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发现孩子
经常眨眼、耸肩、清嗓子
是不是以为孩子
得了结膜炎或慢性咽炎?
其实,这些表现的“罪魁祸首”
很可能是 抽动障碍
什么是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又称抽动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
抽动障碍在哪个年龄段好发?
抽动障碍的起病年龄为1—21岁,5—10岁最多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比例为3—5:1。
抽动障碍有哪些具体表现?
抽动障碍主要分为运动性抽动以及发声性抽动。
运动性抽动是指头面部、颈肩部、躯干及四肢肌肉的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通常始于头面部肌肉,可出现眨眼、摇头、扮鬼脸等动作,随着病情发展,逐渐累及身体各部位,可出现耸肩、蹦、跳、打自己等。
发声性抽动是累及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和鼻肌的抽动,这些部位的肌肉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产生发声。比如频频发出“喔、嗯、啊……”等声音,或者清嗓声、吸鼻声、犬吠声、动物叫声等,还有说脏话、重复或模仿语言等。
什么时候需要用药物治疗?
对于影响到日常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的重症抽动障碍患儿,单纯心理行为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要加用药物治疗。应当指出,抽动障碍的药物治疗是一种不断尝试的过程,以不同药量治疗抽动障碍,并且保证临床获益大于风险。
注意事项
抽动障碍的患儿平常应该注意饮食,尽量避免奶茶、咖啡、可乐等兴奋性的饮料,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保持平稳情绪,尽量不要玩过山车等太过刺激的游戏。
福鼎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福鼎市医院
编辑:杨譞
审核:汪晶晶
监制:张新辉
总监制:王良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