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聊城冠县一中学被爆食堂未设座椅,所有学生均站着就餐,视频中呈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密密麻麻的学生们伫立在餐桌前,风卷残云般快速地吞咽着食物。这本该是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场景,却莫名地让人感到一丝不适。
面对外界的种种质疑,校方工作人员做出了回应。他们表示,该校食堂一直以来都没有设置座位,学生们早已习惯站着吃饭,吃完便迅速离开,所以认为没有必要安装座椅。工作人员还强调,这一做法并无其他特殊目的,而是学校传承已久的传统。同时,他们骄傲地提及,该食堂曾荣获“省级优质食堂”的称号,所提供的饭菜营养丰富、搭配合理。
不可否认,每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传统,这些传统如同学校的文化血脉,承载着历史与记忆,理应得到珍视与保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传统有助于增强学生们的集体凝聚力,让他们在共同的行为模式中找到归属感。而且,考虑到学生们在课堂上大多时间都是坐着学习,适当站立用餐也有利于身体的血液循环,对身心健康有一定益处。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学生们的个人意愿和选择。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并非所有学生都愿意站着吃饭,也许有些学生在一天的学习后身体已经十分疲惫,站立就餐对他们而言可能是一种负担。学校可以倡导学生站着吃饭,但绝不能强制要求。毕竟,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是教育应有的温度。
这里还有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既然要求学生站着吃饭,那么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是否也和学生一样呢?教育讲究一视同仁,只有当学校的管理层和教师以身作则,与学生同甘共苦,这种传统才更具说服力和教育意义。否则,仅仅要求学生遵守而自己却置身事外,不仅无法让学生真正认同这种传统,反而可能会引发学生的反感,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学校和学生之间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关系。学生尊重学校的传统,是对学校文化的一种传承和认同;而学校也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做出合理的调整。比如,学校可以在食堂设置一部分座椅,既满足那些愿意站着吃饭的学生的习惯,也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便利。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需要在传统与现代、集体与个体之间找到平衡。让我们期待这所学校能够在传承传统的道路上,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校园成为充满爱与尊重的地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