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L.Y
前言
美国《军事观察》杂志近期抛出重磅消息,在2025年中国空军开放活动与长春航空展现场,一架歼-20隐身战斗机的细节引发全球关注, 其座舱右前方受油装置舱表面,清晰地喷涂着“CB10300”的字样,这个不同寻常的编号让军迷们沸腾起来。
此外,前段时间的阅兵已公开展示了性能提升的歼-20A和全球首款双座五代机歼-20S。显然,这些型号也已陆续服役了不少。考虑到参展飞机通常需经过半年以上的部队磨合,实际已服役的歼-20系列总数量可能已接近甚至突破400架大关,远超美国F-22战机现役187架的数量两倍有余。虽然还不到广大军迷心中的预期数量,但也是一个可喜的数字了。
歼20家族已发展壮大
歼20家族成员各有特色,基础款歼20作为家族“元老”,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它装备的涡扇-10C发动机,推力达14.7吨,配合独特的气动布局,让歼20基础款拥有2200公里的作战半径,使其在远程制空作战中优势尽显,可在广阔空域内执行巡逻、拦截等任务,对潜在威胁形成有力威慑。
美国F-22战机总产量只有187架,其中约30多架早期型号已经无法执行作战任务,仅能承担训练任务。中国歼-20数量不仅远超F-22,更是达到了其两倍之多。
这300架还只是歼-20的基础型号。如果算上性能提升的歼-20A和双座版歼-20S,实际已服役的歼-20系列总数量可能已接近甚至突破400架。
歼-20A作为基础型的重大升级版本,最引人注目的改进是换装了国产涡扇-15峨眉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最大推力达到181千牛(约18.5吨),推重比高达10.87,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战机的心脏病问题,更让歼-20A获得了真正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在不开启加力燃烧室的情况下,就能持续保持1.5马赫以上的巡航速度。
这一性能指标已经超越了美国空军的F-22战机。此外,歼-20A还升级了氮化镓材料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比基础型提升了30%,配合新型智能蒙皮和隐身涂层技术,其雷达反射截面积(RCS)进一步降低,战场生存能力和态势感知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哪个后座才是精髓
如果说歼-20A是技术的巅峰,那么双座型的歼-20S,则是对未来空战思想的一次大胆探索和引领。它绝非简单的教练机,而是全球首款专门为“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而设计的五代机,一个真正的“力量倍增器”。
它的革命性,在于后座那位飞行员。他的任务不再是驾驶飞机,而是专职负责战场态势感知、战术决策,以及最重要的——指挥无人机群。
在未来的空战中,一架歼-20S可以作为空中指挥平台,从容地指挥4到6架“攻击-11”这类隐身无人机协同作战。由无人机负责前出侦察、吸引火力、投掷弹药,而歼-20S则隐蔽在后方,利用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运筹帷幄。这种“有人-无人”结合的作战体系,将空战的模式从单纯的平台对抗,推向了网络化、智能化的新维度。
天平开始倾斜了
当数量与质量在歼-20身上实现完美结合时,后冷战时代以来,由美国凭借F-22在重型隐身战斗机领域建立的绝对垄断,被从根本上终结了。全球,尤其是西太平洋地区的空中力量均势,正在被重新评估。
两条生产曲线的交错,最直观地说明了问题。一边,是歼-20家族的总服役数量突破350架,并且年产量正朝着50架以上的目标迈进。另一边,是F-22的总产量被永远定格在了195架(其中生产型187架),其最高年产量也不过31架。
回顾F-22的历史,不免令人唏嘘。美国空军最初的计划是采购多达750架,但因成本超支、可靠性问题以及冷战后过早地判断“天下无敌”,采购计划先是被削减至381架。最终,美国国会在2009年7月通过立法,将上限锁定在了187架。
随着最后一架F-22在2012年5月交付,其生产线被彻底关闭并封存。
虽然在2016年3月,面对歼-20和苏-57的出现,美国国会曾动过重启生产线的念头,但评估后发现,重启不仅前期投入巨大,生产周期漫长,而且下一代战机的研发已经启动,最终不了了之。F-22的“戛然而止”,成了那个时代战略误判的最好注脚,也反衬出歼-20项目规划的远见。
游戏规则已经改变。过去,美国可以凭借F-22形成“技术代差”威慑。如今,面对在数量和部分性能指标上均不落下风,甚至有所超越的歼-20家族,对抗模式被迫从“单机优势”转向了更复杂的“体系对抗”。同时,F-35也将在存量和增量上面临歼-20与即将到来的歼-35家族的双重挑战。
结语
300架,对于庞大的中国空军而言,或许还远远不够,正如网友们常说的那样。但它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起点。未来,生产的重心将逐步转向性能更强的歼-20A和具备颠覆性作战模式的歼-20S,这意味着中国的空中优势还将持续扩大。
“CB10300”这串编号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一架战斗机本身。它是一个时代的注脚,是中国航空工业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在部分领域实现“领跑”的缩影。它清晰地宣告,全球军事科技的竞争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比拼的不再是某一件武器的先进性,而是支撑其不断演进、大规模生产和体系化运用的,那深不见底的综合国力。
参考信源: “2025年,中国前线部署的隐形战斗机数量将超美” 2021-10-10 07:19 人民资讯
4架歼-20战机伴飞护航!登上“运-20”专机,英雄回家! 2025-09-12 10:45 光明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