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坚不可摧的骨骼,其实每天都在默默进行新陈代谢。当骨骼流失速度悄悄超过重建速度时,骨质疏松就盯上了我们,直到某天轻微滑倒就导致骨折,才惊觉为时已晚。
研究表明,髋部骨折后一年内死亡率高达20%以上。以下5种日常表现是骨骼脆化的明确信号,越早发现,越能有效干预。立即行动,守护骨骼健康!
信号一:莫名腰背痛,甚至身高“缩水”
这是骨质疏松最普遍且最易被忽视的早期信号。如果你长期感到腰部或背部弥漫性、阵发性地钝痛,尤其在久坐、久站后加重,早晨起床时感觉脊柱僵硬,但轻微活动后又能稍有缓解,这就需要警惕了。
这种疼痛的根源往往是椎体骨量流失后,承重能力下降,导致骨骼内部出现微小的、难以在常规X光片上显示的“微骨折”。
更直观、更具诊断意义的一个迹象是身高变矮和驼背。骨骼就像房子的承重柱,当内部的骨小梁结构被破坏,承重柱不再坚固,在体重的压力下,椎体就会被慢慢压扁,形成压缩性骨折。
如果测量发现身度缩短了3厘米以上(大约两指宽),或者发现驼背越来越严重,形成所谓的“老年性驼背”,这极有可能是多个椎体已发生压缩性骨折的结果。研究表明,单个椎体的压缩性骨折可能使身高降低约2毫米,而多节段的骨折则会导致显著的体态改变和功能受限。
信号二:牙齿松动,牙槽骨不保
牙齿的稳固,离不开健康牙槽骨的支撑。牙槽骨是上下颌骨包围牙根的部分,它是全身骨骼系统的一部分。当全身骨骼开始大量流失钙质和矿物质时,牙槽骨也会同样变得脆弱、萎缩。
这个过程会导致牙齿失去坚实的根基,从而出现牙齿松动、牙缝不可思议地增大、牙龈萎缩,甚至原先合适的假牙也不再贴合的情况。
一篇发表在《口腔医学》杂志上的综述明确指出,下颌骨的骨密度与脊柱和髋部的骨密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当牙科医生提示你牙周问题严重时,这或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建议及时去查一查全身的骨密度。
信号三:轻轻一摔就骨折——“脆性骨折”
这是骨质疏松最严重、也是最直接的后果,医学上称之为“脆性骨折”,即在没有明显外伤或只有轻微外力情况下发生的骨折。
典型场景包括:从站立的高度或更低处摔倒就导致手腕或髋部骨折、打个喷嚏或剧烈咳嗽就感到肋骨剧痛(可能是骨折),甚至仅仅是弯腰抱个孩子或提一下重物就突然感到腰背剧痛(可能是椎体压缩性骨折)。最常见的部位是手腕、髋部和脊柱。
一旦发生脆性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影响是毁灭性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都会显著升高。这明确意味着你的骨骼强度已经严重下降。
信号四:肌肉酸痛、抽筋,浑身没劲
骨骼与肌肉是相辅相成的“兄弟单位”。骨质疏松往往伴随着肌肉减少症,即骨骼肌质量、力量和功能的下降。有些人可能会感觉以前轻而易举的事情现在变得力不从心,比如:爬几层楼就需要中途休息、没走多远就感到异常疲劳、手提重物变得困难。
此外,夜间频繁出现的小腿抽筋,除了可能与劳累或缺水有关,也常常是身体钙磷代谢紊乱发出的信号。肌肉力量的下降会直接导致平衡能力变差,走路不稳,跌倒的风险大大增加,从而形成一个“骨弱→肌少→易跌倒→易骨折”的恶性循环。
信号五:指甲变脆,容易断裂
指甲是身体的一个微小窗口,它的健康状况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整体的营养状况,尤其是钙和胶原蛋白的代谢水平。
如果发现自己的指甲在平时不易断裂的情况下,突然变得薄脆、容易劈裂、有纵行条纹,这可能暗示着身体钙质和构成骨骼、指甲的基础材料——胶原蛋白正在流失。虽然指甲变脆不能直接确诊骨质疏松,但它可以作为一个提醒你关注整体骨骼健康的辅助信号。
如何守护我们的骨骼?一份详尽的防护与锻炼指南
营养优先:吃出强壮骨骼
关键营养素:
钙:每日推荐摄入量800—1000mg(成年人)
优质来源:奶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坚果
维生素D:每日推荐摄入量400—800IU
优质来源:晒太阳、鱼类、蛋黄、强化食品
蛋白质:占每日总热量的10—35%
优质来源:瘦肉、鱼、蛋、豆类
其他重要营养素:镁、维生素K、锌、Omega-3脂肪酸
科学运动:激活骨骼活力
有氧运动:
步行:每日6000—10000步
慢跑:每周3-4次,每次20—30分钟
跳舞:每周2—3次
爬楼梯:代替电梯
力量训练:
深蹲:每周2—3次,3组,每组10—15次
俯卧撑(或跪姿俯卧撑):每周2—3次,3组,每组8—12次
哑铃训练:每周2次,针对主要肌群
平衡训练:
单腿站立:每天练习,每侧30—60秒
太极拳:每周2—3次
瑜伽:每周1—2次
生活习惯调整
日晒:每天15—20分钟(避开强烈紫外线时段)
戒烟限酒:完全戒烟,限制酒精摄入
控制咖啡因:每日咖啡不超过3杯
保持健康体重:过轻或过重都会影响骨骼健康
改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
不同年龄段的特别关注
20—30岁:积累骨量峰值,加强营养和运动
40—50岁:关注骨密度变化,适当增加钙和维生素D摄入
60岁以上:重点预防跌倒,定期检查骨密度
来源 | 央视新闻、科普中国
编辑 | 姜玉函
责编 | 李雪
出品 | 民生周刊新媒体部
关注民生周刊视频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