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50年代初美国海军率先为巴尔的摩号巡洋舰装备了“天狮星一1”导弹发射装置,苏联感到了很大的威胁。1956年12月,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说服赫鲁晓夫批准了“配备了感应喷气式武器驱逐舰的战术和技术规则”,并指示由第35中央设计局设计新一级的巡洋舰,最初的主要任务是对敌海上轻型巡洋舰和驱逐舰实施攻击。随后,又增加了攻击敌海上航母的作战任务。1957年6月,第53中央设计局完成了满载排水量5412吨的58型的设计任务。最初计划12艘施工,但赫鲁晓夫认为,“该级舰艇只应当用作访问,而不是参与作战,因为它一直被视为苏联建造技术的象征“。全部四艘在1962-1965年间建成。
技术细节
该级舰长142米,宽15.8米,吃水5.1米。标准排水量4330吨,满载排水量5550吨。用长首楼船型首楼约占舰体总长的三分之二,首楼干舷较高,舰桥两侧至尾楼甲板有明显的折角线。动力系统由四台KVN-95/64型蒸汽轮机加两台TV-12型汽轮机组成,总功率90000马力(66150千瓦),双轴。另外还有两台总功率1000千瓦的DG-500型柴油发电机和两台总功率1500千瓦的TD-750型涡轮发电机;采用双轴双桨推进,最高航速34.5节,巡航航速14节,续航力3500海里/18节,/6000海里/14.5节;海上最大自持力10天;人员编制304人,其中军官25人。
武器装备
肯达级舰首装备2座12管RBU-6000“龙卷风”-2反潜火箭发射器,后边是一座双联装SA-N-1防空导弹。导弹采用指令制导,射程31.5公里,飞行速度2马赫,战斗部重60kg,射高100-10000,备弹16枚。系统共配备有16枚舰空导弹。舰桥前和第二烟囱后各装备一座4联装SS-N-3B反舰导弹发射架,备弹24枚。导弹可携带核弹头,射程达250海里,缺点是重量太大,反应速度较慢。SM-70发射筒能向左右旋转120°,垂直抬升25°,耗时要1分半钟。要发挥最大射程必须由战术飞机和直升机中继制导。但该舰只在舰尾有一个小直升机平台,并无机库,所以必须和其他舰编队协同才能发挥最大作战能力。前桅杆下是2座三联533mm鱼雷发射管。舰尾两门双联装AK-726型76.2毫米全自动多用途舰炮。AK-726身管长为60倍口径,射程15千米,射高1000千米,初速900米/秒,仰角80°,射速90发/分,弹丸重6千克。80年代初进行现代化改装,先后都在前烟囱两侧加装了四座AK-630型近防炮。
电子设备
后桅最高处是2部MR-300“安加拉河(头网A)”对空/对海搜索雷达,发现敌情、为火控雷达指示目标。前桅稍下方是1部“顿河”导航雷达。前桅前方平台上,安放了P-35专用的“二项式(双杓)”火控雷达。M-1防空系统的“弯刀”火控雷达在舰桥顶部,AK-726舰炮的MR-105“旋转架(枭声)”火控雷达在后桅下方平台上。现代化改造后的AK-630近防炮的MR-123“三角旗” 火控雷达在“弯刀”雷达稍后上方。还有2部电子战设备,2部雷达告警装置和1部Tamir-11型舰体主动声呐等。
总结
肯达级作为苏联巡洋舰导弹化的初次尝试,本级具有比较纵深的作战能力,对舰、对空、攻击能力,标志着苏联海军从近海防御走向远洋展开的第一步。但是繁杂的武器和电子系统的装备使“肯达”级成为整合新武器的载台,因此,充满着技术风险。这也是该级舰的建造数量由12艘砍到9艘的重要原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