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代森锰锌产能位居全球前列,到生物合成技术获评“国际领先”,利民股份的智能化工厂与绿色技术布局,正成为中国农药行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信息传播工作委员会走进利民股份。
9月10日,江苏常州迎来一批特殊的访客——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信息传播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媒体采编团,参加本次活动的媒体单位分别有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中国农村杂志社、农民日报社、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中国农资传媒、《农药市场信息》传媒、农资导报、农药杂志、南方农村报、《北方农资》传媒、世界农化网、农资与市场、长三角农资信息、江苏农业科技报、小莉说农业等多家行业主流媒体及单位。这场采编行的首站,走进了利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利民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利民股份副董事长张庆、总裁范朝辉等高管团队热情接待了采编团,并陪同参观了企业的党工建阵地、DCS智控平台、安全环保智控平台等核心区域。
采编行首站,窥见农药行业的智能化转型
1
作为此次采编行的首站,利民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展示了中国农药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在DCS智控平台,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生产数据,这里作为公司的“大脑中枢”,配备SIS及GDS控制系统,实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全方位监管、生产工艺全过程追溯和生产数据比对分析。
利民化学的智能化程度令人印象深刻。东厂区智能仓库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实现物料、产品自动出入库和动态管理,仅需一人一电脑即可控制整个仓库。
利民股份投入巨资推进智能制造,其江苏利民化学,河北的威远生化、双吉化工、威远药业,以及内蒙古新威远这五大生产基地均被评为国家级或省级绿色工厂。这些基地在生产管理、智慧控制、安全环保等方面都采用统一标准和模板,确保了集团运营的高效协同。
全球视野,中国农药企业的技术崛起
2
从国际视角看,中国农药行业正在经历从量到质的转变。
利民股份的成长轨迹提供了最佳注脚:从1989年利民化工厂成立,到2015年深交所上市,再到并购威远、双吉等企业,集团已形成横跨江苏、河北、内蒙古的五大生产基地。
通过一系列战略性并购整合,利民股份形成了完整的“原药+制剂+销售”一体化产业链。
张庆副董事长自豪地表示:“以前我们去国外的公司参观学习,那时候觉得人家的工厂多么先进。但是现在,我们通过一步一步地不断学习改进,我们的工厂现代化、智能化,现在已经能够赶超他们!”
截至目前,利民股份主持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多达43项。其中,代森锰锌、三乙膦酸铝等4个产品顺利通过欧盟认证,多项标准更成为FAO国际标准,彰显了中国农化企业在国际舞台上不断提升的话语权。
绿色创新,生物合成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3
在全球农药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利民股份的生物合成布局呈现出前瞻性。
公司布局三大创新路径:一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革新传统生物发酵,将菌种改良周期缩短至1年;二是突破酶工程技术,实现反应条件从高温高压降至常温常压,收率近100%;三是开发RNAi、小肽等全新生物农药,实现完全降解无残留。
2024年6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院士专家评审认定“气相路线-多酶定向连续合成高光学纯L-草铵膦成套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开发的新技术路线创新性强,绿色环保,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这意味着利民股份已颠覆传统路线,在绿色制造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企业构建“一主两辅”新格局,以生物合成为主,绿色化学合成和新能源电解液为辅,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解决传统农化高能耗、高污染难题。
政策应对,行业变革中的战略远见
4
面对农药行业“一证同标”政策实施带来的市场变革,利民股份展现出卓越的战略预见性。
利民股份总裁范朝辉介绍,公司提前两年启动产品结构优化,主动削减“一证多品牌”产品,聚焦资源打造核心竞争优势。公司凭借316个农药登记证的雄厚储备(其中原药证件49个、制剂证件231个),以及每年新增20-30个证件的持续增长能力,在行业集中度提升过程中占据先机。
这一政策调整对于规范市场秩序、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积极意义。对于那些拥有丰富登记证的企业而言,无疑迎来了长期利好。利民股份凭借提前布局所积累的丰富登记证资源,在这场政策变革中成功占据了有利地位。
此外,利民股份依托五大生产基地11.26万吨原药和11.44万吨制剂产能,构建覆盖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的全品类产品体系,重点打造“十大高质量品牌清单”。
全球竞争,中国农药产业的未来之路
5
从全球农药行业格局来看,中国企业正逐渐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利民股份的实践表明,中国农药企业不再满足于低成本竞争,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参与全球高端市场竞争。
利民股份智能仓库。
公司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通过三项战略合作构建AI技术核心竞争优势。2024年2月,与苏垦生化联合成立德彦智创平台,以“全球设计,中国开发”为理念,依托AI算力平台、数据库和靶标资源平台,大幅提升新化合物研发效率。
在智慧农业应用层面,公司与江苏省农科院深度合作,开发天空地一体化病虫害监测系统,通过遥感数据和AI预测模型实现精准防控。同时搭建“利民植保精英荟”SaaS平台,为种植户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更值得关注的是,利民股份将AI与合成生物学深度融合:与上海植生优谷合作开发RNA生物农药,利用AI算法优化靶向性;与成都绿信诺联合开发小肽生物农药,通过AI预测蛋白质功能,降低研发成本。
这三重布局形成了利民从研发到应用的AI技术生态体系,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精准化转型升级。
参观接近尾声时,张庆副董事长特向采编团表达了行业的共同期待: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精准打击“黑科技”添加的产品,抵制假冒伪劣产品流向市场,积极打击非法生产,规范网络销售行为。
走在利民的智能化工厂中,人们能看到的不只是一家企业的进化路径,更是中国农药产业面向未来竞争的宏伟蓝图。其创新实践表明,中国农药行业正在从价格与规模的比拼,向技术、标准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竞争跃迁。
关注生物有机肥行业前沿资讯/最新热点,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作者/编辑/责编:张亚静
监制:张博群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