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俄军击落了221架乌克兰各型无人机和巡航导弹!”乌克兰武装部队试图通过同时攻击俄罗斯13个地区,突破俄军防空导弹系统。据俄罗斯国防部称,2025年9月12日凌晨,乌克兰武装部队向俄罗斯腹地,发射了200多架无人机。
这是乌克兰当局,乌克兰军方发动了近年来最大规模的无人机袭击之一,据称,乌克兰军队囤积了大量自杀式无人机、巡航导弹试图发动袭击,导致俄罗斯防空导弹系统超负荷运转。据俄罗斯军方称,俄军在凌晨的拦截,击落了221架乌克兰各型无人机和巡航导弹。
«——【·腹地烽火·】——»
莫斯科州的居民在睡梦中被爆炸声惊醒时,库尔斯克州的防空系统已进入最高戒备状态。乌克兰武装部队选择在凌晨发动袭击,试图利用夜色掩护突破俄军防线。
从西部的加里宁格勒到中部的莫斯科州,从南部的罗斯托夫到北部的列宁格勒州,十三个地区的防空雷达几乎同时捕捉到密密麻麻的空中目标。这种多点开花的攻击模式,显然经过精心策划 —— 通过分散部署的无人机群同时施压,迫使俄军防空系统难以集中应对。
俄罗斯军方透露,此次袭击的无人机型号混杂了自杀式巡飞弹与侦察攻击一体化机型。其中大部分无人机采取低空掠地飞行姿态,利用地形规避雷达探测。
这种战术在今年 4 月的莫斯科袭击中已见成效,当时 107 架无人机突破防御造成局部停电。而此次攻击规模几乎翻倍,直接导致部分地区防空系统出现短暂过载。
莫斯科市市长索比亚宁在社交平台证实,郊区的拦截战斗持续了近四小时,部分居民区能清晰看到防空导弹升空的轨迹。
加里宁格勒州作为俄罗斯嵌入欧洲的飞地,再次成为攻击焦点。尽管俄方未披露具体损失,但参考今年 6 月工业变电站遇袭导致军工设施断电的案例,乌克兰显然将这片战略要地视为重点打击目标。
当地官员表示,凌晨 4 时左右的拦截行动最为激烈,多架无人机试图撞击铁路枢纽和燃料仓库,最终被 “树冠” 防空系统拦截在目标外三公里处。这种由卡拉什尼科夫集团开发的新型短程防空系统,专门针对中型无人机设计,但其作战范围有限,在应对饱和攻击时仍显吃力。
«——【·致命坐标·】——»
库尔斯克核电站的夜空被火光照亮时,距离反应堆不远的辅助变压器正在燃烧。俄罗斯核电站新闻部门紧急通报,一架被击落的乌克兰无人机在坠落时发生爆炸,导致变压器起火损坏,3 号机组被迫减载 50% 运行。
尽管官方强调辐射水平未发生变化,暂无人员伤亡,但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迅速发表声明,警告核设施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得到保护。这已是该核电站两个月内第二次遭无人机袭击,8 月 24 日的类似事件同样造成设备损伤。
莫斯科的防御重点集中在政治与军事核心区。俄国防部通报显示,多架无人机被拦截在距离克里姆林宫二十公里的空域。但零星突破防线的残骸仍造成了附带损伤,西北郊区的一处住宅楼顶遭碎片击中,导致三人轻伤。
这种针对首都的象征性攻击,延续了乌克兰今年 3 月的战术 —— 当时 343 架无人机的大规模袭击造成莫斯科州 3 人死亡,18 人受伤。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事后宣称,此类行动旨在打击俄军士气并破坏后方补给线。
乌克兰军方似乎特别关注能源基础设施。俄军燃料物资基地所在的沃罗涅日州,成为本次袭击的重灾区之一。当地目击者拍摄的视频显示,至少三处储油设施在无人机命中后燃起大火。
这种打击直接呼应了乌军 8 月的作战策略,当时他们曾袭击罗斯托夫州炼油厂,造成俄罗斯西部燃油供应短暂紧张。分析人士指出,选择在欧盟即将完成 200 万发炮弹交付的节点发动攻击(截至 9 月 9 日已交付 80%),乌克兰显然希望通过扩大战场范围争取更多西方援助。
«——【·防御极限·】——»
俄军防空部队在彻夜拦截中消耗了大量弹药。虽然 221 架的击落数量创下近期纪录,但军事专家注意到拦截效率的微妙变化 —— 相比今年 3 月平均每架无人机消耗 1.2 枚防空导弹,此次作战中这一比例上升至 1.5 枚。
这一数据变化揭示出乌克兰无人机战术的升级:通过加装简易电子干扰装置和采用集群突击战术,显著增加了俄军拦截难度。俄罗斯 “树冠”-E 系统配备的 9M340 导弹虽能以每分钟 875 米的速度追击目标,但在应对十公里范围内多目标时仍显力不从心。
乌克兰武装部队采用的 “蜂群战术” 让俄军现役防空体系面临严峻考验。这些无人机不再以零散间隔发起攻击,而是在几公里范围内形成低空突击集群,利用数量优势冲垮防御网。
英国近期向乌克兰交付的 1000 架拦截型无人机,虽未直接参与本次袭击,但相关技术已被整合进乌军作战体系。俄罗斯国防部曾多次警告,西方提供的反无人机武器正在改变战场平衡,但前线部队反馈,面对每分钟 550 米速度突防的 9M333 导弹目标,传统防空火炮的反应时间已被压缩至秒级。
8 月 24 日的袭击已暴露这一缺陷,而本次攻击中,尽管拦截成功,坠落无人机的残骸仍造成关键设备受损。这种 “拦截成功但防御失效” 的悖论,凸显出俄军在低空慢速目标防御体系上的结构性缺陷。
«——【·外援战争·】——»
乌克兰无人机机翼上的英国零件与美国芯片,暴露了这场袭击背后的国际链条。就在袭击发生前一天(9 月 11 日),乌克兰国防部长什梅加尔宣布与英国签署协议,首批 1000 架拦截型无人机即将交付。
更值得关注的是乌美达成的 500 亿美元无人机生产协议,计划未来五年每年生产 1000 万架各型无人机。这些数据揭示出一个事实:乌克兰的无人机作战能力正通过西方技术转移实现跨越式提升,而 9 月 12 日的大规模袭击正是对这种合作成果的实战检验。
欧盟的炮弹供应与无人机生产形成了战术配合。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 9 月 9 日宣布,已完成 200 万发炮弹交付目标的 80%,剩余部分将在 10 月到位。
«——【·结语·】——»
这种持续的弹药补给,让乌克兰能够维持高强度作战节奏。与此同时,法国总统马克龙牵头的 26 国安全保障计划正在推进,尽管具体驻军细节尚未公布,但普京已明确警告,任何部署在乌克兰境内的外国军队都将成为 “合法打击目标”。这种战略博弈的升级,为无人机袭击增添了更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