的人,眼光更长远,能收获更加持久的成功与福报。
孔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现代商谚也说过:“财散人聚,财聚人散。”
舍弃钱财(小利),才能聚集人心;聚敛钱财,反而会使人心离散。
当我们学会了在取舍之间沉淀自我,财运、福气便会如涓涓细流,汇入我们生命的每一个角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