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由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承办,于9月13日在国家体育馆冰球馆顺利开幕。
北京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会长张华伟、北京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金涛、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副处长张永明出席开幕式,并为比赛开球。身着整齐队服的小运动员们在冰面上列队亮相,展现出蓬勃朝气。
本届联赛延续往届传统,覆盖小学至高中全年龄段,设初中组(男女混合)、小学甲组(3-6年级,分甲A/甲B组)、小学乙组等6个组别。小学至初中组吸引了来自全市70所学校的62支队伍、近千名青少年运动员参赛。小学至初中组比赛安排在9月13日至28日的周末时段举行,高中组别比赛将在10月进行。主赛场为国家体育馆冰球馆,分赛场包括启迪冰雪中心、星宏奥冰上运动中心、梦想捍卫者、枫桥冰场,兼顾学生学业与训练需求。
北京市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创办于2013年,到如今已经是第十三届比赛。经过这十余年的发展,校际联赛已经成为了各校队和北京青少年冰球运动员们的摇篮。而第一届比赛上的冰球小苗,如今已成长为代表国家闪耀在国际赛场上的北京冰球新星。
近年来,北京市实现了在青少年、青年、成年三个阶段国内重大比赛中的金牌大满贯。如,2024年的“十四冬”中,北京队获得男子公开组冠军,并包揽了青年组两块金牌。今年,在全国U系列冰球锦标赛中,北京队同样表现出色,目前已获得完赛组别的全部6枚金牌。这些成绩中少不了校际联赛为后备梯队培养奠定的坚实基础。
(2025年全国青少年男子冰球锦标赛U18
北京队获得冠军,北京冰协队获得亚军)
校际比赛发展的十余年间,冰球运动在北京市各个中小学中也逐渐生根发芽。多所学校将冰球纳入了特色教育,还成立了冰球社团,北京一零一中学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在2013年第一届校际联赛中就出现了一零一中学学生的身影。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聘请专业教练、每年接收冰球专业特长生等一系列举措,不但校队的成绩逐年攀升,师生们对冰球运动过的热情也被带动起来。如今校园中随处可见的冰雪运动宣传栏,更是成立金奥冰雪运动队,校际联赛让冰球在一零一中变得不再小众。“在孩子们心中,包括在家长心中,校际比赛是最重要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冰球作为集体项目,为学校争夺比赛名次获得的集体荣誉感是高于个人的。”北京一零一中学的周祎老师介绍,“学生们在学校内经常讨论的就是校际联赛时要和其他学校一起打比赛,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比打了全国锦标赛还兴奋。”
(北京一零一中学初中校队合影)
校际联赛也成为了实现以体育人推动体教融合的有力助推。在校际联赛的参赛运动员中,有大量的文化课和冰球成绩都十分突出的文体双优生。曾代表国家U18队两次出征世锦赛,并在今年高考成功考取北京理工大学的十一学校冰球队队员周嘉禾,在谈到冰球是否会影响学习时,他说:“冰球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其始终锻炼着我的抗压能力,也使我能够更加自如面对考试。我更希望作为一个风向标,使更多的同学勇敢追求自己所爱,不为学业压力而放弃梦想。”
(周嘉禾在U18世锦赛现场)
校际联赛的蓬勃发展,正以实践重塑体育与教育的关系。从周嘉禾等优秀学子的成长轨迹中,我们不仅看到竞技体育对人格塑造的深远影响,更见证了体教融合为青少年提供多元发展路径。未来,随着此类赛事的普及与理念的深化,体育必将从“加分项”升级为“必修课”,在培养抗压能力、团队协作等核心素养的同时,推动教育评价体系向更包容、更全面的方向演进。这一进程不仅关乎个体成长,更是构建新时代人才培养生态的关键一环。
作为北京冰球三大品牌赛事之一,本届联赛将继续秉承“体教融合”理念,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展示冰球技艺的舞台,进一步推动校园冰球文化的普及与发展。同时,这也为后冬奥时期北京冰球运动的持续繁荣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打造北京冰球城市名片、全面贯彻“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更是北京冰球运动发展的基石。期待在未来,有更多优秀的冰球运动员通过这一平台崭露头角,为北京市乃至中国冰球运动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5年校际联赛官方赞助商--
---2025年校际联赛支持单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