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账款拖欠是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了,在“国有为干,民营为支”的经济形态下,商业模式和体量上呈现出2G、2B为主,2C为辅的格局。
2G业务自不必说,甲方就是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2B业务占最大比重的是国有企业,包括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以上我们统称为国有资本,国有资本都是以项目制进行运作,经过冗长的立项申请、资金批复、招投标、合同签订和项目实施、验收审计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资金从政府或央国企一步步流向下游的央国企、民营企业A、民营企业B、民营企业C......
2C的业务还好,毕竟直接面向个人消费者,收取的都是现金。但如果2G、2B业务都不太好时,个人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一定会受影响,反过来也会拖累2C业务。
工程层层分包转包的大量存在,每一层都要截取一部分利润,以至于有些工程看似很大,到最终干活儿的企业手上后,基本已经成了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烫手山芋。有点良心的企业为了保证质量、保证口碑,干着干着就赔了;操蛋点的企业为了去里面挤那么一丁点儿利润养活自己,干着干着就都成了豆腐渣工程。
国有资金就是这么一层层流出来的,是个连环套,也是个层层套。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资金/资本就像是人体的血液,而央国企就像是动脉/静脉,民营企业就像是毛细血管。大家都知道,血液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旦供血不足,可能引发器官损伤、功能衰退甚至危及生命。
现在的问题就是心脏那里不造血了,或者说亏血了,主因就是原来马力开的太大、太久,导致了很多亏欠,现在使劲搞血也很难填平历史欠账,导致动静脉和毛细血管产生严重的供血不足,无法输送氧气、养分等到身体的各个部位,长此以往必将危及生命安全。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血管的老化增生了不少毛病,有的地方堵了,更多的地方是长了很多血管瘤、又多又大,这些坏东西吞噬了不少养分,加剧了血液流通的不畅。
据经济学家李稻葵估计,地方政府相关实体拖欠企业和公务员的债务总额估计高达10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4万亿美元),相当于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
解铃还须系铃人。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还是要从源头抓起,那就是政府、央国企,当然,配套的法律法规也要出台,要着眼于长远,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不能边清边欠、清了又欠、没完没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