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妈,您真的这样安排了?"养子的声音有些颤抖。
老太太躺在病床上,眼神望着窗外,半晌才说:"我心里有数。"
"可是..."
"别可是了,到时候你们就明白了。"老太太闭上眼睛,"我这一辈子,亏欠谁,又偏向谁,我自己最清楚。"
养子站在床边,看着这个养育自己二十多年的老人,心里五味杂陈。他不知道,三个月后,当他拿着那张存折走进银行时,会是怎样的表情。
一
三月的小镇还带着些许寒意,李奶奶坐在养子家的门槛上,手里拿着针线,正给小孙子补着校服上的破洞。
"奶奶,您歇着吧,这点小事我来就行。"养媳妇从厨房探出头说。
"没事,我闲着也是闲着。"李奶奶头也不抬,"小宝这孩子太调皮,衣服老是破。"
养子从外面回来,看到这一幕,心里暖暖的。六年了,老太太住在他家,从没抱怨过什么,反倒是帮着家里干这干那。
"妈,今天买菜了吗?"养子问。
"买了,买了你爱吃的带鱼。"李奶奶抬头看了看养子,"对了,小宝他爸,你哥哥打电话来了,说这个月可能回不来了,厂里忙。"
养子点点头,心里有些复杂。亲哥哥在外地工作,一年到头也见不着几面,反倒是他这个养子,天天陪在老太太身边。
"小宝,过来!"李奶奶朝着在院子里踢球的孙子喊道。
八岁的小宝跑过来,衣服上沾着泥土。
"看你这一身,又脏成什么样了。"李奶奶嘴上埋怨着,手却伸进口袋,摸出一颗水果糖递给孙子,"悄悄吃,别让你妈看见。"
小宝高兴地接过糖,一蹦一跳地跑开了。
养媳妇在厨房里看见了,但没说什么。老太太疼孙子,这是常事。
晚饭时,养子提起了一件事:"妈,小宝的同学都报了补习班,您看..."
"报!必须报!"李奶奶放下筷子,"孩子的教育不能耽误。"
"可是一个月要八百块..."养子有些为难。
"钱的事我来想办法。"李奶奶说得很坚决。
第二天,李奶奶就拿出了八百块钱,说是从平时的积蓄里拿的。养子接过钱,心里既感动又愧疚。
过年的时候,亲儿子回来了,还带着妻子和十二岁的儿子小军。小军成绩很好,在班里总是前三名。
"奶奶好!"小军很懂礼貌地叫道。
李奶奶笑着摸摸他的头:"小军又长高了,学习怎么样?"
"还行,这次期末考试全班第二。"小军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好孩子!"李奶奶夸赞道,然后转身进了房间,拿出一个红包递给小军,"压岁钱。"
小军接过红包,里面是五百块钱。
后来小宝也跑过来要压岁钱,李奶奶也给了一个红包,里面也是五百块。
表面上看起来一样,但细心的人会发现,给小宝的红包要厚一些。
亲儿子在家待了五天就走了,临走时给李奶奶留了两千块钱。
"妈,这是给您的生活费。"
"不用不用,我有钱。"李奶奶推辞着。
"您收着吧,我在外面赚得还行。"亲儿子坚持要给。
最后李奶奶收下了,但等亲儿子走后,她把这两千块钱交给了养子。
"你们一家子不容易,这钱你们留着用。"
养子推辞了几次,最后还是收下了。
二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李奶奶在养子家住得很习惯,养子一家对她也很好。但村里人偶尔会说些闲话。
"老李太偏心了,亲儿子在外面打工挣钱,她却跟着养儿子过。"
"可不是嘛,那个小宝被宠坏了,天天向奶奶要这要那的。"
"亲孙子小军多懂事,每次来都给奶奶带礼物,可奶奶对他反倒一般般。"
这些话偶尔会传到养子耳朵里,他心里不是滋味,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李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也开始出问题。先是腿脚不便,走路一瘸一拐的,后来又开始咳嗽,一咳就是好几个月。
"妈,您去医院看看吧。"养子劝道。
"不用,老毛病了,过几天就好。"李奶奶总是这样说。
但咳嗽越来越厉害,有时候晚上都睡不着觉。养子硬是拉着她去了县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肺部有问题,需要住院治疗。
住院期间,养子每天都在医院陪着,小宝也经常来看奶奶。亲儿子得到消息后,立即从外地赶回来。
"妈,您怎么样?"亲儿子进了病房,眼圈都红了。
"没事,就是老了,身体不行了。"李奶奶躺在床上,显得很虚弱。
亲儿子要求请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但李奶奶拒绝了。
"别花那冤枉钱,该走的时候谁也拦不住。"
在医院住了半个月,李奶奶的病情稍有好转,但医生说这只是暂时的,老人家的身体已经不行了。
出院后,李奶奶把养子叫到房间里,从枕头下面拿出一个小布包。
"这里面有些钱,还有几张纸,你先收着。"
养子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张银行存折,还有几张写着字的纸,看起来像是什么证明之类的。
"妈,这是..."
"你先拿着,等我走了以后,你就明白了。"李奶奶的声音很轻,"记住,这些东西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你哥哥。"
养子心里疑惑,但还是按照李奶奶的意思,把东西收了起来。
过了几天,李奶奶又把小宝叫到身边,给了他一个小存钱罐。
"小宝,这是奶奶给你的,以后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好好读书。"
小宝接过存钱罐,摇了摇,里面有硬币撞击的声音。
"奶奶,您是不是要走了?"小宝天真地问。
李奶奶摸摸他的头,没有回答。
亲儿子在家陪了一个星期,又要回去上班了。临走时,李奶奶拉着他的手说:"小军是个好孩子,以后要好好培养他。"
"妈,您放心,我一定会的。"
"学区房很重要,千万不要舍不得钱。"李奶奶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亲儿子有些奇怪,但还是点了点头。
三
九月份的时候,李奶奶的病情突然恶化,高烧不退,被紧急送到医院。这次住院,医生说得很清楚:老人家时间不多了。
亲儿子又赶回来了,这次他请了长假,决定陪妈妈走完最后一程。
病房里,兄弟两个轮流照顾李奶奶。有时候李奶奶清醒,有时候糊涂,经常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小宝...小宝在哪里?"李奶奶突然叫道。
"妈,小宝在学校上课呢。"养子赶紧说。
"哦...那就好..."李奶奶又闭上了眼睛。
过了一会儿,她又说:"小军...小军要好好读书..."
亲儿子握着她的手:"妈,小军很争气的,您放心。"
有一天晚上,李奶奶把两个儿子都叫到床边。
"我知道你们心里都有想法,但是..."她停顿了一下,"我这一辈子,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有我的道理。"
"妈,您别想太多,好好养病。"亲儿子说。
"是啊妈,我们什么都不要,只要您好好的。"养子也说。
李奶奶看看他们,眼里有些复杂的东西。
"等我走了以后,你们可能会不理解我,但是时间久了,你们就会明白的。"
兄弟两个面面相觑,不知道老太太想说什么。
又过了几天,李奶奶叫来了村里的老村长,还有一个穿得很正式的人,看起来像是律师。他们在病房里说了很久的话,养子和亲儿子都被请到了外面。
"他们在里面说什么呢?"亲儿子问。
"不知道,可能是有什么事要交代吧。"养子回答。
一个小时后,村长和那个律师模样的人出来了,他们对兄弟两个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李奶奶看起来很累,但眼神里有种解脱的感觉。
"妈,刚才那是..."养子想问。
"没什么,就是处理一些事情。"李奶奶闭上眼睛,"我累了,想睡一会儿。"
十月底的一个早晨,李奶奶安静地走了。没有痛苦,就像睡着了一样。
葬礼办得很隆重,村里人都来了。大家都说李奶奶是个好人,一辈子没做过亏心事。
"老太太肯定给养儿子留了不少东西。"有人小声议论。
"可不是嘛,养儿子伺候了她六年,亲儿子一年见不着几回。"
"那个小宝从小就被奶奶宠着,估计好处少不了。"
这些话传到亲儿子耳朵里,他心里有些不舒服,但表面上什么也没说。
办完丧事后,亲儿子要回去上班了。临走时,他对养子说:"哥,妈如果留下什么东西,咱们兄弟商量着来。"
"你放心,我不是那种人。"养子回答。
四
李奶奶去世后,养子拿出了她留下的那个小布包。存折上显示有钱,但具体多少看不清楚,需要到银行去查。
养子心里忐忑不安,既期待又担心。老太太平时很节俭,能攒下多少钱呢?
几天后,他鼓起勇气,带着小宝一起去了银行。
银行里人不多,养子拿着存折走到柜台前。
"您好,我想查一下这个账户的余额。"
工作人员接过存折,在电脑上查了查,然后看了看养子,又看了看存折。
"请问您和户主是什么关系?"
"她是我妈妈,刚去世不久。"养子说着,拿出了死亡证明和其他相关证件。
工作人员仔细核对了一遍,然后在电脑上操作了一会儿。
"这个账户的余额是..."她停顿了一下,又核实了一遍,下一刻养子得知余额后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