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寿吃肉,长寿吃豆?”。老李是一名退休公交司机,平日身体硬朗,就是血压有点高。去年体检时,医生提醒他:“肾功能开始走下坡路了,饮食得清淡点。”他一听,立刻把饭桌上最爱的红烧肉、酱牛肉全撤了,换成了豆腐。
“豆腐软乎、便宜、还补钙,关键听说对肾好!”老李心里一盘算,干脆一日三餐都吃豆腐:早上豆腐脑配咸菜,中午辣椒炒豆腐,晚上豆腐汤泡米饭,连夜宵都要来块香煎豆腐干。
刚开始,他觉得自己“轻”了不少,肚子不胀,血压也稳了。可两个月后,问题来了:
他总觉得嘴里发苦,晚上频繁起夜,膝盖也开始隐隐作痛。最让他心慌的是,早上起床脸有点肿,穿鞋都觉得紧。
一天晨练时,邻居老张看他脸色不对,问:“你是不是豆腐吃多了?我侄子是肾内科医生,说豆腐吃不对,反而伤肾!”老李一听,心里咯噔一下。
一、食用豆腐需要注意的几件事
豆腐主要由大豆制成,富含优质植物蛋白,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求接近,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对于素食者来说,是补充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同时,豆腐中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等,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此外,豆腐富含钙、磷、铁等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对骨骼健康、预防贫血和增强免疫力都有着积极作用。
1.适量食用
虽然豆腐营养丰富,但并非吃得越多越好。豆腐中含有较多的嘌呤,过量食用可能导致体内嘌呤代谢紊乱,使尿酸升高,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尤其是痛风患者和高尿酸血症人群,更要严格控制豆腐的摄入量。
另外,豆腐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一次性大量食用会加重肾脏负担,对于肾功能不全者,可能会进一步损害肾脏功能。一般来说,健康成年人每天食用豆腐的量控制在100—150克为宜。
2.注意搭配
豆腐不宜与某些食物同食,以免影响营养吸收或产生不良反应。例如,豆腐与菠菜同食时,菠菜中的草酸会与豆腐中的钙结合,形成草酸钙沉淀,不仅影响钙的吸收,还可能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若想将豆腐与菠菜搭配食用,可先将菠菜焯水,去除大部分草酸。
此外,豆腐也不宜与蜂蜜同食,二者同食可能会导致腹泻。豆腐与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搭配食用,如鱼肝油、动物肝脏等,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营养价值。
3.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
不同的烹饪方式会影响豆腐的营养成分和健康功效。油炸豆腐虽然口感酥脆,但在高温油炸过程中,豆腐中的营养成分会遭到破坏,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油脂和有害物质,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相比之下,清蒸、水煮、炖汤等烹饪方式能更好地保留豆腐的营养成分,且健康低脂。例如,鲫鱼豆腐汤,将鲫鱼与豆腐一起炖煮,不仅味道鲜美,还能使两者营养相互补充,起到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的功效。
4.关注豆腐的新鲜度
购买豆腐时,要注意选择新鲜的产品。新鲜的豆腐质地均匀,色泽洁白,有弹性,无异味。如果豆腐表面发黏、有酸味或刺鼻气味,说明已经变质,千万不要购买和食用。变质的豆腐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毒素,食用后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二、特殊人群食用豆腐的要点
1.老年人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豆腐质地柔软,易于消化吸收,适合老年人食用。但由于老年人牙齿松动,咀嚼能力下降,在食用豆腐时,可选择将豆腐切成小块或制成豆腐脑等更细软的形式。同时,老年人要注意控制豆腐的摄入量,避免因蛋白质摄入过多增加肾脏负担。
2.儿童
豆腐富含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益。但儿童肠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过量食用豆腐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因此,在给儿童食用豆腐时,要根据其年龄和消化能力适量给予,可将豆腐与其他食材搭配,制作成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辅食。
3.孕妇和哺乳期女性
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对营养的需求较高,豆腐是补充营养的优质食物之一。不过,孕妇在食用豆腐时要注意选择新鲜、卫生的产品,避免食用含有添加剂的豆腐制品。哺乳期女性食用豆腐后,豆腐中的营养成分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因此也要注意适量食用,确保营养均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