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后期,面对苏联和华约强大的军事扩张压力,中西方关系缓和,中国多次派人前往法国考察战斗机、直升机,继而,中国决定从法国宇航公司引进的轻型直升机。正式合同于1979年5月签订,同年开始交付;
“云雀-3”是一款轻型、多用途直升机。采用一台“阿都斯特”IIIB涡轴发动机,可搭载1名飞行员和4-6名乘客,或等效物资。主要用于人员运输、侦察、联络、救护、训练等,并非专用武装直升机;
中国共购买了46架“云雀”III直升机,主要装备给当时的陆军航空兵部队和空军,用于填补当时国产直升机(如直-5)性能上的不足,并学习西方先进的直升机技术;
它们到货以后,“云雀”III直升机在后续长达十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即“两山轮战”,1984-1989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云雀”III直升机利用其小巧灵活、噪音相对较低的特点,频繁飞往前线,执行炮兵校射、战场侦察和目标指示任务,为解放军炮兵的精准打击提供了“眼睛”,间接创造了大量战果。
此外,它们主要向一些地形复杂、车辆难以抵达的前沿哨所运送急需的弹药、药品、食品和饮水;
“云雀”III直升机最值得赞誉的功绩就是伤员后送(医疗救护):它能够将重伤员迅速从火线转运至后方医院,极大地提高伤员的存活率,被誉为“战场生命之舟”;
此外,“云雀”III直升机还要负责运送指挥员、通讯兵和特种侦察分队等—我军多次利用它们执行特种任务,也是我军验证美军机降战术的工具之一;
在两山轮战期间,越军在前线部署了大量高射机枪和小口径高射炮,对低空、慢速飞行的直升机威胁极大。根据官方战史和权威媒体报道,确有“云雀”直升机战损的记录:但是没有被击落的详细记录;
中国引进的“云雀”III直升机在80年代的“两山轮战”中,“云雀”III作为重要的战术辅助平台,在侦察、补给、尤其是医疗后送方面表现出色,立下了汗马功劳。
“云雀-3”的引进不仅解决了当时的部队急需,更重要的是让中国军队首次大规模接触并使用了西方先进的直升机技术,为后续国产直升机(如直-9,其原型即为法国的“海豚”直升机)的发展和使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