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吉林省农安县人民法院法官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 供图 吉林省农安县人民法院
本文为《中国审判》杂志原创稿件
文 | 本刊记者 刘庭梅 通讯员 吴南欣
七月松辽,沃野千里。巡回审判车的轨迹在广袤的黑土地上交织成网,与蓬勃生长的绿色田野一同勾勒出一幅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生动图景。
吉林省农安县人民法院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犁,立足县域实际,积极构建“党建引领、法庭前哨、机制创新、无讼创建、延伸服务”五位一体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深耕城乡基层治理“试验田”,成效显著。长春市委政法委调研数据显示,农安法院2023年民事案件受案量较2015年逆势下降8.05%;2024年该院民事案件受理量延续下降态势,同比降幅达12.88%。
破解土地权属连环套的密码
“就这16根垄的地界,三家吵了多少次都没个结果!”
2025年盛夏时节,在农安县青山口乡某村村委会,邢老汉紧攥泛黄的土地承包证,褶皱的手背青筋凸起。邢、娄、王三家因土地置换形成复杂的“权属连环套”,纠纷历经十三轮村级调解未果。
进入诉讼程序后,农安法院迅速联动青山口乡党委、政府,并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争议地块开展现场勘验。最终,法官厘清了争议地块的权属关系,圆满化解了这起多年的土地纠纷。
农安县是农业大县。面对涉农纠纷占比50%以上的现状,农安法院意识到解决矛盾需要凝聚多元共治的合力。为此,该院推动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支持、部门联动、法院参与”的纠纷化解大格局。2023年,由农安县委政法委主办、农安法院承办的农村稳定暨黑土地保护法律问题研讨会,形成71篇高质量调研报告,为精准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2023年12月,县政府专项拨款设立了8个驻院(庭)调解室,精心选聘了8名农村实践经验丰富、群众工作能力突出的退休法官、行政机关资深干部及深谙乡情民理、在村屯中德高望重的“屯不错”担任专职人民调解员。截至2025年7月,这支根植乡土、贴近群众的调解力量已成功化解各类涉农纠纷1260件,调解成功率达80%,带动辖区纠纷诉讼量减少15%,成为名副其实的矛盾“减压阀”。
炕头上的立案通知书
“大娘,您别急,立案手续现在就能办!”近日,因子女拒付赡养费,行动不便的裴奶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农安法院巴吉垒人民法庭的电话。法庭干警一边安慰着裴奶奶,一边立即启动“上门立案+联合调解”响应机制,同步联动辖区派出所、司法所组成调解小组,赶赴老人家中。各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最终弥合了当事人之间的隔阂。子女们签订了协议:长子与母亲同住,次子与女儿按月支付赡养费。裴奶奶含着热泪说:“真没想到你们能来家里,更没想到矛盾这么快就解决了!”
这种“解法结更解心结”的实践,源于农安法院精心构建的“大格局+小平台”双层治理模式。农安法院7个人民法庭作为深入基层的“神经末梢”,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建立常态化“两所一庭”联动机制。派出所掌握治安动态与人员信息,司法所拥有基层调解网络资源,人民法庭提供专业法律支撑与司法确认保障,三方协同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筑起快速响应、精准发力的基层治理协作网络。
在当地,“炕头法庭”“田间法庭”已成为一道亮丽的司法风景线。据统计,2024年以来,各法庭累计开展巡回审判15次,上门调解72次,为行动不便的群众办理立案手续98件,切实将司法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关联案件“打包解”
“法院把两起案子搁一块儿调解,还帮我们保住了车。我们总算能喘口气了!”2025年4月,愁眉不展的运输户老周和老王来到农安法院。他们同属一支运输队,因经营困难,双双拖欠了某汽车租赁公司的融资租赁款。承办法官在审理中发现,两案存在高度关联性——同一债权人、相似案情、当事人经济状况紧密相连。农安法院立即启用“关联案件打包解”工作机制,将两案合并调解。
调解中,法官并未拘泥于即时清偿,而是精准把握运输行业季节性特点,创新设计了弹性阶梯式还款方案:运输旺季收入高时多还,淡季收入低时少还。这一方案不仅纾解了企业资金回流的燃眉之急,更关键的是,还保住了两位运输户赖以谋生的车辆,维系了两个家庭的生计来源。
据悉,该机制运行以来,农安法院已高效化解关联性连环诉讼256件,涉案金额逾350万元,平均审理周期缩短了15天,有效避免了针对同一债务人或关联方的矛盾叠加、诉讼激增局面,防范了系统性风险。
这种精准识别矛盾、系统施治的“诊治式”工作法在实践中持续释放裂变效应。该院民三庭对辖区内9起因开发商资金链紧张引发的群体性纠纷实施“一揽子”调解,既助房企快速回笼资金,也为面临断供风险的多户困难家庭争取到6个月缓冲期。
同时,各庭室通过精准制发司法建议,有效促进类案发生率显著下降。该院民二庭制发的《关于推动物业纠纷化解的司法建议书》,促使涉物业纠纷案件数量从2023年的742件骤降至2024年的21件;行政庭制发的《关于依法治农的司法建议书》,促使涉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案件数量从2023年的155件降至2024年的100件。司法裁判的规则引领和价值导向正深度融入社会治理。
每一份承载着双方合意的调解书,都是城乡基层善治进程中最扎实的注脚;每一次在田间地头敲响的法槌,都在续写着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崭新篇章。当农安法院“五位一体”治理的探索与乡村振兴交会,这片黑土地上更富时代感的法治新“枫”长卷正徐徐展开。
本期封面及目录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国审判》杂志2025年第16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74期
来源:中国审判
编辑:杨梦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