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云采集完毕,可以降落。”9月12日,随着一架无人机平稳返航,国网江西建设公司在赣州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现场的全线数字化验收顺利完成,标志着点云智能验收平台首次在江西超高压工程实现全线成功应用,为电网工程验收按下“智能加速键”。
此次应用的智能验收平台,核心亮点在于创新构建“三维设计-点云验收-AI拟合-偏差修正-数据贯通”五步实施路径,开辟了线路逐基逐段“图实拟合、智能校验”的智能验收新模式。通过这一模式,可实现图实偏差快速定位与修正,最终达成竣工态三维设计模型“0误差”目标,为工程三维设计成果从建设到运维的全过程贯通应用提供关键支撑。
本次验收的500千伏赣凌线、凌红线为双塔双回线路,共涉及197基铁塔,且大多途经高山峻岭,传统人工验收面临效率低、风险高、精度不足等难题。而智能验收技术的应用,在此场景下凸显诸多优势。
效率更高,人力成本和作业风险大幅降低。技术人员操作搭载3D激光的无人机对线路进行“全身扫描”,实时回传数据,5分钟即可生成单塔全彩三维模型,1天可完成10基铁塔验收;相较之下,传统人工验收完成同等工作量平均需6个工日。
精度升级,隐患识别“厘米级”。3D激光扫描如同“超精准CT机”,可对线路通道、杆塔、导线进行逐层细致检查,实现塔材缺失、尺寸偏差等隐患的“厘米级”识别;配合高精变焦摄像头自主巡航,螺栓松动、销钉脱落、金具损坏等细微问题均可精准锁定,不受山地地形影响。
管理提效,数字化赋能全周期。项目团队搭建的数据分析平台,能将高精度点云与正向设计GIM模型在统一坐标系下1:1自动拟合,通过智能算法快速生成三维校核报告,清晰定位塔型、结构、安装等偏差,形成易懂的数字化“工程体检报告”;支持离线复查模型、远程协同会审,为工程竣工存档及后续运维管理提供高精度数字资产。
此次智能验收技术的全线应用,为电网工程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验收范本,将进一步推动电网建设及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