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西贝老板贾国龙信誓旦旦宣布,“我们100%不是预制菜”时,他大概没想到,自己正亲手为对手汪小菲铺一条“黄金通道”。
更没想到,这条通道的尽头,不是道歉,不是整改,而是一场全民围观的“后厨直播秀”——镜头一推,电磁炉排成排,塑料袋摞成山,保质期写着“24个月”的料理包,赫然躺在操作台上。
好家伙,这不是厨房,是中央厨房的末端配送站。
贾国龙说:“我们用的是半成品,不是预制菜。”这话听着像极了那句经典辩解:“我没出轨,只是和别人睡了一觉。”在消费者眼里,塑料袋装的、冷冻过的、保质期两年的菜,管你叫“半成品”还是“预加工”,本质都是:我不知情,你偷偷上桌。
罗永浩一句“太恶心了”,戳破了这层窗户纸。他不是要搞死西贝,是替所有食客问一句:“我花钱吃的是现炒热菜,还是解冻加热的‘时间胶囊’?”
可贾国龙偏要硬刚。开发布会、晒流水单、甚至豪言“欢迎参观后厨”。这操作,像极了一个穿西装的人,突然跳上擂台喊:“来啊,单挑!”结果对手没出手,他自己先被观众扒光了衣服——后厨无明火,无菜刀,无厨师,只有电磁炉“滋滋”作响,像在为品牌敲丧钟。
更讽刺的是,他本想用“开放后厨”自证清白,结果直接把消费者吓退。谁愿意花上百块,吃一盘“两年前生产的茄子”?时间可以保鲜,但吃相不能。
而就在这片狼藉中,麻六记的后厨,突然“烟火气十足”了起来。
镜头一转,麻六记的厨房里,锅铲翻飞,火苗窜天,采购员凌晨四点蹲在菜市场抢鲜货,厨师一刀刀切着当天现送的青菜。汪小菲亲自上阵直播:“麻六记,一道预制菜都没有!”
这话,像极了江湖高手的宣言:“我用真功夫,不靠秘籍。”
张兰当年靠“真材实料”打下餐饮江山,如今汪小菲接过接力棒,不搞花活,只炒热菜。这一波,他不仅守住了母亲的口碑,更精准接住了西贝送来的“流量大礼包”。
西贝本想“自证清白”,结果成了麻六记的“免费广告商”;贾国龙本想“教育罗永浩”,结果给汪小菲做了“品牌背书”。这剧情,比电视剧还魔幻。
但说到底,这不是汪小菲有多高明,是西贝自己把牌打得稀烂。
消费者要的从来不多:明码标价,坦诚相待。你说用预制菜,没问题,菜单上写清楚,价格打个折,我愿意省时间,也认这个价。可你一边收着“现炒”的溢价,一边端上“冷冻两年”的菜,这就叫欺骗。
罗永浩说得对:不是反对预制菜,是反对“不告知”。预制菜是趋势,但趋势不能成为遮羞布。消费者有权知道——我吃的,是“刚出锅”,还是“刚解冻”。
而麻六记的走红,恰恰说明:仍有市场,为“真”买单。哪怕成本高,效率低,只要你说“我用新鲜菜”,就有人愿意为这份诚意埋单。
西贝的溃败,不是败给汪小菲,是败给自己的傲慢。400多家店,年营收百亿,却忘了餐饮的根基——信任。
你可以在营销上砸钱,在门店上扩张,但只要后厨藏着一袋“24个月的茄子”,整个品牌大厦,就可能因一句“太恶心了”而崩塌。
而汪小菲的胜利,也不是靠攻击对手,是靠守住底线。他没开发布会,没骂罗永浩,只是默默打开后厨,让火焰和刀声说话。
这世道,聪明人太多,都想着“怎么赢”,可最后赢的,往往是那个肯说“我就是这么做”的老实人。
所以,西贝这波“自证”,看似是危机公关,实则是把消费者推向对手的怀抱。而汪小菲,只是站在那里,说了句“我们现炒”,就赢了。
下次,别再问“预制菜算不算菜”,先问自己:你敢不敢让顾客,看看你的后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