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军海豹突击队朝鲜翻车:杀平民毁证据,特朗普表示:我不知道!

0
分享至

还记得那些好莱坞大片里美军特种兵神出鬼没、深入敌后执行惊天任务的桥段吗?现实往往比电影更荒诞、也更血腥。

2025年9月5日,《纽约时报》扔出一则重磅新闻:原来在2019年,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真的执行过一项秘密任务——潜入朝鲜,安装监听设备,目标直指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



然而这项所谓“精英行动”不但彻底失败,还酿成了一场骇人听闻的战争罪行:一船手无寸铁的朝鲜渔民,成了美军枪下的冤魂。

根据《纽约时报》披露的细节,这场行动筹备周密、来头不小。执行单位是海豹六队“红色中队”——就是当年击毙本·拉登的那支王牌部队。他们训练数月,趁着夜色乘潜航器逼近朝鲜东海岸,全副武装、戴夜视镜,本以为天衣无缝。

可刚靠近岸边,突击队员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艘小船,船头晃动着电筒光。可能因为紧张,也可能怕暴露,几乎没有犹豫,他们直接开火扫射。短短几秒,船上数人全部丧生。

等海豹队员登船检查,才恍然大悟:船上根本没有武器,也没有军人,只有两三具普通男子的尸体。旁边还放着潜水捕贝用的工具——他们是渔民,是平民。



为了毁尸灭迹,这些受过顶级训练的特种兵,竟用刀捅穿死者肺部,让尸体沉入海中。之后全员迅速撤离,任务彻底失败。

杀害平民、故意损毁尸体、掩盖证据——这几条无论放在国际法还是任何一国国内法里,都是不折不扣的战争罪行。

尽管美朝之间至今只签了停战协议、未缔结和平条约,理论上仍处于战争状态,但这绝不是美军可随意滥杀平民的理由。

更讽刺的是,如此高风险的任务,按规定必须得到总统批准,也就是说,特朗普极有可能知情。可当《纽约时报》记者询问白宫时,他们一口否认:“完全不知情。”特朗普本人更是直接装傻:“我第一次听说。”

你信吗?



这件事虽然2019年发生,但直到今天才被媒体捅出来。回过头看,很多当年令人费解的局势突变,突然有了解释。

原来在2018-2019年,朝鲜和美国关系一度出现缓和。金正恩甚至表达过“无核化”意愿,也释放过善意信号。可之后情势急转直下,朝美谈判破裂,朝鲜不但不再提弃核,反而以“一年一款”的速度疯狂试射洲际导弹,拼命推进核武器实战化。

现在再看,时间点完全吻合。

不难想象,朝鲜方面很可能当时就察觉了美军的潜入行动。一队海豹突击队员摸到首都附近,你想干嘛?装监听?还是斩首?你说只是听听情报,谁信?

换做你是朝鲜领导人,你会怎么做?
继续相信美国的“诚意”?还是加快造出能打到美国本土的核导弹?

答案显而易见。

坦白说,这种事发生在特朗普任内,一点都不让人意外。



回想一下:

2020年,他下令无人机刺杀伊朗将军苏莱曼尼,差点引发全面战争。

同年,他又派雇佣兵从海上入侵委内瑞拉,企图推翻马杜罗政府,结果船刚靠岸就被一锅端。

冒险、激进、热衷于“斩首”行动,不按套路出牌——这些的确是特朗普偏好式的操作手法。

他嘴上可以说“我和金委员长关系好”,转身就能派特种兵摸到人家门口。真·表面称兄弟,背后掏刀子。

很多人会问:区区十几个人,就算成功潜入又能怎样?
能摧毁朝鲜核设施?还是能绑架科学家?还是真能“斩首”成功?

其实这类行动象征意义大于实战价值。美国人或许想测试朝鲜海岸防御的漏洞,或许想安装监听设备、截获通讯,甚至单纯只是为了“秀肌肉”、试探反应。



但结果呢?
人没杀成、设备没装上、还背了一船人命。
唯一达成的效果,就是彻底坚定了朝鲜拥核的决心。

海豹突击队,这支被好莱坞捧上神坛的特种部队,近年来却屡次传出任务失败、滥杀平民、内部纪律崩坏的消息。

从阿富汗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他们确实执行了大量行动,但真正起到战略作用的,寥寥无几。反而给美国制造了不少外交麻烦和人道危机。

说句难听的:
他们拍电影或许是一流,但真打仗?尤其是这种高度政治化的特种行动?往往代价高昂、收获甚微。

这件事2019年发生,2025年才曝光,说明美军还有大量未公开的隐秘行动仍在进行。
谁又能保证,他们没有策划新的“冒险”?

尤其当美国面临大国竞争、地区冲突升级的背景下,特种行动的频次和风险只会更高。



但别忘了:
任何军事行动,尤其是跨境秘密行动,从来都不是电子游戏。它涉及生命、伦理、地缘政治,甚至可能引爆一场谁也不想看到的战争。

一句“我不知道”、一场媒体爆料,远远不足以承担那些逝去的生命和历史转折的责任。

现实往往比电影更荒诞,也更残酷。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回顾:叫嚣“我爸是李刚”的李启铭,出狱后父母失联,沦落为粉刷工人

回顾:叫嚣“我爸是李刚”的李启铭,出狱后父母失联,沦落为粉刷工人

瓜哥的动物日记
2025-09-15 05:31:22
俄将在华发行债券?100多年前的沙俄,曾经在东北发行过纸质卢布

俄将在华发行债券?100多年前的沙俄,曾经在东北发行过纸质卢布

小莜读史
2025-09-14 14:44:36
突发!一国宣布出兵乌克兰,还派4万大军堵俄罗斯家门口

突发!一国宣布出兵乌克兰,还派4万大军堵俄罗斯家门口

大国之翼
2025-09-15 07:00:09
最强冷空气来袭!江苏高温终结、气温暴跌!

最强冷空气来袭!江苏高温终结、气温暴跌!

鲁中晨报
2025-09-15 07:31:04
轮到以色列被打了!突发:以最大城市被炸,数百万人逃入避难所

轮到以色列被打了!突发:以最大城市被炸,数百万人逃入避难所

起喜电影
2025-09-15 07:30:55
3克就致死?2010年,浙江男子为母亲治病试吃1克,嘴烂了

3克就致死?2010年,浙江男子为母亲治病试吃1克,嘴烂了

万象硬核本尊
2025-09-12 19:43:18
国家点名!这10个地区,被委以重任

国家点名!这10个地区,被委以重任

国民经略
2025-09-12 11:42:38
月薪5万却留不住人,三年流失近19万,香港人为何纷纷逃离?

月薪5万却留不住人,三年流失近19万,香港人为何纷纷逃离?

青眼财经
2025-09-13 18:50:09
万万没想到!基孔肯亚热病毒转眼“消失”了,就像新冠一样?

万万没想到!基孔肯亚热病毒转眼“消失”了,就像新冠一样?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09-14 20:36:03
8月中国对美出口骤降33.1%,背后的真正考验

8月中国对美出口骤降33.1%,背后的真正考验

黑噪音
2025-09-14 22:17:35
房价上涨苗头来了!知名教授称,上海二手房大量撤牌,将一房难求

房价上涨苗头来了!知名教授称,上海二手房大量撤牌,将一房难求

明月杂谈
2025-09-15 06:27:36
上海下周初还是热,周四开始要降温了

上海下周初还是热,周四开始要降温了

澎湃新闻
2025-09-14 18:22:27
西贝事件再升级!袋装食品曝光,于东来下场,西贝后续操作惹争议

西贝事件再升级!袋装食品曝光,于东来下场,西贝后续操作惹争议

以茶带书
2025-09-13 14:36:58
国家统计局: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0309亿元,同比下降12.9%

国家统计局: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0309亿元,同比下降12.9%

界面新闻
2025-09-15 10:05:52
罗永浩炮轰西贝72小时后,国家卫健委出手了!

罗永浩炮轰西贝72小时后,国家卫健委出手了!

医脉圈
2025-09-14 12:10:47
离婚后只字不提尼格买提,一别两宽3年后,才发现他们不是一路人

离婚后只字不提尼格买提,一别两宽3年后,才发现他们不是一路人

山河月明史
2025-09-14 23:11:16
猪队友是如何坑害西贝贾老板的?

猪队友是如何坑害西贝贾老板的?

不正确
2025-09-14 11:34:16
罗永浩:华与华你私下给我道个歉,不然的话……

罗永浩:华与华你私下给我道个歉,不然的话……

另子维爱读史
2025-09-15 07:49:21
知名男演员官宣三胎

知名男演员官宣三胎

林木体育解说
2025-09-15 10:00:02
震惊!大学新生拒绝入学潮来了……

震惊!大学新生拒绝入学潮来了……

Dr小鱼
2025-09-12 15:32:51
2025-09-15 11:07:00
大国观察眼
大国观察眼
清晰角度看明白国家之间的纷争
4907文章数 14070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俄无人机飞入波兰 美国务卿:不可接受

头条要闻

杭州部分西贝门店客流量骤减 女子:人这么空 第一次见

头条要闻

杭州部分西贝门店客流量骤减 女子:人这么空 第一次见

体育要闻

施罗德成双料MVP激动落泪 全队浇水庆生

娱乐要闻

知名男演员官宣三胎

财经要闻

“预制菜大战”100小时

科技要闻

发布会再提乔布斯,苹果高调回归设计初心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游戏
教育
手机
艺术
公开课

PS5版成就缺失?《丝之歌》PS版更易全成就

教育要闻

关于解根式方程的一道题目,平方复杂就另想其他办法!

手机要闻

三星S26也跟了 大矩阵摄像头设计或成主流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