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咱们包头也曾是抗战的‘战场’!”“‘老一团’的战士们太勇敢了!”近日,包头市昆都仑区第一实验小学联手包头市博物馆,一场以“追溯抗战记忆”为主题的“行走的思政课”火热开讲。四、五年级的幸福学子们通过“听故事”“看展板”的方式,与70多年前的包头抗战历史“对话”,让伟大的抗战精神从书本里“走出来”,悄悄住进了少年心间。
“大家知道吗?80多年前,咱们包头的‘老一团’战士们,曾背着步枪、顶着炮火奔赴前线……”在五年级的专题讲座现场,包头市博物馆的讲师化身“历史讲述人”,没有枯燥的知识点罗列,而是以绥远抗战里的包头故事为“主线”,把“老一团”战士的无畏、包头百姓的支援,变成一段段带着温度的“有声历史”。幸福学子们坐得笔直,眼睛紧紧盯着讲师,听到战士们浴血奋战时,小眉头不自觉皱起;听到军民同心击退敌人时,悄悄攥起的小拳头又慢慢松开。“原来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前辈们用命拼来的!
四年级的幸福学子们则变身“历史小侦探”,在抗日事件展板区开启了“寻宝之旅”——这里的“宝藏”,是藏在展板里的包头抗战记忆。“这是当年日军留下的罪证?”“红独杆子遗址的英雄们,真的用土枪对抗过敌人吗?”在“日军对包头的法西斯统治”“包头爱国军民抗日斗争”等展板前,幸福学子们围在讲解员身边,你一言我一语地提问。从伪政权旧址的老照片,到军民联手抗日的连环画,每一块展板都像一本“立体历史书”,让同学们亲手“触摸”到了家乡的抗战过往。
不同于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这次“行走的思政课”,把博物馆变成了“活教材”,让抗战精神不再是课本上的黑体字,而是能听、能看、能感受的真实故事。幸福学子们在听与看的过程中,不仅读懂了包头的抗战历史,更读懂了“万众一心、百折不挠”的团结,明白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勇气。这场特殊的“思政课”虽已结束,但那颗种在少年心中的“抗战精神种子”,正悄悄发芽。相信带着这份精神底色,包头市昆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幸福学子们,会在新时代的路上,带着先辈的期望,活出属于少年的担当,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代代传承中愈发闪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