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小龙虾今日分享第1297期,欢迎关注!
在公务员的职业生涯中,临近退休的每一个决策都备受关注。
其中,退休最后一年提高一个级别,是不少公务员会考虑的事情。
那么,这样做养老金会不会增加呢?增加的原因又有哪些?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
养老金必然会增加
可以肯定地说,公务员退休最后一年提高一个级别,养老金通常是会增加的。接下来我们详细分析增加的原因。
个人账户储存额增加
公务员的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个人账户养老金是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计算方式是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当公务员在退休最后一年提高一个级别时,工资会相应提高。而工资提高后,每月缴纳到个人账户的金额也会增加。因为个人账户的缴费是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来缴纳的。
举个例子,假如原来月工资是5000元,个人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8%,那么每月进入个人账户的金额就是5000×8% = 400元。如果退休前提高一个级别,工资涨到了6000元,每月进入个人账户的金额就变成了6000×8% = 480元。这样一来,一年下来个人账户就多储存了(480 - 400)×12 = 960元。随着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增加,退休后每月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自然也会增多。
职业年金增加
职业年金是公务员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
同样,由于退休最后一年级别提高导致工资上涨,单位和个人缴纳的职业年金都会相应增加。还是以上面的例子来说,原来月工资5000元时,单位每月缴纳职业年金5000×8% = 400元,个人缴纳5000×4% = 200元,每月总共缴纳600元。
工资涨到6000元后,单位每月缴纳6000×8% = 480元,个人缴纳6000×4% = 240元,每月总共缴纳720元。一年下来,职业年金账户就会多储存(720 - 600)×12 = 1440元。职业年金在退休后也是按月领取的,账户金额增加了,每月领取的职业年金也就更多,从而使整体养老金水平得到提升。
视同缴费指数增加
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部分地区公务员的工作年限会被视为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与职务、级别等因素相关。
退休最后一年提高一个级别,视同缴费指数会相应增加。视同缴费指数是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重要参数。视同缴费指数提高后,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结果都会增加。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涉及到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而视同缴费指数是影响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重要因素之一。过渡性养老金则是根据视同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指数来计算的。所以,视同缴费指数增加,会直接导致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增加,进而使养老金总额上升。
统筹账户养老金增加
一方面视同缴费指数的增加,会使得月平均指数的增加。
另一方面,由于涨了工资,个人实际缴费指数也会提高,最终使得月平均指数增加。
月平均指数的增加同样会带来统筹账户养老金的增加。
总结
公务员退休最后一年提高一个级别,养老金会增加。
增加的原因主要包括个人账户储存额增加、职业年金增加、视同缴费指数增加以及统筹账户的养老金增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