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TrendForce 集邦咨询最新调查,2025 年第二季智能手机产量,全球智能手机生产总数达3亿部,环比增长约 4%,同比增长 4.8%。
一个季度3亿部:平均每天得造333万部手机。堆起来能塞满 2000 个足球场,这产量实在太夸张了!但更有意思的是,这 3 亿部手机里藏着的市场洗牌。
先说说这3 亿部的构成。
前六大品牌就占了 80%,相当于每 10 部新手机里有 8 部来自三星、苹果、小米、OPPO、传音和 vivo。
三星虽然还是老大,产量却环比降了 5%,5800 万部的数字看着吓人,但对比去年同期其实在放缓。苹果更明显,4600 万部的产量环比降了 9%,全靠 iPhone 16e 和中国市场的降价补贴才勉强稳住增长,看来就算是巨头也得向市场低头。
真正的黑马在后面。OPPO 和传音这两家太猛了,产量环比分别暴涨 35% 和 33%。我特意查了下,OPPO 是库存调整结束后全力开工,而传音更绝,在非洲、东南亚这些新兴市场闷声发大财。
听说传音手机专门做了深肤色美颜算法,还支持四张 SIM 卡,这种精准拿捏当地需求的本事,难怪能卖出 2700 万部。这让我想起前两年去非洲出差,街头巷尾都是传音的子品牌 TECNO,当时就觉得这牌子不简单。
小米和 vivo 的表现倒是稳中有进。小米 4200 万部的产量里,不少都卖到了拉美和非洲,加上国内补贴政策,基本盘很稳。
vivo 靠海外市场贡献,产量也涨了 8%。这说明现在的手机大战早就不是国内厮杀,谁能拿下新兴市场,谁就能在产量榜上站稳脚跟。
但高产量背后也有隐忧。前两年不少品牌因为盲目扩产导致库存积压,不得不降价清仓,利润大受影响。
这次 OPPO 和传音能实现爆发式增长,恰恰是因为他们先消化了库存再开工。苹果在中国降价也是同理,与其堆在仓库里贬值,不如用优惠换销量,这波操作反而让它在中国市场持平了去年同期表现。
最值得注意的是市场集中度。
前六家拿走 80% 份额,意味着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现在想靠一款爆款机型逆袭越来越难,得像传音那样深耕细分市场,或者像 OPPO 那样精准控制库存节奏。
所以这 3 亿部手机的背后,是一场精准投喂的较量,而不是简单“机海战术”。看着这些数字,突然明白:当我们纠结选苹果还是安卓时,全球手机市场早就变天了。
三星苹果靠品牌惯性维持地位,中国品牌则靠新兴市场和灵活策略攻城略地。这 3 亿部的夸张产量,意味着未来的手机江湖,高端不高端不重要,能不能造对手机才是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