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为阅读方便,本文用第一人称写故事,情节虚构处理,切勿对号入座!
讲述人/丽红 撰写/墙角梅花
我嫁到婆婆家的第 一年春节,除夕夜里,婆婆对我和老公说:“明天就是初一了,早上你们早点起床,我给你们准备些礼物,你们去堂伯家里拜年。”
听到婆婆这么一说,我不停的点着头,作为新媳妇,这是我第 一次在婆家过年,所有的规矩和礼数我都还不熟悉,只能听着婆婆的话。
第 二天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穿上崭新的红棉袄,洗漱打扮之后,就准备去堂伯家里拜年。
婆婆早已给我们准备好了礼物:两盒点心,一瓶酒,还有一袋子苹果。
我和老公临出门的时候,婆婆开始交代我们:“我早上已经包好了饺子,你们快去快回,回来了,我给你们煮饺子吃。”
说完这些话之后,婆婆往我手里塞了一个热乎乎的鸡蛋:“路上吃,趁着暖暖手。”
走出家门,我们看到三五成群的人们穿着新衣,脸上洋溢着笑容,见面时都拱着手说道:过年好。
因为堂伯家住在村子外边的东边,要走过一条结了冰的小河沟,河沟不宽。
老公说夏天的时候,河沟里的水到膝盖;冬天河沟表面结了冰。
我和老公小心翼翼的踩着河沟上面的大石头,到了河沟对面。
到了村东之后,老公看到面前的两栋房子,一下子就愣住了:因为在河沟的东边,并排立着两栋房子,两家的房子一模一样,红砖瓦房像双胞胎似的挨在一起,同样的门楼,同样的窗户,连大门上的春联都是同样的红底黑字。
“这可怎么分辨?我也分不清楚哪一家是堂伯家?因为我们家和堂叔家里有矛盾,这些年都不来往。”老公有些发愁。
老公又挠挠头:“这几年我一直在外地,也没有去堂伯家里拜过年,平时都是我的弟弟去给堂伯拜年的,主要是咱们今年刚结了婚,咱娘让我们去堂伯家里拜年。
前些年,我来堂伯里拜年的时候,我记得堂伯和堂叔家里共用一个大门,进门之后,堂伯家的房子在前院,堂叔家的房子在后院,现在他们两家的旧瓦房子都不见了,并排盖成了新房子,看着也一模一样,哪一家才是堂伯家里呢?”
我和老公提着礼物,站在两栋房子前看了又看:这两栋房子,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同样的红色大门,同样的门环,甚至门栏的高度都一样高。
那些年,我们还没有买手机,也不能给婆婆打电话;因为天气太冷了,老公也不想再穿过小河沟回家里询问婆婆。
老公着急的不得了,他站在两栋房子中间,眉毛头拧成了疙瘩:哪家是堂伯家啊?
正当我和老公犹豫的时候,忽然听到东边的那户人家传来狗叫的声音,我们还听到大门“咣当咣当”的响着,估计是狗在大门后面听到外面有声音,它想出来,可是大门关着。
老公看到这些之后,就对我说道:“东边的这家有狗叫的声音,估计家里有一条大狗,我们还是去西边这家吧!记得我小的时候,堂叔喜欢养狗,西边这家没有狗,应该就是堂伯家里。”
于是,我们就站在西边的这家门口,开始敲门。
很快,门开了,一位40多岁的妇女站在门口:她穿着深蓝色的棉袄,剪着齐耳短发,见到我们之后,她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眼睛睁的老大,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 志辉?是志辉吗?快进家里来,这就是新媳妇吧!长得真俊俏。”
妇人一边说着,一边接住我手里拿着的礼物。
老公看到那位妇女之后,一下子就愣住了,他刚要说什么,却看到那位妇女拉着我的手,开始往院子里走。
老公只能长叹一声,低着头,跟着我们进了院子。
而我以为这个院子就是堂伯家的院子,急忙对那位妇女说道:“大娘,你好,我是丽红。”
妇女听到我对她的称呼之后,当时就笑了:“丽红,我是志辉的堂婶,你应该喊我婶婶”。
听到这位妇女这么一说,我一下子就懵了:因为我早就听说婆婆和堂婶家里有矛盾,但是至于有什么矛盾,婆婆从不告诉我,她只是说:陈年旧事,不提也罢!
我们来拜年的时候,婆婆明明说让我们来堂伯家里拜年,难道是我听错了话,婆婆让我们来堂婶家里拜年?
我急忙回头,发现老公的脸红红的,他一直低着头。
看到这些之后,我也不敢再说什么,急忙改口,对那位妇女说道:“婶婶,新年好。”
堂婶热情的邀请我们去屋子里面坐。
堂婶家的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正屋的门口挂着崭新的棉门帘,绣着喜鹊登梅的图案。
“你们赶紧去屋里坐,屋里有煤火。”堂婶让我们进堂屋坐。
一进屋,我就感觉有些异样:虽然房子外面看着很气派,但是屋里竟然没有粉刷,房子的墙壁还是红砖,地上也是坑坑洼洼的土地,靠墙摆着几张旧椅子,椅子上面的漆已经掉了,屋子中间有一张桌子,就再也没有什么值钱的物品了。
“你们赶紧喝茶。”堂婶端来两杯热气腾腾的茶,其中一个杯子边沿有个小缺口,但是那个杯子看着干干净净的。
自从进门之后,我就开始和堂婶聊天 ,老公坐在椅子上面,他看着有些心不在焉,目光在屋里扫来扫去。(我看到老公的头上有一些细密的汗珠。)
正在这个时候,堂婶家的里屋门开了,走出来一个七岁左右的小女孩,那个小女孩扒着门框往外面看。
堂婶急忙对那个女孩招手:“小霞,你哥哥和嫂子来了,赶紧过来。”
小霞磨蹭着走过来,声音细的像蚊子:“哥哥,嫂子,过年好。”
我拉过小霞的小手,发现她的棉袄袖子短了一截,手腕冻得通红,小霞穿的棉鞋上的鞋尖已经磨破了,露出里面的棉花。
我的心里一酸,想起自己小时候家里穷,过年经常穿不上新衣服。
于是,我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口袋,里面装着婆婆给我的压岁钱:那是一张崭新的100元,用红纸包着。
“小霞,来,嫂子给你压岁钱。”我把那个红纸包塞进小霞的手里。
堂婶一看,急忙拦着:“这怎么能行?你是新媳妇,今年应该我给你压岁钱,你怎么能反过来给小霞钱呢?”
我坚持给小霞红包:“孩子们过年就该高兴高兴,我和小霞今年是第 一次见面,应该给孩子发些压岁钱。”
小霞捏着红纸包,眼睛亮晶晶的,想看又不想看。
堂婶还坚持推辞着,老公开口了:“婶婶,就让孩子拿着这些压岁钱吧!一年到头,孩子不就图个高兴吗?”
堂婶听到这些话之后,她看了看小霞,眼圈却红了,忙用袖子擦眼睛:“你看看,我大过年的……”堂婶的话没说完,声音就哽咽了。
老公看到堂婶开始哭,犹豫了一下,问道:“叔叔,他的身体还好吗?”
堂婶叹了口气:“他还是那样子,一入冬就咳嗽,吃了多少药,也不见好,去年天热盖这房子,就欠了一些债,他着急上火,病更重了,房子里面也没有粉刷。”
说到这里的时候,堂婶忽然停住,疑惑的看着老公:“你娘没给你说,我们家里盖房子了?”
“婶婶,我去年一年都没有在家,回来的也仓促,我娘也没有和我说,她今天早上只是让我们来堂伯家……”说到这里的时候,老公停住了话语,估计是知道自己说漏了嘴,再也说不出来一句话。
堂婶看看我,又看看我的老公,似乎明白了什么,脸上的笑容渐渐的消失了:“你们是去你堂伯家?走错了门,才走到了我家……”
老公支支吾吾的,不知道如何回答。
我看到堂婶失望的神情,又看到小霞紧紧的攥着那个红纸包,就急忙说道:“婶婶,不是的,我们就是来给你拜年的,志辉常跟我说:小时候,你对他可好了,经常给他糖吃,所以说,志辉就带着我,来你的家里认认门。”(其实这些话,都是我灵机一动,临时想起来的,我也不知道我的老公小时候,堂婶对他好不好。)
堂婶的眼睛又亮了起来,急忙问我的老公:“志辉,你媳妇说的都是真的,你还记得小时候的事情?”
老公愣了一下,随即就会意了,急忙点点头,对堂婶说道:“我当然记得了,我记得有一次,我掉进河沟里,是你把我拉上来,带回家里烤火,还给我煮姜汤喝。”
堂婶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可不是吗?那时候你才这么高,浑身湿透了,冻得直哆嗦,一晃眼呀!你都娶媳妇了。”堂婶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
老公看到这些之后,他长出了一口气,就开始和堂婶聊起了往事。
“我娘知道堂叔生病了吗?”老公问堂婶。
堂婶摇摇头:“我没有告诉你娘,你娘和我闹过别扭,当初我们家的旧房子漏水,我去你们家里借钱修房子,我知道你娘当时手里有钱,因为前一天,你们家刚刚卖了一头牛,可是你娘硬说手里没钱,我觉得你娘看不起我,我们两家就这样产生了矛盾。”
正在说话的时候,门外传来脚步声,一个瘦瘦的男人掀开门帘走进来,他见到我们,当时就愣在了门口。
“当家的,你快看看谁来了?”堂婶高兴的迎上去:“志辉带着新媳妇丽红,来给咱们拜年了。”
堂叔的表情从惊讶变为尴尬,最后露出笑容:“好好,你们来了好。”
于是,我们又和堂叔又聊了一会儿,就打算回家了。
堂婶看到我准备走了,急忙把小霞叫到了里屋,随后,堂婶急匆匆的从里屋拿着一个红纸包出来:“丽红,你今年第 一次来我家里拜年,这是婶婶的心意,你一定要收下。”
看到那个熟悉的红纸包之后,我马上就认出来了,那正是我刚才给小霞的红包:堂婶刚才把小霞叫到了里屋,估计是把我给小霞的红纸包又要了出来。
那天,我没有要那个红包,而是急匆匆的走出了堂婶家的大门,任凭堂婶在后边怎么呼喊,我都没有回头。
等我们走出很远,回头看时,发现堂叔和堂婶站在门口,一直目送着我们离开。
在回家的路上,老公一直沉默着。
走过那条河沟,他才开口:“其实堂婶一直对我很好,记得小时候,每次我去她家,她都会给我一块糖或者一个煮鸡蛋,我们两家闹别扭,娘不让我去堂婶家,我还偷偷的去过几次。”
我急忙问:“那你后来为什么不去了?”
“长大了,面子薄了。”老公苦笑:“其实想想,多大点事儿?不就是没借到钱吗?至于闹成这样吗?”
听到老公说的这些话,我也是长叹一声:其实堂婶和婆婆都很好的,如果两个人能够和好,那该有多好啊!
婆婆看到我们回家之后,就急忙问道:“你们去堂伯家拜年,顺利吗?你们刚才出门的时候,我忘记告诉你们了,去年天热的时候,你的堂叔和堂伯家里都盖了新房子,两栋新房子紧挨着,东边那栋房子是你堂伯家里,不要走错门了。”
老公一直低着头,没有说一句话。
婆婆看到这些之后,她当时就急了:“你为什么不说话?难道今天你们没有去堂伯家里拜年?”
老公只好如实回答:“娘,我们刚才去堂叔家里拜年了,我们准备再提一份礼物,去堂伯家里拜年。”
婆婆当时就愣住了:“你们去你堂叔家干什么?”
“我们走错了门,因为两家的房子太像了,没分清楚。”我小声说道。
我以为婆婆会生气,没想到她愣了一会儿,突然笑了:“这俩孩子,那你堂叔堂婶怎么样?”
“去年天热盖房子的时候,堂叔的身体一直不好,他家的情况也不太好,房子外面看着光鲜,里面啥也没有,小霞的棉袄都短了,鞋也破了。”我如实回答。
婆婆的笑容消失了,她长叹了一声:“你们去堂婶家里,她没说什么难听的话吗?你们给小霞压岁钱了吗?”
我点点头:“我给了小霞一百元。”
婆婆瞪大了眼睛:“一百元,这么多?”
但很快,婆婆又点点头:“给的好,那孩子看着可怜,平时我也不经常见到她,天热的时候,我见到她一次,看着穿着旧衣服,我想给她买点好吃的,可是抹不开面子。”
那天吃饺子时,婆婆一直心不在焉,突然,她放下碗筷:“志辉,你去拿些白菜,再装点粉条,把咱们家的红烧肉拿两块,给你堂叔家送去。”
老公惊讶的问婆婆:“现在就去送?”
“你现在就去。”婆婆开始起身收拾:“再带点年糕去,你堂叔爱吃年糕,那些年,每到过年的时候,他总要来咱家拿几块年糕吃。”
看着婆婆忙碌的身影,我忽然明白:其实婆婆早就想和堂婶一家和好了,只是缺一个台阶下。
看到老公拿着东西出门后,婆婆小声的对我说:“其实我们家和你堂婶家,也不是什么大矛盾,那年你堂叔家的房子漏雨了,来家里借钱,刚好我们家里卖了一头牛,估计你堂婶知道咱们家里有钱,才来借钱,可是卖了牛之后,我就拿着家里存的钱,和卖牛的钱一起,都送到了我的娘家,因为我娘家哥哥生病了,他在医院等着用钱。
我就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你堂婶了,但是,你堂婶根本就不信,她觉得我瞧不起她,不想借给她钱,就到处说我看不起她,村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情,对我指指点点,而我心高气傲,就不再和你堂婶来往了。”婆婆说完这些话,长叹了一声。
我也是不停的叹气,其实婆婆和堂婶的矛盾,就是一场误会:那年婆婆和堂婶说的都是实话,而堂婶却觉得婆婆不想借给她钱,才故意编的谎话。
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老公回来了,身后还跟着堂婶。
堂婶手里端着一小筐鸡蛋,眼睛红红的,像是哭过,一进门就大声喊到:“嫂子。”
婆婆站起身,她和堂婶对视着,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后来还是堂婶先开口:“嫂子,谢谢你让志辉给我们送年货,这些年,是我们的不对。”
“说这些干啥?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快坐下,暖和暖和,我这里还有饺子。”婆婆打断了堂婶的话。
“我吃过饭了,这是我们家自己养的鸡,下的鸡蛋,丽红刚刚过门,这些鸡蛋给丽红补补身体。”堂婶把鸡蛋递给婆婆。
那天下午,堂婶和婆婆聊了很久,她们两个人终于和好了。
我看到婆婆摆摆手,对堂婶说道:“以前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我们不再提了,都过去了,重要的是,咱们以后还是一家人。”
那年正月初五,堂叔一家人来家里拜年了。
婆婆特地做了几个好菜,两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顿团圆饭。
堂叔的气色看起来好多了,脸上也有了笑容。
吃过饭后,小霞悄悄把我拉到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用红纸折成的纸鹤:“嫂子,送给你。”
我接过之后,发现红纸正是我包压岁钱用的那张红纸。
小霞小声的对我说:“娘用你给我的钱,给我买了双新棉鞋,还做了新棉袄。”她掀开外衣,露出里面红色的新棉袄。
看到这些之后,我的心里暖暖的。
老公有一个同学在市里的医院上班,那年过完春节之后,老公带着堂叔去市里看病,并且还打发了药费。
堂叔一家人感动的不得了,我们两家人的关系也越来越近。
等到第 二年过年,我们从外地回来,再去堂婶家拜年的时候,堂婶家的房子已经粉刷过了,地上铺了水泥,屋里亮堂多了。
小霞穿着全新的花棉袄,头发扎成两个小辫子,活泼的像只小麻雀。
堂婶又拿出一个红纸包,给我压岁钱。
这次我收下了堂婶的钱,但转身塞给了小霞:“好好读书,将来考大学。”
后来,我们走出堂叔家,老公突然对我说:“还记得去年,我们走错门的事情吗?”
我笑了:“怎么不记得啊?”
“我觉得去年,幸亏我们走错了门,才让两家人又和好了。”老公也笑了。
现在,婆婆和堂婶的年龄都大了,她们白发苍苍,我和老公每次回老家的时候,都会去看看堂婶和堂叔,而小霞也经常来看婆婆。
看到两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我总是感叹: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世间最 暖人的不是炉火,而是真心换真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