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将于9月17日召开 围绕“巫山人”数十年的争议将迎来破局契机

0
分享至


巫山龙骨坡遗址,黄万波正在向专家介绍情况(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谢智强 摄 视觉重庆

秋日的阳光,溜进重庆巫山龙骨坡遗址巨大的钢架顶棚,斜照在一位头戴鸭舌帽的老人身上。老人手持木质铅笔,埋首于膝上的画板。

画板上是一幅已经接近完成的手绘图,图不大,半张A4纸,5幅小画并列其上,勾勒出“巫山人”在龙骨坡的生活史。

这位老人,就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著名古人类“巫山人”“蓝田人”“和县人”的发现者——93岁的黄万波。

在即将于9月17日召开的2025长江文明论坛分论坛——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上,数十年来围绕“巫山人”究竟是人还是猿的争议,将迎来破局契机。

龙骨引路

他和团队在三峡崇山峻岭中找到中国最早古人类化石

“我能找到龙骨坡,大方向来说是受了美国古生物学家葛兰阶(Walter Granger)的影响和启迪。”黄万波说,1921年,葛兰阶获悉四川万县盐井沟出土“龙骨”,于是在此发掘了大批化石,这些化石现在还陈列在美国的博物馆里。

1984年,黄万波及其团队来到万县盐井沟,在一个石灰岩裂隙中发掘出了剑齿象、大熊猫等化石,但古人类的化石却不见踪影。

黄万波及其团队分析了川鄂地区的地质情况后认为,须扩大调查范围。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巫山县。

1984年夏天,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迎来了黄万波和他的团队。

在一位当地医生带领下,他们走进了当年山民们挖掘“土龙骨”的一处坡地。当随处可见的灰白色化石骨渣出现在考古队员眼前时,大家被震住了。这正是大家四处寻觅的“龙骨”,有乳齿象、剑齿虎、爪蹄兽、祖鹿等,这些都是早已灭绝的物种。黄万波凝视着它们,情不自禁道:“这个坡地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啊!”随即,他们给这里起了一个名字——龙骨坡。

1985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重庆自然博物馆和万县及巫山县文物管理所组成的长江三峡科学考察队,对龙骨坡展开了第一轮发掘工作。

“我至今记得那是1985年10月13日上午。”黄万波说,当天他对化石进行初步鉴定和分类,一颗比蚕豆粒稍大的动物牙齿,引起了他的注意。

粗看,它像猪的牙齿,但齿冠外壁较直,从咀嚼面上的齿尖圆钝、釉质层厚等性状来看,与猪牙不同——它是一颗巨猿的牙齿!这一发现让黄万波和队员们兴奋不已。

在随后的发掘中,黄万波和团队又发现了一段带有两颗臼齿的灵长类下颌骨化石。继而发掘出了两件石制品,一件为砸击石锤,一件为砍砸器。在同一堆积单元里还出土了118种哺乳动物化石和有明显加工或使用痕迹的骨器。

彼时,经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和美国及加拿大等国的专家测定,龙骨坡遗址距今约180万年—248万年。

1986年11月29日,在重庆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长江三峡科学考察队正式向世界公布考察结果:在长江三峡的巫山龙骨坡发现了距今约204万年前的“巫山人”化石。

龙骨坡化石和石制品的发现,对认识东亚地区古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1995年12月,相关文章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刊登,旋即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

化石寻踪

40年间“巫山人”制作的数千件石制品相继出土

由于发现的“巫山人”左下颌骨残段化石的形态学特征有一定程度原始性,对于“巫山人”是人是猿,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

但在黄万波看来,不同的学术观点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这也激励着他,在随后的40年间一次又一次地叩开龙骨坡的大门。

1985年—1988年,发现下颌骨化石及石制品两件;1997年—1998年,发现石制品20余件;2003年—2006年,发现石制品854件;2011年—2012年,发现石制品206件;2023年—2024年,发现石制品2000余件……

至此,五轮发掘共出土石制品3000余件,分布在龙骨坡的18个文化层里。“这说明,‘巫山人’曾在这里持续活动了很长时间。”黄万波说。

“巫山人”生活的年代,也在这五轮考古发掘中得以最终确立——距今200万年至250万年。

“巫山人”留下的不止石制品,在2003年的第三次发掘中,一个由数十块动物肢骨层层叠压堆积而成的化石坑出土。“经过我们的仔细甄别,这些肢骨全部属于食草动物,全是老年或幼年个体。”黄万波说。

由此,“巫山人”的主要荤食得以初步确定:彼时的“巫山人”还未学会用火,他们以生吃牛、马、鹿、麂等为主的食草动物果腹。

就在黄万波刚确定这些骨骼所属动物种类多的同时,又一个奇怪的现象开始困扰着他——为什么这上百块骨骼几乎都是这些动物的四肢部分,它们的躯体去了哪里?

黄万波说,只有一种可能,这些食草动物的四肢骨骼残骸,是“巫山人”食用后扔掉的。“200万年前的他们在外打猎后无法搬动大型动物时,就将肉最多的四肢‘砍’下搬回居住的山洞之中,作为食物。”

于是,一幅“巫山人”的生活场景被描绘而出——每天清晨,“巫山人”出现在有水源和食物的地方,他们在林中采摘野果,在草丛中捕捉昆虫,用简单的石器或许还有木棍捕猎大型动物,将猎物拖回他们居住的洞穴中食用。

龙骨坡溶洞无疑是“巫山人”的家,那么为什么200万年前,他们会选择这里作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呢?

黄万波说:“龙骨坡是一个穿山洞,一面环山、三面向阳,洞口视野比较开阔,可以看到盆地边缘。同时,洞穴所在位置阳光照射充足,刮风下雨可以躲在里面,是完全依赖大自然的‘巫山人’最合适的住所。”

一生一事

为源远流长的长江文明再添一篇华章

搬离龙骨坡的“巫山人”再也没留下任何痕迹给世人。但“巫山人”究竟是猿还是人的争议,在40年间却从未停歇过。

“‘人’字两撇,写起来是极容易的,但要解释清楚,我却花了半辈子。”面对争议,黄万波如是说。

从“巫山人”出世至今,围绕着它的,就是不断的争议、质疑。面对如此之多的不认同,为什么还要执着去寻找一个看起来异常渺茫的答案?

看着电脑上的一张张龙骨坡发掘图片,黄万波沉默了许久。“我就想在人类演化树上,为‘巫山人’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定位。就出土的石器来说,已超过3000件,这么多的石器是谁打制的?非‘巫山人’莫属。”

择一事终一生,黄万波用40载光阴叩问“巫山人”之谜。从一截下颌骨到数千件石制品,从学术争议到形态比较,龙骨坡的每一寸土地都见证着他对人类起源的执着追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长江三峡亘古至今,我想为其历史,再添一篇华章。”黄万波说,这篇华章,将在马上举办的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上掀开一角。

如今,最新的研究成果即将揭晓,这场跨越近半世纪的学术之争终将画上句号。“巫山人”不仅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更可能改写人类演化的世界图景——而这,正是一位九旬学者以执着与坚守交付给时间的答案。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李晟

原标题: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将于9月17日召开——围绕“巫山人”数十年的争议将迎来破局契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西兰花保质期2年,西贝门店回应了!但鸡汤又被爆料?餐饮大佬集体声援西贝

西兰花保质期2年,西贝门店回应了!但鸡汤又被爆料?餐饮大佬集体声援西贝

新民晚报
2025-09-14 09:02:57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农村!戴LV眼镜钻鸡窝收鸡蛋,和农妇没啥区别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农村!戴LV眼镜钻鸡窝收鸡蛋,和农妇没啥区别

小兰聊历史
2025-09-12 18:05:30
短短一天,特朗普就像变了个人!看来柯克的死,对特朗普打击太大

短短一天,特朗普就像变了个人!看来柯克的死,对特朗普打击太大

青青子衿
2025-09-14 02:56:02
程青松关注列表被扒,曝全是肌肉男,颜值堪比于朦胧,私聊太污

程青松关注列表被扒,曝全是肌肉男,颜值堪比于朦胧,私聊太污

以茶带书
2025-09-13 12:19:28
国税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五口之家月收入4000元就够…

国税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五口之家月收入4000元就够…

霹雳炮
2025-09-13 22:20:56
女子在虹梅路地道摔死续:网友吵翻!上坡密集减速带再受质疑

女子在虹梅路地道摔死续:网友吵翻!上坡密集减速带再受质疑

上观新闻
2025-09-14 12:20:07
中美日三国平均寿命差距悬殊:日本84岁、美国79岁,中国令人意外

中美日三国平均寿命差距悬殊:日本84岁、美国79岁,中国令人意外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9-14 11:08:15
南昌摸头事件后续:通报已出 男子被拘留 好戏还在后头,悔不当初

南昌摸头事件后续:通报已出 男子被拘留 好戏还在后头,悔不当初

鋭娱之乐
2025-09-13 11:14:37
难怪一提到给农民涨养老金,就强烈反对,原来都是这些人从中使坏

难怪一提到给农民涨养老金,就强烈反对,原来都是这些人从中使坏

一针见娱
2025-09-13 23:25:04
金正男之子金韩松:父亲根本不涉政治,始终嘱我彻底忘却身世羁绊

金正男之子金韩松:父亲根本不涉政治,始终嘱我彻底忘却身世羁绊

李博世财经
2025-09-14 09:45:17
为何“贪官抓不尽,春风吹又生”,李向安:震慑不够,治标不治本

为何“贪官抓不尽,春风吹又生”,李向安:震慑不够,治标不治本

孙玉良
2025-09-13 13:45:06
中央巡视组进驻后,徐昊、管亚光被查

中央巡视组进驻后,徐昊、管亚光被查

鲁中晨报
2025-09-13 22:06:03
侯友宜不再隐藏!公开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被迫改口,王金平站队

侯友宜不再隐藏!公开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被迫改口,王金平站队

今日美食分享
2025-09-13 14:21:32
4-1赢下国乒内战!孙颖莎跻身澳门冠军赛决赛,PK王曼昱争冠

4-1赢下国乒内战!孙颖莎跻身澳门冠军赛决赛,PK王曼昱争冠

全景体育V
2025-09-14 14:03:19
人民日报:12岁前,请逼孩子养成这5个好习惯,他会感激你一辈子!(家长必读)

人民日报:12岁前,请逼孩子养成这5个好习惯,他会感激你一辈子!(家长必读)

掌门1对1
2025-09-12 12:38:33
1小时爆卖230亿!李书福杭州湾库里南,一夜间血洗BBA

1小时爆卖230亿!李书福杭州湾库里南,一夜间血洗BBA

象视汽车
2025-09-14 07:00:13
“几乎没人”!西贝客流断崖式减少,门店负责人:羊肉每年一次集采冷冻发往全国,我们不可能天天杀羊

“几乎没人”!西贝客流断崖式减少,门店负责人:羊肉每年一次集采冷冻发往全国,我们不可能天天杀羊

大风新闻
2025-09-14 10:53:30
8家银行被罚1.487亿元!多张罚单,集中公布……

8家银行被罚1.487亿元!多张罚单,集中公布……

大象新闻
2025-09-14 09:43:05
新中国第一代高级干部名单大全,收藏!

新中国第一代高级干部名单大全,收藏!

霹雳炮
2025-09-13 22:02:41
孙颖莎4-1迪亚兹晋级,可贵的不是进4强,而是赛后的高情商发言

孙颖莎4-1迪亚兹晋级,可贵的不是进4强,而是赛后的高情商发言

詹妹侃体育
2025-09-13 22:26:19
2025-09-14 15:27:00
上游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游新闻
重庆“门户级”新闻客户端
232076文章数 5839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上海女子骑车过有14条减速带的地道摔死 工作人员回应

头条要闻

上海女子骑车过有14条减速带的地道摔死 工作人员回应

体育要闻

3次遭争议判罚!皇马向FIFA投诉西甲裁判

娱乐要闻

彪悍那英,大女人与旧妻子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亲子
手机
艺术
旅游
教育

亲子要闻

父母偏心会偏向哪个孩子?

手机要闻

魅族 22 搭载无界超级天线架构,支持 mSmart 智选优网 SNS 技术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教育要闻

案例分享-十|精彩人生从报志愿开始设计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