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公司法》将正式生效,其中新《公司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由股东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五年内缴足”,第五十四条规定“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公司或者已到期债权的债权人有权要求已认缴出资但未届出资期限的股东提前缴纳出资”,第八十八条规定 “股东转让已认缴出资但未届出资期限的股权的,由受让人承担缴纳该出资的义务;受让人未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转让人对受让人未按期缴纳的出资承担补充责任”。
优评案例:浦江县富旺防护用品有限公司与郑和、唐繁华买卖合同纠纷案
案号:(2021)浙0726民初82号
(选择本案主要是考虑到后面的评析深入、全面、细致,另外,本案涉及争议焦点较多,但由于并非本文分析的重点,故在此略过,仅提炼与本文主题有关的论述部分,大家主要看后面的评析部分)
法院认为
唐某华虽然不是案涉买卖合同的相对方,但对于第一次结算的555336元货款有共同还款的责任,现郑某支付的货款不足清偿全部债务,因此第一次结算之后支付的两笔货款的抵充顺序,决定了唐某华应承担的货款数额。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条)规定了债务人的给付不足以清偿其对同一债权人所负的数笔相同种类的全部债务时的抵充顺序,但是,债权人与债务人对清偿的债务有约定的除外。因此,双方于2020年8月27日的结算单中明确约定的150000元系抵充红旗口罩货款,不能再适用法定抵充顺序。郑某支付另外160000元并未约定抵充哪笔货款,应根据上述规定抵充。首先,案涉多笔货款均未约定付款时间,现原告起诉要求被告履行,其仍未履行,应视为所有货款均在起诉之后到期。由于所有货款均无担保,因此本案中已支付的160000元应优先抵充债务负担较重的债务。从债权人利益优先的角度出发,第一次结算的货款555336元系两人共同承担的债务,而之后发生的货款系郑某一人承担的债务,因此之后发生的货款债务负担较重,应当优先抵充,由于第一次结算之后发生的货款总额大于160000元,故对第一次结算的货款555336元不再进行抵冲。故应由唐某华、郑某共同支付原告富旺公司货款555336元,由郑某支付富旺公司其余尚欠货款182975元。
案例评析
(特别说明,评析人并非笔者,摘录供大家学习和借鉴,如有侵权,可随时联系)
一、我国关于债的清偿抵充的法律规定
所谓清偿抵充,是指债务人对于同一债权人负担数项同种类债务,或负担同一项债务而约定数次给付时,如果债务人的给付不足以清偿其全额债务,约定、决定该给付抵充某项债务的制度。关于清偿抵充的构成要件依照学术通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债务人对同一债权人负担数项债务;(二)数项债务之给付种类相同;(三)债务人的给付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债的抵充问题一直是人民法院民商事审判实践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4月24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于第20条就合同债务的清偿抵充方法和清偿抵充顺序的问题专门做了规定,立法机关将上述司法解释条文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升格为法律条文,并在文字表述上做了若干调整,将“抵充”调整为“履行”,并在原有的“约定抵充”和“法定抵充”基础上,新增一种清偿抵充方式“指定抵充”,另还将“债务负担较重的债务”明确为“债务人负担较重的债务”。《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条规定:“债务人的给付不足以清偿其对同一债权人所负的数笔相同种类的全部债务,应当优先抵充已到期的债务;几项债务均到期的,优先抵充对债权人缺乏担保或者担保数额最少的债务;担保数额相同的,优先抵充债务负担较重的债务;负担相同的,按照债务到期的先后顺序抵充;到期时间相同的,按比例抵充。但是,债权人与债务人对清偿的债务或者清偿抵充顺序有约定的除外。”《民法典》第五百六十条规定:“债务人对同一债权人负担的数项债务种类相同,债务人的给付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由债务人在清偿时指定其履行的债务。债务人未作指定的,应当优先履行已经到期的债务;数项债务均到期的,优先履行对债权人缺乏担保或者担保最少的债务;均无担保或者担保相等的,优先履行债务人负担较重的债务;负担相同的,按照债务到期的先后顺序履行;到期时间相同的,按债务比例履行。”
二、债的清偿抵充规定的价值取向
首先,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即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达成抵充合意的,即便与法律的规定不同,亦属于有效约定。 而《民法典》提出的指定抵充,是指清偿人在为给付时,可以向清偿受领人作出意思表示,指示其清偿所要抵充的债务,但该抵充顺序不得与《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一条规定的清偿顺序相反,否则不产生债务人所期待发生的法律效力。
其次,遵循“债权人利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之所以采取债权人利益优先的做法,是因为如果在缺乏当事人明确意思表示的情况下(约定抵充/指定抵充),倘若允许任意抵充,债权人的实体权利极易受到损害。因此,不管法定抵充清偿的条文如何表述,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债权的实现。如先到期与后到期的债权相比较,应当先归还先到期的债权,因为如果是先抵偿后到期的债权,则先到期的债权存在已过诉讼时效的风险。又如在几项债务都到期的情况下,应优先抵充对债权人缺乏担保或者担保数额最少的债务,明显体现的也是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价值追求。在债权人利益优先的原则之外,法定抵充还反映出兼顾公平的原则。《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条)所规定的,债务到期时间相同,债务担保数额相同,负担大小不同的,优先抵充债务人负担较重的债务,这就是以债务人因清偿而获益最多者优先抵充,系出于债务人利益考量而计,继而从侧面反映兼顾公平的理念;若负担大小相同,到期时间相同的,则各笔债务按照同一比例抵充,这直接反映了公平的理念。
三、案涉货款抵充清偿顺序的具体确定
首先,关于本案中约定抵充的效力分析。约定抵充完全由当事人意思自治,2020年8月27日债权人与债务人对已经支付的150000元用于抵充红旗口罩货款达成了一致,并用书面形式将上述约定固定,因此该约定有效,应当优先于指定抵充和法定抵充。对于尚未约定的160000元货款,适用法定抵充。
其次,本案关键为债务负担较重的扩大理解。 案涉债务系债务人多次向债权人购买口罩形成的多笔债务,且案涉数宗债务均为交付金钱的义务,且债务人给付的金钱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因此案涉债务可以适用《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条)关于清偿抵充的顺序规定。双方之间的债务均未约定履行期限,现原告起诉要求被告履行,其仍未履行,应视为所有货款均到期,且案涉债务均无担保,确定债务人负担较重的债务进行优先抵充是本案的关键。然而实践中判断债务人负担较为复杂,可能会涉及利率、违约金、债务性质以及执行依据等方面。因此, 倘若单纯比较数笔债务金额的大小,很可能会犯下教条主义的错误, 貌似遵循了法律规定但实际并不合理,最终也违背了立法本意。举例说明,如: 两笔债务数额相差巨大,小数额的一笔约定过利息,大数额的一笔未约定利息,通常来看两笔债务显然负担不一样,约定过利息的债务属于负担较重的债务。
根据前述分析,具体到本案中,2020年8月11日第一次结算的555336元系郑某与唐某华共同承担的债务,2020年8月11日之后发生的多笔买卖债务系郑某一人承担的债务。如抵充的是共同承担的债务,则免除了唐某华一部分付款责任,变相加重了郑某的负担,郑某需要独立承担的债务就会变多,且郑某需要根据其与唐某华之间的相关约定向唐某华行使求偿权,以弥补其多分担的债务,但如果抵充的债务为郑某个人债务,则不发生求偿问题,较为简便,优先抵充于债务人也较为有利。另,根据债权人利益优先原则来看,债权人的目的是使债权尽快得以实现,不论郑某与唐某华之间谁的经济实力更优,通常双人共同承担的债务,其被履行的可能性大于个人承担的债务,因此按照债权人利益优先原则,也应当先抵充个人债务。综上,本院将未作约定抵充的160000元优先抵充了郑某的个人债务,由唐某华与郑某共同承担555336元。
参考案例:肖单丹,屈其伦与孔祖凤民间借贷纠纷案
案号:(2022)渝05民终10249号
(选择本案,主要是考虑到本案中的计算办法较为具体和明确,可供参考性较高,但判决内容较长,建议通过反复阅读进行分析)
法院认为
肖单丹于2021年9月17日向屈其伦出具借条,借款100,000元;还于2019年11月20日至2021年12月3日期间,共计五次向屈其伦借款261,000元,屈其伦和肖单丹之间的民间借贷关系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合法有效。屈其伦和肖单丹、孔祖凤签订的《项目合作协议书》《追加工程施工项目合作协议书》《施工项目合作协议书》均约定屈其伦出资,之后退本,项目由肖单丹和孔祖凤独自经营管理,风险由肖单丹和孔祖凤独自承担,屈其伦收取高额利润,这种出资后不参与管理、经营,不担风险,仅收取分红,符合借贷关系的特征,即前述协议名为投资,实为借贷。前述协议书实质上为屈其伦、肖单丹、孔祖凤之间民间借贷关系的合约;同时,屈其伦、肖单丹、孔祖凤均认可双方是借贷关系,故屈其伦和肖单丹、孔祖凤之间的民间借贷关系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合法有效。屈其伦依照约定向肖单丹和孔祖凤出借款项,肖单丹未履行按时还款义务,已构成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第三款规定: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持续至民法典施行后,该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本案的借款事实持续至民法典施行后,故适用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条规定:债务人对同一债权人负担的数项债务种类相同,债务人的给付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由债务人在清偿时指定其履行的债务。债务人未作指定的,应当优先履行已经到期的债务;数项债务均到期的,优先履行对债权人缺乏担保或者担保最少的债务;均无担保或者担保相等的,优先履行债务人负担较重的债务;负担相同的,按照债务到期的先后顺序履行;到期时间相同的,按照债务比例履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5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55次会议通过)第二十五条规定: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第二十九条规定: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年利率24%为限。未约定逾期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区分不同情况处理:(一)既未约定借期内的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二)约定了借期内的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内的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3次会议通过)第二十四条规定: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二十五条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前款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第二十八条规定: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以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为限。未约定逾期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区分不同情况处理:(一)既未约定借期内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参照当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标准计算的利息承担逾期还款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二)约定了借期内利率但是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内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三十一条规定:2020年8月20日之后新受理的一审民间借贷案件,借贷合同成立于2020年8月20日之前,当事人请求适用当时的司法解释计算自合同成立到2020年8月19日的利息部分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对于自2020年8月20日到借款返还之日的利息部分,适用起诉时本规定的利率保护标准计算。
本案中,因屈其伦与肖单丹、孔祖凤双方对肖单丹所还款项抵扣借款存在争议,故依据前述法律、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进行抵扣,具体如下:
一、相关借款本金、利息及借款到期日的确定
1、2019年4月4日借款300,000元,最后支付时间为2020年12月20日。因约定的利息过高,2020年8月19日前利息按照年息24%为标准计算,2020年8月20日开始利息按照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3.85%4=15.4%)为标准计算。即:本金300,000元,2019年4月4日至2020年8月19日利息为99419.18元,2020年8月20日至2020年12月20日利息为15568.77元。综上,该笔借款本息共计414,987.95元。
2、2019年7月26日借款300,000元,最后支付时间为2020年12月20日。因约定的利息过高,2020年8月19日前利息按照年息24%为标准计算,2020年8月20日开始利息按照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3.85%4=15.4%)为标准计算。即:本金300,000元,2019年7月26日至2020年8月19日利息为77128.76元,2020年8月20日至2020年12月20日利息为15568.77元。综上,该笔借款本息共计392,697.53元。
3、2019年10月17日,约定借款300,000元,其中2019年10月17日转款100,000元、2019年10月24日转款50,000元、2019年10月26日转款100,000元,2019年11月4日转款50,000元。因约定的利息过高,2020年8月19日前利息按照年息24%为标准计算,2020年8月20日开始利息按照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3.85%4=15.4%)为标准计算。屈其伦、肖单丹、孔祖凤双方约定的还款时间不明确,故确定本案立案之日为还款日期,即2022年3月25日。
2019年10月17日转款100,000元,2019年10月17日至2020年8月19日利息为20252.05元,2020年8月20日至2022年3月25日利息为24,597.8元;
2019年10月24日转款50,000元,2019年10月24日至2020年8月19日利息为9895.89元,2020年8月20日至2022年3月25日利息为12,298.9元;
2019年10月26日转款100,000元,2019年10月26日至2020年8月19日利息为19,660.27元,2020年8月20日至2022年3月25日利息为24,597.8元;
2019年11月4日转款50,000元,2019年11月4日至2020年8月19日利息为9534.25元,2020年8月20日至2022年3月25日利息为12,298.9元。
综上,该笔借款本息共计433,135.86元。
4、2021年9月17日,肖单丹向屈其伦借款100,000元,借款时间为30个月,每月还本息4185元,故双方约定的借款年利率实际为10.22%,符合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同时,肖单丹未按照约定按时、足额归还该笔借款本息,故屈其伦可要求该笔借款提前到期,要求肖单丹全部偿还,故确定本案立案之日为还款日期,即2022年3月24日。
5、肖单丹向屈其伦借款共计261,000元
该五笔借款屈其伦、肖单丹双方均未约定借款期内的利息,除2019年11月20日的借款外,其余四笔借款均未约定归还的时间,故屈其伦可随时要求肖单丹偿还,故确定本案立案之日为还款日期,即2022年3月24日。
二、肖单丹还款的抵扣
(一)2019年12月10日、2019年12月13日,肖单丹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分别向屈其伦转款10,000元、20,000元,此时,因屈其伦、肖单丹之间还款时间约定明确的借款本息均尚未到期,结合屈其伦借款时的交易附言,该30,000元均认定为归还2019年11月20日的借款,即2019年11月20日肖单丹向屈其伦借款30,000元已还清。
(二)2021年9月17日,肖单丹向屈其伦借款100,000元。结合肖单丹归还款项的时间、金额等,认定2021年10月18日、2021年11月18日、2021年12月17日、2022年1月20日,肖单丹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分别归还4185元系归还的该笔借款的部分金额。该笔借款,肖单丹尚欠屈其伦本息共计108,810元,其中,本金86,666.68元,利息22,143.32元。
(三)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条的规定,债务人对同一债权人负担的数项债务种类相同,债务人的给付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由债务人在清偿时指定其履行的债务。数项债务均到期的,优先履行对债权人缺乏担保或者担保最少的债务;均无担保或者担保相等的,优先履行债务人负担较重的债务。
1、2021年9月17日,肖单丹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向屈其伦转款57,850元,交易附言“5万成都投资款,7850利息”。因此,该笔款项应计入归还屈其伦投资成都项目的款项,因2019年4月4日借款300,000元的负担较重,故抵扣该笔借款本息,抵扣本金50,000元,利息7850元,尚欠本金250,000元,利息尚欠107,137.95元。
2、肖单丹的其他还款履行顺序为:先履行2019年10月17日的借款本息433,135.86元,再履行2019年7月26日的借款本息392,697.53元,再履行2019年4月4日借款尚欠的本金250,000元,利息尚欠107,137.95元,根据双方约定,先本后息。
(1)肖单丹于2019年12月30日归还200,000元,2020年1月16日归还106,000元,2020年5月8日归还3000元,2020年5月21日归还83,000元,2020年5月21日归还6000元,2020年6月23日归还6000元,2020年7月20日归还8000元,2020年8月20日归还8000元,2020年9月18日归还25,135.86元,2019年10月17日的借款本息433,135.86元借款本息还清。
(2)肖单丹于2020年9月18日归还14,864.14元,2020年9月24日归还10,000元,2020年11月27日归还22,000元,2020年12月4日归还50,000元,2020年12月22日归还10,000元,2021年1月13日归还10,000元,2021年1月29日归还50,000元,2021年2月6日归还50,000元,2021年2月8日归还38,000元,2021年2月19日归还50,000元,2021年3月18日归还6000元,2021年3月18日归还2000元,2021年5月8日归还20,000元,2021年5月8日归还4000元,2021年6月26日归还8000元,2021年7月22日归还8000元,2021年8月3日归还39,833.39元,2019年7月26日的借款本息392,697.53元全部还清。
(3)肖单丹于2021年8月3日归还10166.61元,2021年9月7日归还7000元,2021年11月26日归还5200元,2021年12月22日归还5200元,2021年12月28日归还6000元,2021年12月31日归还5000元,均用于抵扣2019年4月4日借款的本金,尚欠本金211,433.39元以及截止2020年12月20日的利息107,137.95元。
肖单丹和孔祖凤虽系夫妻关系,也曾共同向屈其伦借款,但屈其伦未提供证据证明肖单丹就案涉借款361,000元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孔祖凤、肖单丹的共同意思表示,应承担不利的后果,故对屈其伦要求孔祖凤承担共同还款责任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孔祖凤提出的相关辩论意见成立,予以采纳。
参考案例:李金刚、王文莉民间借贷纠纷再审案
案号:(2019)最高法民申6862号
(选择本案主要就是明确在借贷案件一个常用的规则)
再审法院认为
在计算借款人偿还出借人的本金和利息时,应当按照先息后本的原则,逐笔计算每次偿还的利息和本金。如果借款人清偿出借人的款项在冲抵当期利息之后还有剩余,应当冲抵本金。下一期利息应当以上期清偿之后的本金为基数进行计算。原审法院未查明李金刚、王文莉每笔清偿资金在冲抵当期利息后,是否有剩余、是否还应当冲抵本金、每次冲抵本金的数额等基本事实,而是对每一期的利息均以2960万元本金为基数进行计算。原审法院这一计算方式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
这意味着,执行程序中将有可能可以依据上述规定,依法追加未实缴的股东为被执行人,无论出资期限是否已经到期。在新《公司法》之前,申请执行人在执行程序中想要以股东出资加速到期为由追加出资期限未届满的股东为被执行人的法律依据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下称“变更追加执行规定”)以及九民会议纪要的相关规定,来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
本文梳理了可以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的10种情形。
1. 作为被执行人的个人独资企业,不能清偿债务,可申请直接追加投资人为被执行人。( 法释[2016]21号)第十三条、《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条
点评:个人独资企业是企业中的另类,是新公司法实施前不需要验资的特定产物,个人需要对企业的全部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类企业现在越来越少。另外,对于投资人负债,也可以直接追加执行个人独资企业的资产。
2. 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分支机构,可申请变更、追加该法人为被执行人的。(法释[2016]21号)第十五条
点评:分支机构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设立它的企业法人承担,企业法人对外负债,可直接执行分支机构的财产。
3. 作为被执行人的合伙企业,可申请变更、追加普通合伙人为被执行人,有限合伙人出资未到位的,可追加有限合伙人为被执行人。(法释[2016]21号)第十四条
点评:有限合伙只有普通合伙人才承担连带责任,而一般合伙全体合伙人需要对企业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只需在认缴的出资范围内对外承担法律责任。
4. 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可申请变更、追加抽逃出资、出资不实的股东、出资人为被执行人。(法释[2016]21号)第十八条
点评:股东抽逃出资、虚假出资其实质是未履行出资义务,理应对公司所欠债务在抽逃出资额范围内承担法律责任。
在新公司法实施后,这类案件将大幅增加,但是,这类抽逃出资可能较为隐蔽,在认缴期限5年内,可能会出现多次出资,然后多次抽逃,而不像实缴年代,一次出资,一次抽逃,较为容易发现,因此,这也给相关的调查取证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5. 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在原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的情况下,即转让股权,可申请追加原股东作为被执行人。(法释[2016]21号)第十九条
点评:该条的实质是延续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八十条规定,即在未履行出资义务的情况下可追究开办单位的法律责任。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未实际缴纳出资即转让股权的,能否追加为被执行人要看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出资是否到期,若到期未出资即转让股权,需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二是未到期为逃避债务而转让股权的,需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若不存在上述两种情形,原股东无需为公司以后的负责承担法律责任。
但是,新公司法实施以后,根据公司法第88条“转让人对受让人未按期缴纳的出资承担补充责任”的规定,无论是否属于逃避债务的情形,转让方均应对未缴纳的出资承担补充责任。预计将来这类案件会大幅增加。
6. 作为被执行人的一人有限公司,可申请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法释[2016]21号)第二十条
点评:一人有限公司的股东若要免责,必须证明股东与公司的财产相互独立,有些案例认为,即便一人有限公司的股东在庭审中申请司法审计,相关司法审计也未发现财务混同的相关证据,但是法院认为一人有限公司股东未能按照《公司法》第六十二条“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规定,仍然会判决一人有限公司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的清偿责任。
7. 作为被执行人的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可申请变更、追加清算义务人为被执行人。(法释[2016]21号)第二十一条
点评:目前简易注销已经实施,作为被执行人的股东,若在执行程序中将公司注销,则是债权人的重大利好!
8. 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出现解散事由后,可申请追加无偿接受其财产的股东、出资人或主管部门作为被执行人。(法释[2016]21号)第二十二条
点评:在出现解散事由的情况下,无偿划拨或接受财产的股东等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9. 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可申请追加在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书面承诺对被执行人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的第三人为被执行人。(法释[2016]21号)第二十三条
点评:在企业注销的过程中,登记机关往往要求第三人作出担保,但是简易注销制度实施后,这类第三人担保的情形将不会再出现。另外,特别提醒,无论何时,不要轻言对外担保,否则,你可能就是民事案件中被执行人。
10. 在注册资本认缴制下,股东依法享有期限利益。债权人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由,请求未届出资期限的股东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不能清偿的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下列情形除外:(1)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人民法院穷尽执行措施无财产可供执行,已具备破产原因,但不申请破产的;(2)在公司债务产生后,公司股东(大)会决议或以其他方式延长股东出资期限的。(法律依据:法〔2019〕254号《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6条)
点评:在注册资本认缴制下,公司作为被执行人,如果穷尽执行措施公司无财产可供执行,已具备破产原因,但不申请破产的,股东出资应加速到期,其结果与《企业破产法》第二条规定的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完全相同,故这种情况下比照《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股东未届期限的认缴出资加速到期。新《公司法》7月1日生效以后,对于这类情形注册资本将直接加速到期,作为债权人可直接在执行程序中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
最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新《公司法》颁布后,公司减资的情形将大幅增加,那么在违法减资的情形下能否追加减资的股东为被执行人?
个人认为,由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追加被执行人的情形有明确规定,其中与本案争议有关的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等具体相关条款均未涉及在违规减资的情形中股东可以被追加为被执行人。因此,一般在执行程序直接以股东违规减资为由难以直接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但是,在有些案例中,对于股东违规减资可能被认定为抽逃出资,比如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9)沪01执异289号案,上海一中院就以违法减资视同抽逃出资为由,直接依据《变更追加执行规定》第18条的规定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
因此,即便执行程序中不能追加违法减资的股东为被执行人,那么,也可另案提起诉讼,要求违法减资的股东在减资的范围内对未能清偿的债务承担补充责任。相信这类案件未来将大幅增加。
另 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修正)
第一条执行过程中,申请执行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追加当事人。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条作为申请执行人的自然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该自然人的遗产管理人、继承人、受遗赠人或其他因该自然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依法承受生效法律文书确定权利的主体,申请变更、追加其为申请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作为申请执行人的自然人被宣告失踪,该自然人的财产代管人申请变更、追加其为申请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条作为申请执行人的自然人离婚时,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全部或部分分割给其配偶,该配偶申请变更、追加其为申请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四条作为申请执行人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终止,因该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终止依法承受生效法律文书确定权利的主体,申请变更、追加其为申请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五条作为申请执行人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因合并而终止,合并后存续或新设的法人、非法人组织申请变更其为申请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六条作为申请执行人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分立,依分立协议约定承受生效法律文书确定权利的新设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申请变更、追加其为申请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七条作为申请执行人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清算或破产时,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依法分配给第三人,该第三人申请变更、追加其为申请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八条作为申请执行人的机关法人被撤销,继续履行其职能的主体申请变更、追加其为申请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依法应由其他主体承受的除外;没有继续履行其职能的主体,且生效法律文书确定权利的承受主体不明确,作出撤销决定的主体申请变更、追加其为申请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九条申请执行人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依法转让给第三人,且书面认可第三人取得该债权,该第三人申请变更、追加其为申请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条作为被执行人的自然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自然人的遗产管理人、继承人、受遗赠人或其他因该自然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取得遗产的主体为被执行人,在遗产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作为被执行人的自然人被宣告失踪,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该自然人的财产代管人为被执行人,在代管的财产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一条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因合并而终止,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合并后存续或新设的法人、非法人组织为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二条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分立,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分立后新设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为被执行人,对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被执行人在分立前与申请执行人就债务清偿达成的书面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十三条作为被执行人的个人独资企业,不能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其出资人为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个人独资企业出资人作为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执行该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
个体工商户的字号为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执行该字号经营者的财产。
第十四条作为被执行人的合伙企业,不能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普通合伙人为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作为被执行人的有限合伙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未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有限合伙人为被执行人,在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五条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分支机构,不能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法人为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法人直接管理的责任财产仍不能清偿债务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执行该法人其他分支机构的财产。
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直接管理的责任财产不能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债务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执行该法人分支机构的财产。
第十六条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法人分支机构以外的非法人组织作为被执行人,不能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依法对该非法人组织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主体为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七条作为被执行人的营利法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未缴纳或未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出资人或依公司法规定对该出资承担连带责任的发起人为被执行人,在尚未缴纳出资的范围内依法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八条作为被执行人的营利法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抽逃出资的股东、出资人为被执行人,在抽逃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九条作为被执行人的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其股东未依法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原股东或依公司法规定对该出资承担连带责任的发起人为被执行人,在未依法出资的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条作为被执行人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的财产,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股东为被执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一条作为被执行人的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公司无法进行清算,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为被执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二条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被注销或出现被吊销营业执照、被撤销、被责令关闭、歇业等解散事由后,其股东、出资人或主管部门无偿接受其财产,致使该被执行人无遗留财产或遗留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股东、出资人或主管部门为被执行人,在接受的财产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三条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在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第三人书面承诺对被执行人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第三人为被执行人,在承诺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四条执行过程中,第三人向执行法院书面承诺自愿代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第三人为被执行人,在承诺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五条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财产依行政命令被无偿调拨、划转给第三人,致使该被执行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第三人为被执行人,在接受的财产范围内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六条被申请人在应承担责任范围内已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不得责令其重复承担责任。
第二十七条执行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发生变更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将姓名或名称变更后的主体作为执行当事人,并在法律文书中注明变更前的姓名或名称。
第二十八条申请人申请变更、追加执行当事人,应当向执行法院提交书面申请及相关证据材料。
除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外,执行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审查并公开听证。经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变更、追加;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执行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裁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第二十九条执行法院审查变更、追加被执行人申请期间,申请人申请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执行法院应当参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的规定办理。
申请执行人在申请变更、追加第三人前,向执行法院申请查封、扣押、冻结该第三人财产的,执行法院应当参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办理。
第三十条被申请人、申请人或其他执行当事人对执行法院作出的变更、追加裁定或驳回申请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但依据本规定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应当提起诉讼的除外。
第三十一条上一级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组成合议庭审查,并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复议裁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被裁定变更、追加的被申请人申请复议的,复议期间,人民法院不得对其争议范围内的财产进行处分。申请人请求人民法院继续执行并提供相应担保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
第三十二条被申请人或申请人对执行法院依据本规定第十四条第二款、第十七条至第二十一条规定作出的变更、追加裁定或驳回申请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执行法院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被申请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以申请人为被告。申请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以被申请人为被告。
第三十三条被申请人提起的执行异议之诉,人民法院经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理由成立的,判决不得变更、追加被申请人为被执行人或者判决变更责任范围;
(二)理由不成立的,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诉讼期间,人民法院不得对被申请人争议范围内的财产进行处分。申请人请求人民法院继续执行并提供相应担保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
第三十四条申请人提起的执行异议之诉,人民法院经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理由成立的,判决变更、追加被申请人为被执行人并承担相应责任或者判决变更责任范围;
(二)理由不成立的,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第三十五条本规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
本规定施行后,本院以前公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对此,你有不同的观点吗
你是怎么看待的?
在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上海法律服务中心 ID: shlawfa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一个综合性法律服务的平台,专业提供法律咨询为主,并不定期开展普法讲堂、法律咨询直播室等。让百姓学法知法懂法,利人利己利国家。
律芩法务 ID:lawqin021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最专业的法律知识,最独到的法律解读……以经济人的思维方式,普及生活实用法律,关注社会大众民生,打造中国法律共同体。
九转律师 ID:Turnlaw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一家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主要提供民商事诉讼,刑事辩护与自诉,专业的服务亲民的价格,让老百姓都请的起律师。
律芩企服 ID:shlawqi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以中国法律为基础,从企业设立到公司治理,致力运营风险评估,帮助中小企业健康成长。
有事找法 ID:UFindlaw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一个综合性法律平台,涉及从出生到死亡,普及法律常识百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律芩商务 ID:lawqinsw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站在法律人的高度,解读中国时事百态,洞察社会民商问题,促进民商团结一致,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更多交流、合作、投稿请联系小编邮箱lawqin@qq.com,让我们携手维护和谐社会,让我们一起共创美好明天。
【特别声明】欢迎转发,感谢阅读,若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及二维码。部分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