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师职称百问百答
23.有老师问,市级综合优秀教师符合普通系列“6选1”条件吗?1个市级综合优秀教师难道还抵不过1个县级课题主持人?
答:实话实说,不符合。市级综合优秀教师和县级课题主持人是两码事,前者是“实绩”一个“点”,不可拓展;后者是“方法"一个“法”,可以在教育教学中反复应用。
往年申报副高,有个教师有1个市级综合优秀教师、2个县级综合优秀教师,2个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1个县级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在单位竞评时,排名第一,但最后评审却没有通过。
老师非常不解?是材料填报不规范吗?出现这种情况,不是教师材料不规范,也不是教师荣誉不够硬,而是这些荣誉中没有“6选1”条件,换句话说,这名教师尚不具备申报副高的资格。
从2023年7月20日起,山东普通系列职称执行新标准(鲁教师发〔2023〕1号)其中副高要求,除符合课时量、班主任年限等相应基本条件外,还“须具备以下6项代表性研究和业绩成果中的其中1项”,简称“6选1”。“须具备”的意思,不言而喻,就是“必须有”,没有就“不合格”。
老师说,我们单位没有说啊,也给我推荐了啊!平台材料也审核通过了啊!
对,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有个别单位在职称评审中,由于“同情”“人情”等因素,降了标准,开了口子,把关不严,把不合格申也推荐了上去;而平台材料审核是一种“程序性审核”——就是确保材料填报合乎要求,为评委会正式评审提供依据和保障。比如照片不清晰不可以,照片不能是生活照、要工作照;身份证、毕业证、资格证等证书日是期是否和填报日期是否一致;上传各种附件的扫描件是否清晰、便于查看等。而像表格中的文字描述、近 3 年任教学科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报告、育人成效等具体内容语句是否通顺,成效是否显著,不在审核范围之列。至于申报教师是否达到了申报岗位的相应标准,那更是评委会评审的事,不是材料审核的事了。
这也就是说,平台填报材料审核通过只是说明你填报的“材料合格”,能够进入评审程序,并不对你的材料进行“评判”。
正式评审,评委都是火眼金睛,先被淘汰的,就是有硬伤者——不合乎标准,比如不具备“6选1”条件、课时量不达标,班主任年限不够等。
像开头这位老师,荣誉不少,级别不低,也都是含金量极高的“硬荣誉”。但荣誉再多,里面却缺少“必备”“6选1”条件啊,副高就不合格啊!
有老师说,我的市级综合优秀教师、市级教学工作先进个人难道还抵不过一个县级课题主持人吗?
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就是教书也讲究方法,而不是让学生考出一个干巴、抽象的分数。因此,当代教育倡导教育家型教师,就是引领教师不但要教学,还要搞研究。
鲁教师发〔2023〕1号文件中对副高要求“任现职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和业绩成果,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专专任教师须具备以下6项代表性研究和业绩成果中的其中1项”。
“6选1”指的是一门优秀课程教案、课题、成果(或能力比赛奖)、论文、论著、成果转载。
也就是说,“6选1”都是“研究性”成果,不仅要有这些研究和成果,还要付诸于教学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
毋庸置疑,优秀教师、教学先进个人,可以是教学研究成果实践性后的“良好效果”,也可以是“死记硬背” “机械刷题”后的结果,因此,只有优秀教师、教学先进个人这样的“绩”不行,还得配以课题、论文等教育教学研究来寻求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
【结语】职称“6选1”要求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是引领教师向“教育家型教师”发展的一个有力措施,可以较好的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提升,促进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
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能只低头向学生“要成绩”,还要抬头搞研究!通过做课题、写论文,研究出好方法,教起来更轻松,学生发展更快,成绩就会更好,与此同时,你的职称也会晋得快了!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