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早上,美国军工圈像被扯下了电闸。五角大楼一句话,F-35暂停交付。线上的工人愣住了,外界更是炸锅。这架被称作闪电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卡在一块看不见的小磁体上。往回顺着供应链挨个查,查到了大洋彼岸。那块对隐身性能至关重要的钐钴合金稀土永磁体,源头在中国。
谁也没想到,真正把这台复杂机器按下暂停键的,不是发动机,也不是航电软件,而是一块拇指大小的磁体。有人摇头:这不是技术,不是性能,是供应链。
故事并不突然,上世纪八十年代,里根年代吹起的新自由主义,把美国经济推向金融和服务。工厂的烟囱一根根冷下来,产业链的底座被慢慢挖空。高利润留在本土,低利润外包出海。时间拖长了,连关键的基础环节也被打包丢出去。等到要用的那一天,才发现仓库里空荡荡。
同一时期,地球另一端,另一套路线在加速铺开。从材料到装备,从零件到整机,中国把一条条工业链接起来,最后拼成了世界上最完整的一套。2018年一组数字特别刺眼。中国粗钢产量逼近10亿吨,准确说是9.963亿吨;美国只有0.879亿吨。不是一星半点的差距,是一个数量级的鸿沟。钢铁只是一个缩影,背后是基础能力的长期积累,是上下游协同的整体实力。
放在F-35这桩事里,最关键的一环叫稀土。稀土被称作工业维生素,听着不显眼,脱离它,很多高端技术就跑不起来。新能源、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军工领域,哪个都离不开它。在中国,稀土不是零散的拼拼凑凑,而是经过几十年的系统化布局,形成了冶炼、分离、加工的完整链路。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科学家徐光宪等人就把最难的分离提纯技术啃了下来。这些基础工程不体面、脏累、周期长,但一旦拿到手,全球话语权就不一样了。如今,能稳定提供17种稀土金属,尤其是军用重稀土的能力,放在全球范围看,优势非常稳。
反观欧美,去工业化的潮水退下去,留下的是空白地带。高污染、高成本的环节外迁,炼不动、也不想炼。等到要重建一条完整链,就尴尬了。产量小,成本高,环境约束强,一条线跑起来,账不划算,社会成本也扛不住。结构性差异,早早埋下了今天的伏笔。
2023年,噩耗传到军方内部。制造商霍尼韦尔在供应链中只是一个节点,溯源后发现,它使用的那块钐钴永磁体出自中国。钐钴是稀土永磁体的一个关键分支,和钕铁硼并列为主流。但军工应用苛刻,战斗机要高温、要稳定、要耐干扰。钕铁硼在常温下磁力很强,便宜好用,但热稳定性差,居里温度在300摄氏度附近,一旦在高速高温环境里,性能大跳水,风险无法接受。钐钴的性格就完全不同,居里温度能上900摄氏度,矫顽力高,抗干扰强,是发动机、雷达、制导这些位置的黄金搭档。很多人这才后知后觉:所谓隐身,不只靠外形和涂层,里面每颗磁体都不能掉链子。
风暴刮到最高层,军方的第一反应是火速排查,顺藤摸瓜,把供应链里可能的风险点列单子。一边督促替代研发,一边对相关企业问责。嘴上说要坚决把控风险,现实却把话题拽回了车间——交付不能无限期停,部队要飞机,盟友在排队。F-35联合计划办公室递上国家安全豁免的申请,意思很直接:先交付,其他事再说。五角大楼点了头,豁免通过。
制造商给出的解释也很直白:那块磁体没有信息传输功能,谈不上数据被窃的风险。这个说法只覆盖了一个维度。真正让决策层纠结的,是供给的替代难度。有研究机构的专家早就提醒,全面排查并彻底去除中国来源几乎做不到。难点不在于部件是否带来操作风险,而是很多环节找不到非中国的替代选项。
国防部这些年没闲着,识别、缓解供应链风险的举措一项接一项,成效有限。链条太长,层级太多,中间黑箱太多,缺乏全链路的透明。国防创新小组推广的简易供应链装备,便宜是便宜,技术先进性却打了折。就算把生产转到盟友那里,成本更高,离开中间产品也不现实。现实面前,军事层面的强硬,和产业链层面的羸弱,形成了明显反差。
2024年,五角大楼的一级分包商里,来自中国的占比被点名是9.3%。核武现代化这种最敏感的领域,仍有将近8%来自中国供应商。这说明了什么,读懂的人不多说。
另一边,中国把稀土的制度笼子扣得更严。2024年10月,《稀土管理条例》开始实施,开采、冶炼分离、流通、进出口,环环相扣,闭环管理。到了2025年4月,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公布重磅清单,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七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风向一变,全球产业链跟着冒汗。美国政府从总统到官员持续表达关切,多次沟通,希望缓解紧张。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发出预警,指出车厂被迫停线的情况出现,有的工厂面临关闭。日本的铃木停过Swift,美国福特停过Explorer SUV,背后都绕不开稀土零部件的短缺。
舆论场也开始找出路,智库、媒体、学者把地图铺开,逐个找替代。越找越心慌。有人盯上缅甸,认为可以补位。结果地缘问题研究者泼了冷水。当地缺技术、缺物流、缺配套设备,从采矿设备到关键物资,都要从中国拿。这样的基础,谈规模化生产很难。还有人把希望押给格陵兰岛,理由是储量可观。考察团队去了,回来说至少需要很久很久,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可能具备商业开发价值。这不是计划书上几笔画完的事。澳大利亚被反复提起,政府给当地一家矿企Iluka提供了高达10亿美元贷款,押注本土生产。互联网下的讨论很现实,成本高过中国,链条不顺,精炼往往还要经中国这一关,竞争力弱的短板短期补不上。
这不是某一个行业的孤例,稀土是缩影,背后折射的是一个国家的产业组织力、科研耐力、治理能力。F-35这道突发“熄火”,把一个老问题摆到了台前:一个超级大国,能不能在金融光环之外,重新把手伸进车间?一个后来者,能不能在扎扎实实的基础上,继续往价值链上游走?这两道题,互相牵扯,又各有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