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就是今年的秋分节气了!秋分也是我国古代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标志着昼夜平分、寒暑均衡。代表了夏季的暑热和秋老虎的燥热,即将宣告结束。一年之中最凉爽舒适的日子来临了!
随着节气的变化,季节的转换!古时候我们的祖先们,就掌握了顺应节气变化自然规律的不同的生活饮食方式。所以我国古代民间,就围绕秋分形成了丰富的习俗和饮食养生智慧,旨在顺应自然、调和身心。
例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祭月节,后因日期不固定,逐渐与中秋合并,人们设香案供奉月饼、瓜果,祈求月神护佑家宅平安、五谷丰登。此外秋分节气,古时候民间饮食养生还讲究:要吃3样,具体指啥呢?
1:吃秋菜:白菜
古时候民间讲究:秋吃白,病不来!有这样的说法!这里的“吃白”其实就是指,秋季应季白色的蔬菜,比如:白菜,白萝卜,白山药!《黄帝内经》中记载过,人体肺脏五行属金,对应五色是白色,因此秋季想要清热润肺,可多吃白色蔬菜。
2:吃秋果:秋梨
入秋进入秋季南北方都会不约而同的出现“燥热”气候现象。所以我们人体也会出现“上火”或者“便秘”“口腔溃疡”这种因为季节转换的小毛病。
此时不妨吃点秋季应季果实“秋梨”来给自己,润一润燥,不仅可以清热解毒,而且还可以滋阴润燥,是秋季最应季值得品尝的果实。
3:吃秋鱼:刀鱼
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秋吃刀鱼,猫咪醉!意思就是形容进入秋季之后,我国沿海地区经过一个伏季休渔期的休息。
此时海洋中“秋刀鱼”已经长成,并且肉质鲜嫩肥美。因此每当有人家烹饪“秋刀鱼”吃它的时候,就连路边的猫咪都会闻到气味,馋到被迷醉。
秋季也是我国海域开海季节,而古时候民间也有“贴秋膘”习俗,沿海地区居民自然会选择,吃海鲜的方式来进补。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比吃肉还健康。
那么秋分节气,天气逐渐转凉,变得又凉又燥,此时假如不注意调节自身情绪,饮食方式,以及穿衣薄厚是非常容易着凉生病的。因此秋分也有忌做3事:
1:忌晚归露宿
秋分后夜寒渐重,露水阴冷,传统认为晚归易受寒邪入侵,尤其老人孩童需早归添衣。尤其是农历七月仍然处于“鬼月”与农历八月交接之中。因此家中有体弱多病之人,也许要格外注意,要尽量避免夜间外出。
2:忌悲秋郁结
秋风萧瑟易引发感伤,民间强调保持心境平和,避免情绪大起大落。秋分将至,按照古时候人们劳作规矩,春耕,夏忙,秋收,冬藏!
四季耕种规律。秋分收获之后,不少外出打工工作的人也要准备离城返乡了。心中难免会有不舍,所以面对朋友同学的分离,有的人也会有“悲秋”情绪。此时更要记得调整好心态,不要过于情绪化,让自己难过,回到家乡还有亲人可以团聚,也是一件喜事。
3:忌辛辣油腻
同时秋分在饮食上,也需要避免食用过于辛辣食物油腻食物。中医养生认为,秋季多燥邪,假如过量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只会加重身体燥热。
让我们身体更难过,或者诱发其他小毛病,给生活带来麻烦。所以理应尽量避免,或者减少食用。
秋分是自然与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节点,顺应天时调整起居饮食,既能传承文化智慧,更能为秋冬健康打下根基。愿你在金秋时节身心调和,拥抱丰盈与安宁 。
我是大海美食文化,分享传统美食与传统文化。9月23日秋分将至,民俗饮食养生讲究吃3样忌3事,您可别忘了。最后如果您也喜欢本文,请顺便给作者点个关注。感谢您的鼓励和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