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87版红楼梦,这部剧到现在还是很多人心里的经典,尤其是陈晓旭演的林黛玉,那股子清冷劲儿,让人觉得她就是从书里走出来的。可王扶林导演当年选角的时候,对陈晓旭的外貌其实有点小意见,他不止一次说过,陈晓旭的气质没话说,但就是不够漂亮,跟原著里那艳冠群芳的黛玉比起来,差了那么点意思。这话一出,当时不少人觉得王导要求太高了,毕竟陈晓旭已经够灵了。但后来看到董智芝的资料,我才有点懂了王导的纠结,如果董智芝当年接了这个角色,说不定大家就不会老挑陈晓旭的美貌刺了。
先聊聊董智芝这个人,她是上海人,1960年2月生,从小就进舞蹈学校学芭蕾,1973年考上上海舞蹈学校,那时候她才13岁,练了五年后毕业,进了上海芭蕾舞剧院,当了专业演员。她的身材纤细,古典气质强,很快就成了台柱子。1983年,她23岁那年,被选中演电视剧西施,这部剧在浙江电视台拍的,她一出场就惊艳很多人,那眼睛水灵,眉间带点愁绪,特别符合沉鱼落雁的描述。播出后,她一下子出名了,好多观众觉得这是最还原的西施版本,比后来的蒋勤勤版还经典。她的美不是那种浓艳的,而是清冷中带点病态,正好对上红楼梦里林黛玉的病如西子胜三分。
王扶林当时在筹备红楼梦,1982年就开始全国海选演员,剧组收到上万份资料,他亲自看,挑得很细。董智芝因为西施的角色被推荐过去,王导一看她的照片和表演,就觉得她外形太贴了,那种古典美和纤弱感,简直就是黛玉的翻版。他当时认定董智芝是最合适的候选人之一,还专门邀请她去试镜。董智芝去了北京,试了黛玉的段落,但她当时正忙舞蹈事业,年纪也24岁了,觉得影视不是主业,就婉拒了。
王导挺失望的,因为他一直觉得黛玉的美貌得是绝色的那种,能压住群芳。结果董智芝一走,剧组继续选,陈晓旭自荐信寄来,写了三首诗,表达了对黛玉的理解,王导一看她的气质,觉得虽然外貌一般,但那股诗意和敏感劲儿太对了,就定了她。1984年开拍,陈晓旭成了黛玉,但王导后来在采访里还是提过遗憾,说陈晓旭唯一缺点就是没那么漂亮,气质更好点。要是董智芝演了,说不定剧集一播,大家的焦点就全在美貌上了,不会像现在这样,总有人说陈晓旭不够惊艳。
其实王导的选角思路挺有道理的,红楼梦原著里黛玉的美是那种神仙妃子级的,不光是气质,还得有让人一看就移不开眼的容颜。董智芝的西施就体现了这个,她在剧里浣纱的镜头,朴素打扮却盖不住那份国色,眼睛顾盼间有种楚楚可怜的味儿。网友后来对比过,说董智芝的气质外形更贴黛玉,尤其眉眼那股烟雾感,正好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
陈晓旭的黛玉靠演技和理解撑起来,她从小读红楼,写人物小传,自荐时就说自己天生是为黛玉来的,后来在演讲里还说黛玉不是哀怨走的,而是觉醒的,这份解读让角色活了。但王导的点在于,外貌是第一眼的东西,黛玉得美到让人怜惜,董智芝的外形就正好补这个短板。如果她演,估计剧集的视觉冲击更大,不会像现在,有些人看87版还觉得黛玉的美没完全体现。
董智芝拒绝后,继续在舞蹈圈发展,1984年演了四世同堂,1985年风流乾隆,1986年苦果,1987年偷来的爱,1991年女人不是月亮,这些角色让她在影视上有点积累,但她没深耕,一直以舞蹈为主。她的美貌在这些剧里也显眼,但没像西施那么出圈。陈晓旭的黛玉播出后成了经典,王导在访谈里反复提那点遗憾,说终难忌世外仙珠寂寞林,意思是认可陈晓旭,但还是觉得美貌能更完美。董智芝要是接了,说不定她就成另一个经典黛玉了,她的古典舞功底能让黛玉的仪态更流畅,病态美更自然。网友现在还感慨,继陈晓旭后,只有董智芝有黛玉气质,24岁的她如果演,肯定是绝配。
后来董智芝渐渐淡出,1991年后就少接戏了,专注生活,低调到几乎没消息。她现在60多岁,隐居上海,不再露面,偶尔旧剧重播才被提起。陈晓旭2007年出家后病逝,王导的遗憾也成了历史话题。新版红楼梦出来,比如胡玫的,选角又被吐槽,张淼怡的黛玉被说美貌不够,解读浅,这时候大家又想起王导的坚持。董智芝的例子说明,选角不光看气质,美貌也是关键,要是她演了,估计就不会有那么多争议了。王导的要求高,但有他的道理,红楼梦这种书,美得得让人信服。
再说回陈晓旭,她不是第一人选,王导选角时有好几个候选,张静林漂亮但气质疯丫头,陈晓旭忧郁多愁,体重80多斤,弱不禁风,正好病态美。她自荐时寄信附诗,王导试探问她其他角色行不行,她说非黛玉不演,这份自信打动了人。剧组内部对她和张蕾有争议,但王导一意孤行,用了她。结果证明对的,陈晓旭的黛玉不止哭啼,还有坚强和看透的一面。董智芝的美貌如果加进来,说不定更圆满,但她拒绝了,也就成了如果。
董智芝的西施有宿命感,为国牺牲的大义,演技也不错,美到让人记不住感觉而忘脸,那种冷雾感很少见。她和陈晓旭各有千秋,陈晓旭小家碧玉,董智芝大家闺秀。王导选陈晓旭是赌气质,董智芝是赌美貌,她没来,就留下了遗憾。现在看新版黛玉被嘲,就懂王导为什么纠结了,美貌不够,气质再好也容易被挑。
董智芝后来嫁人,生活平静,退出圈子30年了。她是大陆第一美人之一,和陈红齐名,但选择低调。陈晓旭的黛玉成了永恒经典,王导的话现在听来有道理,董智芝如果演,不会嫌美貌不够。红楼梦一千人一千种解读,选谁都有争议,但董智芝的缺席,让人总想假如。
王导的选角过程是海选,启用新人,没用成名演员,这点胆子大。陈晓旭不是最出众,但理解深。董智芝的外形胜出,但她专注舞蹈,就这么错过。她的西施是清水芙蓉,天然美,宫装都耽误不了。陈晓旭后期妆造像仕女画,美得冷寂。两人对比,王导的遗憾合理。
现在网友说,王导对女性美感知偏差,但其实他要的是书里那种绝色。董智芝的缺陷被说强化在陈晓旭身上,但那是胡说,两人风格不同。董智芝的美是东方清冷,适合黛玉的孤傲。陈晓旭的灵魂美超过皮相,但王导要両全。
董智芝的生平简单,舞蹈出身,影视客串,隐退。她的美貌在老照片里还惊艳。陈晓旭的演讲懂黛玉觉醒,不是遗憾走。王导认可她,但叹息美貌。董智芝如果来,经典也许不同。
总之,懂王导了,董智芝的美貌能填补那点缺憾,不会被嫌不够漂亮。红楼梦的选角,气质和美貌都重要,董智芝的例子就是证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