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虽然说退休以后养老金的待遇水平,本质上来讲是比较高的。但是真正想要达到1万元以上,其实还是比较的困难,甚至来讲一定是属于少数群体,因为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表明作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真正能够达到1万元的群体是属于少数比例,因为人均养老金大概是在6400元左右,所以大部分人是达不到这一标准的,只有少部分人才能够达到1万元以上的水平。
如何才能够做到每个月的养老金,在1万元以上呢?我认为以下这几个关键条件,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每一个关键条件都是不能够去忽略的,我们就具体来看一下。
第1个关键条件,退休所在地是经济发达的地区
退休所在地如果说,是比较偏远落后的地区,那么可以说养老金的计算基础水平,在同等条件下是比较低的,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你是在北京市退休,但是另外一个人可能在甘肃省退休,这两个地区养老金的计算基数,就是有本质的差别,那么在计算养老金待遇的过程中,不管是作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还是作为企业单位退休人员,都会影响到个人基础养老金待遇的计算。
那么很显然对于我们退休人员来说有一个好的地区。退休比如说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退休包括一些一线城市和一些养老金计算基数比较高的地区,那么才能够获得一个更高的养老金,尤其是在个人基础养老金方面,确实是占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2个关键条件,较长的累积缴费年限
我们所说的累积缴费年限,实际上就是你的工龄,如果说你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工龄比较长,并且在2014年9月份之前就已经参加了工作,这种情况下你不但是可以获得正常的基础养老金的待遇,还能够获得个人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因为在2014年9月份之前的工龄,往往是能够计算成为过度养老金,可以享受到更高的退休养老金的收入。
那么对于工龄比较短的个人来说,他的这个视同工龄水平自然而然也是比较短的,不单单是会影响到个人基础养老金的待遇,实际上还是会影响到个人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双重的影响,所以说累计缴费年限这一块也非常重要,想要获得一个更高的养老金。想要达到过万元以上的养老金待遇,必须要有一个较长的工龄。
第3个关键条件,平均缴费指数也要高
平均缴费指数。实际上这一点是跟自己在职期间的收入有一定的关系,虽然说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严格根据自己本人的收入来缴纳社保的基数,但是有的人他可能工资水平相对来说是比较高一些,有的人可能收入水平相对来说是比较低一些。这样一来的话确实会影响到平均缴费指数,一般情况下平均缴费指数,是根据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收入的,60%~300%之间来划确定的。
如果你的平均缴费指数,能够达到100%甚至更高的水平,将来退休养老金待遇自然而然也是比较高的,反之则退休养老金的待遇水平相对就会是比较低一些了,所以说这一点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毕竟每个人的缴费指数可能有所不同,它也会直接影响到退休养老金的收入。
综上所述
作为一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原则上来讲想要达到1万元以上的养老金,其实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但是有些人之所以能够达到1万元以上的养老金,其实是离不开拥有一个较长的累积缴费年限,同时还拥有一定的视同缴费年限,而且平均缴费指数水平相对来说也都是比较高的,甚至来讲职业年金的缴费标准,也是比较高的,那么这些累积相加最终所得的养老金,就能够达到过万人以上的标准。
感谢阅读,每天讲点退休知识那点事,本人专注于社保和退休领域,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不妨可以加我的关注,因为这样的话,就能够方便大家尽快的找到我,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