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站在约旦河西岸马阿勒阿杜明定居点的阳光下,签署了批准“E1区”建造3401套定居点住房的文件。他的一句话“将不会有巴勒斯坦国”,不仅关闭了和谈之门,也将以色列推向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一、一块关键土地:E1区为何如此重要
耶路撒冷以东与马阿勒阿杜明定居点之间,有一片被称为“E1区”的土地。这片约12平方公里的区域看似普通,却是巴以冲突中的关键棋子。
从地图上看,E1区就像一把楔子,正好卡在约旦河西岸的中间位置。以色列在这里扩建定居点的计划其实早有端倪——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规划,每任总理都支持,却又都在国际压力下暂时搁置。
这片土地的战略意义很明显:一旦建成定居点,约旦河西岸就会被切成南北两半,巴勒斯坦城镇之间的连接被切断。东耶路撒冷、伯利恒和拉姆安拉这些巴勒斯坦核心区域将失去地理上的连贯性。
用以色列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的话说,E1区建设的目的就是“葬送巴勒斯坦国构想”。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定居点扩张,而是对巴勒斯坦建国梦想的系统性破坏。
二、政治豪赌:内塔尼亚胡的算计
内塔尼亚胡选择此时强推E1区计划,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考量。
2023年组建的极右翼政府让他不得不依赖强硬派的支持。这些盟友将定居点扩张视为核心议程,而内塔尼亚胡本人也面临多项腐败指控,需要巩固自己的政治基础。
加沙冲突仍在持续,国际社会注意力分散,这给了他一个“时间窗口”。但这场政治豪赌的代价可能远超想象。
数据不会说谎——2024年以色列GDP增速已骤降至0.9%,远低于2022年的6.3%。为了维持军事行动,以色列动员了80%的预备役人员,导致各行各业出现用工荒,连特拉维夫的建筑工地都不得不停工。
三、外交困局:以色列正在失去朋友
内塔尼亚胡的决策正在让以色列付出沉重的外交代价。
传统盟友们的批评声此起彼伏。欧盟、英国、德国都明确谴责这一行为违反国际法。英国首相斯塔默甚至在与以色列总统会谈时表示,“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时机已成熟”。
更严重的是,国际刑事法院已经加速对以色列“系统性种族隔离”罪行的调查,E1区计划被列为关键证据。这意味着内塔尼亚胡和其他以色列高官可能面临全球通缉的风险。
就连美国这个传统盟友的态度也在转变。虽然美国仍在安理会为以色列提供保护,但民主党内部要求审查对以军援的声音越来越大。特朗普时代的“无条件支持”已经不复存在。
四、安全悖论:越镇压越不安全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内塔尼亚胡以安全为名推行的政策,反而让以色列更不安全。约旦河西岸针对以色列的袭击事件增加了47%,形成了“袭击-报复-再袭击”的恶性循环。哈马斯等组织将E1区计划视为“侵略信号”,誓言以更激烈的袭击作为回应。
耶路撒冷安全中心的报告指出,定居点扩张不仅没有带来稳定,反而催生了更多极端组织。“越镇压越反抗”的悖论正在这里上演。
与此同时,以色列国内情况也不容乐观。国防开支挤占了民生预算,失业率攀升,特拉维夫街头抗议活动此起彼伏。民众对“以战止战”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
内塔尼亚胡的推土机轰鸣着开进E1区,准备开始新的建设。但在国际社会眼中,这些混凝土正在浇筑的不是住宅,而是明日战争的坟墓。
历史告诉我们,单方面改变现状从来不会带来持久和平。当最后一块定居点的基石落下,内塔尼亚胡可能会发现,他亲手挖掘的死胡同,尽头只有历史的审判。(参考资料来源:环球网、新华网、中国网、光明日报、国际在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