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全红婵哥哥被淘汰后硬刚评委!央媒发文:不要非此即彼,划清界限

0
分享至

近期,《炙热游戏・百厨大战》因奥运冠军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参赛,引发了远超常规美食综艺的关注度,而这场关注的焦点,并非简单的厨艺比拼,而是一道湛江白切鸡引发的 “年龄之争”,以及背后折射出的地域饮食文化差异。

全进华作为民间 “村席大厨”,对自家烹饪的湛江白切鸡有着十足的自信。此次参赛,他特意带来了自家果园养殖的 180 天走地鸡,这只鸡在他眼中,是制作正宗湛江白切鸡的核心底气 —— 从破壳到出栏,180 天的生长周期里,鸡群在山坡上自由散养,每日自行寻觅谷物、小虫,充足的运动量让鸡肉紧实有弹性,这样的食材,在他看来是赢得比赛的关键。​

比赛现场的布置充满竞技氛围,灶台整齐排列,各类厨具一应俱全,评委席上坐着包括中国烹饪大师周晓燕在内的专业评审。当全进华端着精心烹制的湛江白切鸡走上评审台时,他的脸上带着期待,双手稳稳托着餐盘,盘中的白切鸡色泽金黄,鸡皮完整紧绷,表面还泛着淡淡的油光,看起来极具食欲。他向评委介绍:“这是我们湛江正宗的白切鸡,用的是 180 天的走地鸡,肉质紧实,皮脆肉嫩,您尝尝就知道了。”​

然而,评委周晓燕在夹起一块鸡肉,细细咀嚼后,眉头却微微皱起,放下筷子后直言:“肉质太老了。” 简单的五个字,如同一记重锤,让全进华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脸色当场沉了下来。他显然无法接受这样的评价,当场便与评委展开争执:“您不是我们广东人!在我们那边,鸡必须养到足够天数,皮才够脆,肉才够紧实,那些 30 天、60 天的嫩鸡,就算送我我都不要,饭店要是用这种鸡做白切鸡,肯定会被客人投诉!”​

全进华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语气坚定,每一个字都透着对家乡美食标准的坚守。原本温馨的美食综艺现场,瞬间弥漫起紧张的火药味,周围的参赛选手和工作人员都下意识地安静下来,目光聚焦在这突如其来的争执上。这场面,甚至比奥运比赛的竞技时刻更具张力,让屏幕前的观众也跟着屏住呼吸。最终,全进华因为这一评价,未能通过首轮比拼,遗憾 “一轮游” 淘汰。节目播出后,这一段争执片段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引发全网热议,支持全进华和支持评委的网友各执一词,讨论热度居高不下。​



这场白切鸡的 “年龄之争”,本质上是地域饮食文化标准的碰撞。为了探寻真相,不少人开始关注广东白切鸡的养殖与制作标准。清远麻羽鲜鸡的供应商陈小姐,作为长期深耕广东禽类养殖领域的从业者,给出了专业解答:“广东走地鸡的最佳养殖周期在 120-180 天,180 天的鸡刚好达到生理成熟状态,体内脂肪分布均匀,经过恰当的烹饪后,鸡皮与鸡肉之间能形成一层细腻的啫喱冻,这层啫喱冻口感爽滑,带着鸡肉的鲜香,是湛江白切鸡的灵魂所在,少了这层啫喱冻,白切鸡的风味就会大打折扣。”​

陈小姐还补充道,广东走地鸡的养殖方式也有讲究,必须在开阔的山坡或果园中散养,让鸡群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每天自主觅食、奔跑,这样才能保证鸡肉的紧实度,吃起来有浓郁的 “鸡味”—— 这种 “鸡味” 是饲料催长的嫩鸡无法比拟的。反观评委可能偏好的 30 天、60 天嫩鸡,陈小姐直言这类鸡不符合广东走地鸡的出栏标准,大多是通过科技手段催长,生长周期短,运动量严重不足,鸡皮薄得像纸,毫无弹性,制作白切鸡时,只能依靠大量调料来掩盖肉质的寡淡,根本无法呈现白切鸡原本的鲜香口感。​

回到节目现场,全进华在与评委争执时,情绪愈发激动,脸涨得通红,他反复强调湛江白切鸡的传统规矩,试图让评委理解家乡美食的标准。相声演员岳云鹏作为节目嘉宾,见状连忙上前打圆场,笑着说道:“可能这就是当地的特色味道,每个地方的口味不一样嘛。” 但他的调解并未完全平息争执,全进华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还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在广东的饭店里,要是哪个店家敢用嫩鸡做白切鸡,客人吃第一口就能尝出来,当场就会投诉,这不是我瞎编的,是我们广东人公认的标准。”​

这番话并非空穴来风,不少广东网友在看到节目片段后,纷纷在社交平台留言证实:“确实是这样,在广东吃白切鸡,要是咬到松散没嚼劲的鸡肉,不用客人说,店家自己都得主动道歉,这是对食材和顾客的基本尊重。” 还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上次在外地吃白切鸡,老板说用的是 60 天的嫩鸡,吃起来一点‘鸡味’都没有,最后只能蘸着调料吃,太失望了。”​

虽然在节目中遗憾淘汰,但全进华并未因此气馁。离开赛场后,他转头在个人抖音账号上发布了一条湛江白切鸡的制作教程视频。视频中,他穿着家常的短袖,站在自家厨房的灶台前,熟练地处理鸡肉,从选鸡、焯水到浸泡冰水,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还特意强调 “白切鸡要做到骨头带血才正宗,这样肉质才够嫩,又不失紧实”。没想到这条视频迅速走红,截至 9 月 4 日,相关话题的热度已超过 740 万,“全抖音都在晒白切鸡” 还登上了娱乐热榜第一名。​

评论区里,广东网友纷纷为全进华撑腰:“30 天的鸡根本算不上走地鸡,送我我都不吃,至少要 120 天以上的才合格,评委不懂别乱评!”“这才是正宗的湛江白切鸡,评委怕是把白切鸡和炸鸡搞混了,用评嫩鸡的标准评老鸡,简直离谱!” 还有网友晒出自己制作的白切鸡照片,配文 “跟着全大厨学做的,骨头带血,口感绝了”,形成了一场自发的 “白切鸡分享热潮”。​

这场争议背后,不仅是口味的差异,更体现了老广对饮食文化的极致讲究。在广东,制作白切鸡不仅对鸡的养殖天数有严格要求,对鸡种的选择也极为苛刻,必须是清远麻鸡、三黄鸡这类广东本地优良品种,而白羽肉鸡等外来品种,因为肉质松散,一煮就烂,根本无法达到白切鸡 “皮脆肉紧” 的标准,从未被纳入正宗白切鸡的食材清单。​

值得一提的是,清远鸡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每一只鸡都配有专属的溯源脚环,脚环上记录着鸡的养殖时间、养殖场地、检疫信息等,从养殖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透明可查,确保消费者能吃到正宗、安全的清远鸡。这样严格的标准,足以说明广东人对白切鸡的重视,也难怪全进华会在节目中如此坚持 —— 他维护的不仅是自己的厨艺,更是家乡饮食文化的规矩与尊严,那道白切鸡里,藏着老广几代人传承下来的饮食习惯,不是一句简单的 “不够嫩” 就能轻易否定的。​

全进华引发的这场争议,让人不禁联想到中国饮食文化中诸多类似的 “南北之争”“地域之争”。2011 年,“甜咸豆腐脑之争” 曾在微博上掀起轩然大波,相关话题数量高达 152268 个,一场关于豆腐脑口味的投票,吸引了 77862 人参与,其中 53% 的网友选择咸豆腐脑,33% 的网友偏爱甜豆腐脑,还有 14% 的网友选择其他口味。网友们甚至自发形成 “甜党” 与 “咸党”,双方各执己见,有人在评论区喊着 “拒绝妥协,甜豆腐脑才是正统”,也有人呼吁 “大家各退一步,双边会谈解决争议”,争论激烈程度,与如今的白切鸡之争如出一辙。​

2018 年,四川火锅在一场国际美食评选中,被外国评委批评 “过于麻辣,刺激性太强”,这一评价同样引发国内网友热议。四川网友纷纷回怼:“不懂麻辣的精髓,就别评价四川火锅!四川火锅的麻辣,是为了驱散潮湿气候带来的湿气,是刻在四川人骨子里的味道,不是简单的‘刺激’就能概括的。”​



为何中国人总为一口吃的争论不休?本质上是因为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活习惯差异巨大,进而孕育出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广东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潮湿,清淡、紧实的白切鸡既能满足味蕾需求,又不会给肠胃带来过多负担,所以老广对鸡肉的 “紧实度” 有极高要求;四川盆地常年阴雨,湿气较重,麻辣火锅中的辣椒、花椒能帮助身体排出湿气,成为当地人餐桌上的常客;北方气候干燥,咸豆腐脑搭配油条、包子,能提供充足的能量,而南方人偏爱甜豆腐脑,是因为南方盛产蔗糖,甜食文化更为盛行。全进华的白切鸡被批 “老”,核心问题在于评委用统一的 “嫩” 标准,去衡量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就像用评价炸鸡的标准去评判白切鸡,完全忽略了背后的文化逻辑,自然会引发争议。​

美食博主 “舌尖上的中国” 曾在节目中说过:“每个地方的菜都有自己的生存逻辑,你不能要求广东人跟你一起吃嫩鸡,就像不能让四川人吃清汤火锅一样,尊重差异,才能感受饮食文化的丰富。” 这番话,精准点出了饮食文化争议的核心。​

央媒后来也针对这一事件发文,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字里行间传递的态度十分明确:评价美食时,不应抱有 “非此即彼” 的态度,评委需要多了解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尊重各地的传统与习惯。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 —— 中国地大物博,光是公认的菜系就有八大种,每种菜系都有自己独特的食材选择、烹饪手法和口味标准,要是都用单一标准去评判,美食的多样性就会被抹杀,所谓的 “特色” 也将不复存在。全进华的白切鸡,或许不符合评委心中 “嫩” 的标准,但它代表了湛江地区的饮食文化,那层细腻的啫喱冻、紧实的肉质,都是老广代代相传的味觉记忆,值得被尊重。​

浙江卫视作为《炙热游戏・百厨大战》的播出平台,后来因为争议太大,暂时关闭了官方账号的评论区。其实这样的做法并无必要,有争议恰恰说明观众在乎饮食文化,愿意为不同的口味发声,要是大家都保持沉默,反而会失去对文化差异的讨论机会,不利于饮食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更有意思的是,全进华在后续发布的白切鸡教程视频里,脸上满是笑容,丝毫看不出被淘汰的失落。他耐心地教网友如何挑选优质走地鸡 ——“要看鸡的脚爪,走地鸡的脚爪粗壮,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脚趾间还有厚厚的老茧”,如何控制煮鸡的火候 ——“水开后转小火,保持水面微沸,煮 15 分钟后关火,再焖 10 分钟,这样鸡肉才不会老”,还笑着说 “吃白切鸡就得吃这口实在,吃的是食材本身的香味”。​

这种对美食的热爱与豁达态度,才是饮食文化应有的模样。饮食本就没有绝对的对错,你喜欢嫩鸡的细腻,我偏爱老鸡的紧实,彼此尊重对方的选择,才能感受到美食的真正魅力。岳云鹏在节目中说的 “可能是当地的味道”,看似简单,实则无意中点破了关键:在美食的世界里,尊重差异比统一标准更重要。​

全红婵哥哥的白切鸡之争,看似是一场普通的美食评价冲突,实则是中国地域饮食文化差异的一个缩影。从全进华教程视频 740 万的热度,到甜咸豆腐脑之争 15 万 + 的话题量,这些数据都说明,中国人对饮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也反映出大家对 “统一标准” 的不认同。​

广东的 180 天走地鸡,有科学的养殖周期支撑,有当地人数十年的口味验证,不是评委一句 “太老” 就能否定的;四川火锅的麻辣,有地理气候的成因,有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作为基础,不是一句 “刺激” 就能贬低的;北方的咸豆腐脑、南方的甜豆腐脑,都有各自的文化逻辑,都值得被看见。​

央媒呼吁的 “不要非此即彼”,本质上是在倡导一种包容的文化态度。中国之所以能拥有如此丰富的饮食文化,正是因为每个地区都坚守并传承着自己的特色,要是所有美食都追求 “统一口味”,那饮食将失去它最珍贵的灵魂 —— 文化记忆。全进华在节目中硬刚评委,不是没有礼貌,而是在守护家乡菜的尊严;网友们一边倒支持他,也是在为地域文化发声,希望不同的饮食特色都能被尊重。​



说到底,美食的终极意义,从来不是比谁更 “正宗”,而是让不同的味道都能被看见、被喜欢、被传承。下次再遇到与自己口味不同的菜肴时,不妨先放下偏见,试着了解它背后的故事 —— 就像全进华的 180 天走地鸡,那 180 天的养殖周期里,藏着老广对食材的敬畏,对传统的坚守,对生活的热爱。​

毕竟,中国人吃饭,吃的从来不光是味道,还有那份融入菜肴里的、独属于某个地域的文化情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众人旁听者,被郑州拘留五天

为众人旁听者,被郑州拘留五天

文立于尘
2025-09-14 19:51:05
大快人心!南京理工大学开学典礼硬刚极端女权,打响高校第一枪

大快人心!南京理工大学开学典礼硬刚极端女权,打响高校第一枪

明月杂谈
2025-09-12 18:19:09
在航空发动机赛道,中国位居第几?

在航空发动机赛道,中国位居第几?

观察者网
2025-09-15 08:27:42
46岁佟大为的现状,给所有男人提了个醒,陈道明当初真说对了

46岁佟大为的现状,给所有男人提了个醒,陈道明当初真说对了

青砖鉴本尊
2025-09-10 21:22:28
穷小伙网恋成都富婆,富婆大他14岁,5天领证结婚,5年后怎样?

穷小伙网恋成都富婆,富婆大他14岁,5天领证结婚,5年后怎样?

非常好
2025-08-22 11:30:07
普京已不信任俄军,他给自己的接班人,留下了37万铁军!

普京已不信任俄军,他给自己的接班人,留下了37万铁军!

科技有趣事
2025-09-15 10:24:40
以色列凭什么这么狂?因为他们手握三大核心,值得我们警惕

以色列凭什么这么狂?因为他们手握三大核心,值得我们警惕

踏青云看世界
2025-09-12 14:06:57
金昊家门上的字被人抹掉了,20岁弟弟对抗县城权势家族的泣血之战

金昊家门上的字被人抹掉了,20岁弟弟对抗县城权势家族的泣血之战

坦然风云
2025-09-14 11:59:43
狂轰8112万港元,日本动画香港炸翻天,成龙申奥等大咖全被打懵了

狂轰8112万港元,日本动画香港炸翻天,成龙申奥等大咖全被打懵了

电影票房预告片
2025-09-14 14:28:10
“新疆棉”事件5年后,那个丑态百出的“反华妖女”,如今怎样了

“新疆棉”事件5年后,那个丑态百出的“反华妖女”,如今怎样了

博览历史
2025-09-10 20:25:07
澳门赛结束 孙颖莎和王楚钦出席发布会 展望北京大满贯并互相称赞

澳门赛结束 孙颖莎和王楚钦出席发布会 展望北京大满贯并互相称赞

老王大话体育
2025-09-15 10:50:59
乌克兰前任总司:如乌克兰再不停火,俄乌战争可能要持续到2034年

乌克兰前任总司:如乌克兰再不停火,俄乌战争可能要持续到2034年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9-14 16:26:36
视力恢复的奇穴!每天揉一揉,眼干、眼花、眼疲劳轻松搞定

视力恢复的奇穴!每天揉一揉,眼干、眼花、眼疲劳轻松搞定

财经早餐
2025-09-12 06:12:42
扯啥“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以前所斗争的不是阶级而是具体的人

扯啥“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以前所斗争的不是阶级而是具体的人

阿燕姐说育儿
2025-09-15 08:48:43
美联储本周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6.4%

美联储本周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6.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06:26:05
震撼!全球首款糖尿病延缓药物在北京正式上市

震撼!全球首款糖尿病延缓药物在北京正式上市

健身狂人
2025-09-15 05:13:21
欧洲杯DPOY+FMVP!湖人旧将辅助东契奇艾顿,真可以!

欧洲杯DPOY+FMVP!湖人旧将辅助东契奇艾顿,真可以!

贵圈真乱
2025-09-15 11:15:40
加拿大总理卡尼计划取消中国电动车关税,多数民众支持反对者身份引发争议

加拿大总理卡尼计划取消中国电动车关税,多数民众支持反对者身份引发争议

趣味萌宠的日常
2025-09-15 07:11:11
俄罗斯的移民潮——他们选择离开,只是本能

俄罗斯的移民潮——他们选择离开,只是本能

霹雳炮
2025-09-13 21:07:43
一个赛季只打了8场比赛!年薪高达550万,CBA全明星中锋还要养伤

一个赛季只打了8场比赛!年薪高达550万,CBA全明星中锋还要养伤

篮球大陆
2025-09-15 10:52:55
2025-09-15 11:43:00
椰青美食分享
椰青美食分享
一直再努力,从未放弃
138文章数 129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邪教头目自封"玉皇大帝"奸淫妇女10人 敛财超500万元

头条要闻

邪教头目自封"玉皇大帝"奸淫妇女10人 敛财超500万元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知名男演员官宣三胎

财经要闻

“预制菜大战”100小时

科技要闻

发布会再提乔布斯,苹果高调回归设计初心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艺术
健康
亲子
家居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亲子要闻

第253期 早孕三项检查重要吗?

家居要闻

原木风格 温馨舒适氛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