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继续带大家领略胶东乡村的风土人情,这次要介绍的是两个名带“寨头”字样的村庄,分别叫作北寨头和南寨头,都位于莱阳市沐浴店镇的辖区内。
现在的沐浴店镇,包括过去沐浴店、石河头、榆科顶三个乡镇的地界,北寨头和南寨头具体属于石河头片区。从东石河头村向西往黄崖底方向行驶,快到清水河大桥时向北转,就可以到达南北寨头村。
关于两村的由来,地名资料的说法是,明初于姓来此建村,因地处老寨岭附近,故取名寨头,后分为南北两村,各自加以方位前缀来区分。
(▲北寨头和南寨头的位置示意)
经过历史的变迁,北寨头和南寨头的姓氏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大小规模也不相同。北寨头村户数较多,上世纪八十年代统计约300户人家,以徐姓居多;南寨头村户数较少,当时约150户人家,以吕姓居多。值得一提的是,在两村北面的山里,有一个新立庄村,过去曾属南寨头村管辖。后来,该村由自然村升格为行政村,与南寨头村平行。
(▲两个村庄的地名碑以及附近的清水河)
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资料缺乏,北寨头和南寨头建村之初的历史已经难以详细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明代莱阳县的乡社当中,就已经出现了“寨头社”的称谓,具体属于“望石乡”管辖。考虑到社名通常以辖区内有代表性的村庄命名,这片河谷地带应该很早就有先民居住,极有可能要早于地名资料所说的明初建村。
而此前在网络上,笔者也曾遇到过祖籍为“莱阳县望石乡寨头社”的闯关东后人。结合寨头村的位置推断,寨头社指代的片区,与后世的石河头乡应该有较大的重合度吧。
▲两村附近的田园及街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