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那些扛着生活的带娃人
宋晓霞
即使是在相对陌生的环境,生物钟如常在体内轰鸣“跑步,跑步了!”
晨光熹微,我以一种近乎滑稽的装扮——黑色吊带、黑色丝绸阔腿裤、灰色洞洞鞋(穿吊带出门,穿拖鞋跑步还是第一次,我特么豪放么?)——融入了小区的跑道。与其说是跑步,不如说是一次对都市育婴图的窥探。
小区设有专门的跑道,脚步所行之处,目光触及之处,皆是花树摇曳花香隐隐,且跑且赏花,心灵的给养足够。
天色尚早,小区零零星星活动的,除了物业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还有几个推着儿童车,童车里躺的是不肯睡觉的娃娃。迎面而来的两辆并行的童车,挺显眼的。特意回头看了一眼,应该是一对双胞胎。听推着童车的两人对话,大概率是两个月嫂。
擦肩而过时,一辆童车停下来,动作轻柔地给孩子盖上浴巾的,应该是奶奶——下过雨,早晨气温低,细心的奶奶怕孩子着凉。
最让我不忍回头看的,是一个残疾人,应该是奶奶——她坐在轮椅上一手抱紧熟睡的幼儿,一手扶着轮椅。再次遇见时,孩子醒了在她怀里咯咯笑着,她单脚下地撑起拐杖,手臂因用力而微微颤抖,但环抱孩子的姿势却稳如磐石。
每跑完一圈,都要与这些溜娃队伍遇见一次。这是我第一次以同理心,来审视大城市里那些带娃的人。也许就在不久后的某一天,我也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本以为这些只是我晨跑时沉默的风景,直到一位热心肠的姐姐将我拉进了她们生活的真实轨迹。
根据几次聊天,她家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她说儿子媳妇要上班,两孙子的事她责无旁贷。家里的洗洗刷刷她见缝插针完成。一日三餐她掐点准备。最难得的是,她每月所得的工资,总在悉数买菜买米贴补在家用上。
她说:“冒得法,家大口阔,能帮就帮,能减就减,日子才好过。”她叹息一声,脸上却带着笑,是一种发自心底的心疼。“年轻人房贷车贷,养娃养家确实不容易。”
主诉对于周边环境不熟悉,也不晓得菜场在哪里。姐姐满口答应:“晚上约你去。我带你认路。”
坐上小电驴,姐姐载着我突突突往前奔。与红灯抢路,与汽车抢道,一辆小巧的电车一路歪歪斜斜,不免心惊肉跳。跟着她左突右跳,“南征北战”,姐姐是要给我展示最便捷的“柴米油盐”之路。
而我只是一个兵马未至的”战士“,在做袖手旁观状:所谓的大城市生活,就是在焉了吧唧的菜蔬里,杀出一条省钱的路。直奔打折的,减价的,特价的菜蔬,水果,肉食。
我本来就是跟着认路的——自愿帮忙守着车:满满当当的一包又一包,已经堆满了小电驴。姐姐还在抢菜、抢水果、抢肉食。她说一家六口人,采买一次才管三天。那座小山一样的抢购品,是热辣滚烫的生活,是一家人安稳的日月,是日子的盼头,是往前挪移的希望。
雨悄然来临,一滴一滴如黄豆大小,随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雨大了,雨密了,雨拦截了我们。姐姐说:“我们躲躲雨。”半小时后,雨依旧下着,似乎小了点?姐姐说:“我们冲回去吧。”
我坐在后座,城市的雨从上而下,裹挟了我们,渗入了我们。在这冰冷的雨幕里,那抢菜的小电驴、那满满的购物袋、以及身前为一家人挡风遮雨的背影,却蒸腾着一种滚烫的生活热气。那一刻,我恍然觉得,我们与雨合一了。我们,更与这座城市里所有扛起生活、默默前行的人们合一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