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9月,北京的秋天已带上凉意。就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庆典的前夕,国家在首都隆重召开了两场举国瞩目的大会——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与全国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这是共和国首次将战场英雄与建设模范并肩表彰,场面庄严而热烈。
在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的会场里,350位身披勋章的指战员齐聚一堂。他们不是普通的军人,而是从全国550万大军中层层选拔出的精英。其中,79人曾参加过50次以上的战斗;而更令人震撼的是,有78人立过特等功,最多的一位竟然九次获得这一最高殊荣。可是,如此辉煌的功勋,却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为什么这些特等功会像“消失”了一般,被后人所陌生呢?
一、什么是“特等功”
“特等功”在今天的语境里已经显得陌生。1955年之后,随着全面和平建设的开启,军队奖功制度也随之调整,特等功的评定逐渐取消。它只存在于大规模战争的年代,是血与火中拼出来的至高荣誉。
1952年公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立功条例》对其标准有明确说明:完成重大战斗任务、在危急关头牺牲自我保全全局,或在实战中创造特殊战术战法。这些标准看似简短,却意味着要在战场上发挥决定性作用,甚至需要付出生命。
在部队流传一句话:“三等功站着领,二等功躺着领,一等功家属领。”这话虽略显夸张,却反映了现实的残酷。立一等功往往伴随巨大牺牲,而能活着立下特等功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也正因如此,1950年那场大会上的英雄们,其经历几乎都超乎常理。
二、从大会走向新的战场
大会刚闭幕不久,抗美援朝的号角便吹响。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许多刚刚在会场接受表彰的英雄们,来不及休整,又义无反顾地奔赴新的战场。他们带着鲜明的荣誉感和战斗精神,在朝鲜战场上继续书写传奇。
为了更好地理解特等功的分量,我们不妨从条例中的三个方面来看这些英雄的事迹。
三、完成重大战斗任务
1. 张英才:九次特等功的“兵王”
张英才,是全军唯一九次荣获特等功的战士,被称作“兵王”。
1945年,上党战役打响。他率领九连与敌激战,硬是凭顽强意志打退敌军22次进攻。
次年吕梁战役,张英才带领三十余名战士突入敌阵。面对两个团、两千多人的重兵围攻,他与战士们坚守四小时,击退敌军22次冲锋,为主力部队赢得歼灭战的关键时机。
淮海战役中,黄维兵团困守双堆集,其“老虎团”盘踞马围子村。张英才率500人组成的加强营,在三面合围中拼杀出一条血路,最终仅余57人突入敌核心阵地,拼刺刀、抡工兵铲,鏖战三小时。当援军赶到时,500人仅剩23人,却赢得俘敌1279人、活捉少将团长的惊人成绩。
2. 周黑子:俘虏敌将的班长
河北人周黑子,本名周道华。1948年,他年仅20岁,率领全班战士穿插敌阵,潜入指挥所,竟活捉了两名少将——专员乔维森与指挥官赵璋,外加250余人。更令人称奇的是,全班9人毫发无损。
3. 张国福:从少年兵到坚守孤峰
张国福是1950年大会最年轻的英雄。参军仅半年,他便在战斗中俘虏了国民党中将赵伯昭。辽沈战役攻打胡家窝棚,他孤身闯入敌指挥部,瘫痪敌作战系统,加快了战役进程。
朝鲜战场上,他又在1951年“秋季攻势”中坚守345.6高地。连队全体牺牲后,只剩他一人,身负重伤,仍孤守七天八夜,硬是阻住敌军进攻。
4. 胡修道:上甘岭的奇迹
1952年上甘岭战役,胡修道坚守597.9高地3号阵地。唯一掩体只是一块石头。战友接连负伤,他独自留下,利用阵地上的枪械和爆破物,灵活转移位置,连续击退41次进攻,歼敌280余人。他的战斗,被称作“一个人守住一个阵地”的奇迹。
四、牺牲自我保全全局
1. 黄继光:用胸膛堵枪眼
1952年上甘岭,黄继光所在营受阻于敌零号阵地。冲锋屡败,他主动请缨,爬向火力点。战友接连牺牲,他身负重伤,仍一步步逼近。手雷炸毁半边火力点,敌机枪依旧咆哮。最后关头,他毅然跃起,用胸膛扑向火力口。火光中,他用生命换来了全营的冲锋之路。
2. 邱少云:烈火中不动的身影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部队潜伏在391高地前草丛。清晨,敌机投下燃烧弹,烈火烧到他身上。身旁就是水沟,只要一滚,便能扑灭火焰。但为了不暴露部队,他一动不动,任火焚身。战友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化作焦炭。他用静默的牺牲,换来整个营的突击成功。
五、创造特殊战术战法
蔡兴海:手榴弹打空爆
蔡兴海是健在的特等功臣之一。他在朝鲜战场首创“手榴弹空爆”战法,将手榴弹引信掐到极短时间,扔到敌群头顶,产生最大杀伤力。上甘岭的一次防御战中,他带领全班,仅以三人轻伤的代价,击退敌军七次进攻,歼敌四百余人。这一战法被全军推广,成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那些被授予特等功的人,是共和国最耀眼的英雄。但在他们身后,还有更多无名烈士。他们或许没能留下名字,或许未曾戴上勋章,但他们与这些英雄一样,把青春与生命献给了民族独立与国家解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