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身边好几个朋友都换上了小米15,评价出奇地一致:手感顺滑、性能给力、拍照好看。起初我心里还有些疑问——毕竟这款手机定位是“小屏旗舰”,价格也不低,发布初期可是4000+的水准。但好奇心驱使我去了一趟线下店,真正上手之后才明白,大家的好评并不是“情怀滤镜”,而是实打实的体验感。无论是手感的轻盈还是操作的顺畅,小米15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已经摆脱了“小屏即将就”的偏见。
不过话说回来,起售价不菲的小米15,如今价格已经有了明显下调,12GB+256GB版本最低只要3399元。对于一款小屏旗舰来说,这意味着它的“门槛”降低了不少,而体验却依旧保持着高水准。即便在小米16已经曝光,iPhone17和iPhone17 Pro已经发布的日子里,小米15依然是很超值的选择。
真正支撑它口碑的,是均衡的旗舰体验,比如在核心性能方面,小米15搭载了台积电第二代3nm工艺的骁龙8至尊版,这颗芯片带来的能效比,就像一台被精心调校过的赛车,动力澎湃却不失稳定。《原神》最高画质下,它能全程保持59-60帧,温度也被冷泵散热系统压制在合理区间内,这对于小屏手机来说极其难得。要知道,发热和性能一直是“小屏旗舰”的宿命,而小米15却做到了“突破天花板”。
屏幕同样惊艳,小米15正面配备6.36英寸的1.5K OLED直屏,不仅边框极窄(仅1.38mm),带来近乎沉浸的视觉效果,还能在户外烈日下亮到3200nits,细节清晰可辨。再加上三重护眼认证与AI智感护眼,小米15把“好看”和“健康”这两个常常对立的概念,罕见地兼容了。小屏幕、超窄边框、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等等,这些小米15都具备了。
影像部分依旧是小米的拿手好戏,与徕卡的深度合作,让小米15的5000万徕卡三颗镜头没有短板,真正做到了每一颗都是主摄级别。无论是暗光环境下的人像,还是运动场景的抓拍,它都能捕捉到自然而细腻的画面。Xiaomi AISP 2.0算力平台的加持,更让它在视频、夜景、人像方面表现稳定,真正做到了“小屏也能是全能摄影师”。那种随手一拍就是大片的既视感,在小米15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小米15虽然机身尺寸小,但续航可不差,5400mAh的电池对于小米15来讲算巨大了,配合90W有线快充和50W无线快充,碎片化充电的便利性大大提升,33分钟满电的速度甚至让人有种“电池焦虑被彻底治愈”的错觉。
综合来看,小米15是一款“高度均衡的小屏旗舰”。它在性能、影像、屏幕、续航和设计上的综合水准,让人很难找到明显短板。尤其是在价格下探到3399元之后,它已经成了小屏党难得的高性价比选择,尤其是16GB+1TB版本,现在国补之后已经跌了1100元。对那些追求手感舒适、体验全面,又不想为了小屏而牺牲性能的用户来说,小米15就像是一台被压缩到极致的小型旗舰,却依旧能迸发出大能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