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退场,有人上前,风向说变就变。
9月10日一早,谢典林明明在网路民调里排到第二,却突然宣布退选;前一晚,馆长抛出一句灵魂拷问问郑丽文 统一是不是国民党永远的痛。
两件事像拨珠子,卡在蓝营这盘棋的中轴上。
谁能接住这股势能,谁的路就会更宽一点。
先把时间线拉直。
8月23日第二轮大罢免结束,朱立伦说会卸任,还公开邀请卢秀燕接棒。
结果卢秀燕隔天立场清楚不参选,理由是台中正处关税博弈的艰难期,她要守在家里,而且这种关键位置应由选举产生。
蓝营内一片紧张,萧旭岑甚至担心进入战国时代。
空位一出,参选人猛增,蓝营一度成了9选1的局面,张亚中、卓伯源、孙健萍、谢典林、郑丽文、罗智强、张雅屏等人先后表态。
9月9日,郑丽文上馆长的直播,抛出两岸百年和平的主张。
9月10日,岛内媒体民调显示郑丽文27%居首,谢典林26.2%紧追,张亚中14.7%,郝龙斌和罗智强都不到10%。
就在这个节骨眼,谢典林说退就退。
谢为什么退。
表面答案不复杂,连胜文劝退,他就退,还说之后会支持连胜文支持的人。
话外之音很直白,连胜文的影响力摆在那里,而且他心里有想推的人。
谢也坦言现实面很硬,蓝营当家人不仅是理念,还要募款、整合蓝白、人脉与地方派系都要叫得动。
他出来选,是为让自己的论述被听见,既然声音有人听到了,退一步也行。
这段话挺实在。
蓝营如今的矛盾,不只是人选之争,更是资源与路线的重新洗牌。
同天,郝龙斌表态准备角逐,并否认会把蓝白带向分歧;另一方面,张雅屏选择退场,直指因人设事的氛围让他失望。
把这些放在一起看,权力中枢在试着重新排座位,程序与规则则在被弹性解读。
难怪有网友说 这不是选贤任能,更像一场内场协调。
再看郑丽文。
她的表述挺有分寸。
台独不可能,今天的目标不是统一也不是独立,重点是老百姓安居乐业。
两岸要建立百年和平的基业,靠文化艺术体育等有机连接,水到渠成。
听起来模糊,却是有意为之。
蓝营内部还没完成路线上重新对齐,深蓝与温和派的理解落差并不小。
她此刻把焦点放在民生和长期和平,把统一摆在过程逻辑里而非结果宣示里,这种话术在当前生态里是可执行的。
说得太直,阵营内部分分钟起波澜;说得太虚,又会被质疑躲闪。
她踩在两者中间,既回应了馆长的追问,也留下操作空间。
(04)
馆长的存在,是这局里颇有意思的一环。
柯文哲9月8日缴七千万保证金后获释,他在其中用力不少;而在7月21日因公布民调数据被罚两百万时,蓝营几乎无人出声,这让他对蓝营很失望。
于是直播里他直球提问 统一是不是国民党永远的痛,还说两岸像恋爱结婚,到了程度就要走在一起。
最后他加了一个条件 如果郑丽文当选并推动两岸交流,请带他一起去,愿为沟通搭桥。
这番话戳中了两个点。
一是蓝营的态度困境,二是社会面的耐心正在变短。
网友评论两极 有人说总算有人敢把后半句说出来,也有人吐槽 太会打太极,听了半天没给答案。
可别忘了,政治不是直线,是曲线。
把民意与现实拧在一起,少不了这种试探与回旋。
权力结构的影子也别忽略。
朱立伦先前拱卢,再拱郝,还将领表时间往后拖十五天,引发不少质疑。
罗智强提出四项任务,其中包括2028年只留一个太阳,他宁做月亮,强调团结与在野合作。
话虽好听,落到地面要靠组织与资金来兑现。
这些天的起落,让人看到蓝营正在从罢免大胜的集体情绪,回到艰难的组织现实。
顺带一提,9月8日柯文哲走出北院就猛攻赖清德,这一枪,也打散了绿营炒作蓝白两个太阳的叙事,至少短期内不容易再用同一招分化。
写到这里,心里有两点感受。
其一 蓝营若真想在改选里重建号召力,别只盯着谁上谁下,更要把路线上那道卡 给过了。
清楚告诉社会 接下来三个月做什么,一年做什么,跨年怎么做,不再只喊维持现状。
其二 舆论与程序要一起走。
临时改动流程、因人设事这种操作,短期或许有效,长期会消耗信任。
网友一句话蛮扎心 赢了民调输了规矩,最后还是输。
接下来看两件事。
看连胜文把票往哪边导流,也看郑丽文能不能把模糊的表述落到清晰的安排。
蓝白合不是口号,是一个个可执行的步骤。
若真能把百年和平的基业,拆成文化赛事学术交流的时间表,把桥修好,把话说清楚,很多尖锐的题目,也许就能先放在路上,慢慢往前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