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9年2月7日,清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当了四年太上皇的乾隆皇帝去世了,享年89岁。
这一年是嘉庆四年。乾隆一走,嘉庆皇帝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实权。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嘉庆的第一把火,就烧向了乾隆生前最宠信的大臣——和珅。
乾隆刚去世15天,嘉庆就把和珅关进大牢,并赐他自尽。
当三尺白绫递到和珅手中时,他明白,自己这回是真的走到头了。
古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生命走到尽头,和珅提笔写下了一首绝命诗: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
写完,他就用白绫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这首诗后来传到嘉庆手里,皇帝看完,只淡淡批了11个字……
01、和珅的崛起之路
和珅,姓钮祜禄,出生在满族一个中上层武官家庭。祖上几代都是军人,还曾跟随努尔哈赤打过仗。
他跟弟弟和琳小时候在咸安宫官学读书。
和珅不仅读书认真,人也长得俊俏。一开始,他也想走科举的路。虽然考中了秀才,但在乡试落了榜。
不过那时候,满人做官不一定非靠科举——很多人是靠当侍卫,慢慢升上去的。
1772年,23岁的和珅当上了三等侍卫,负责皇帝的仪仗和随行。官虽不大,却有个最大的好处:天天能见到皇上。
果然,干了三年侍卫,机会来了。
有一次乾隆出行,接到奏报说有俘虏越狱。乾隆生气地问道:“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出自《论语》)
身边侍卫们面面相觑,谁也答不出来。只有和珅站出来说:“是看守的人和保管的人的过错。”
乾隆一听,非常惊讶:“你一个侍卫,也懂《论语》?”又问他名字、家世,和珅都对答如流。
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乾隆当天就升他为乾清门侍卫,没过几个月又提拔成御前侍卫。
才26岁,和珅就当上了正蓝旗满洲副都统。
更夸张的还在后面:
1776年正月,和珅升户部右侍郎;
三月,直接进入军机处任职。
从侍卫到军机大臣,他只用了四个月。
在乾隆的一路提拔下,和珅步步高升:
1780年,成了御前大臣、户部尚书;
1782年,加封太子太保;
1786年,升文华殿大学士;
1788年,封三等忠勇伯。
朝廷之中,他的地位仅次于首辅阿桂,真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和珅凭什么这么红?
和珅之所以能快速崛起,离不开他超强的“服务领导意识”。
乾隆心里想什么,不用开口,和珅就已经先办好了;皇上想要什么,还没说话,和珅就捧到眼前了。
举个例子: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被举报,和珅亲自去昆明查办,没几天就查清罪证,上报乾隆建议“斩立决”。
但李侍尧平时没少给乾隆进贡,皇帝并不真想杀他。和珅察觉出乾隆的心思,马上又联合其他人上书求情,最后改判“斩监候”,保住了李侍尧的命。
这一下,乾隆不仅看出和珅有能力,更觉得他“懂事”“忠心”。
此外,和珅还是个“搞钱高手”。
乾隆在位时间长,天下太平,他又特别讲排场、爱享受,每逢过节过寿都大操大办,花钱如流水。时间一长,内务府的钱不够用了。
和珅马上推出“议罪银”制度:官员犯罪,可以交钱抵罪。这一招特别受贪官欢迎,而收上来的钱大部分都流进了乾隆的私人金库——内务府。
原本空虚的内务府,迅速被和珅搞到盆满钵满。
不仅如此,和珅还不断让各地官员、盐商甚至外国使节进贡金银财宝、奇珍异玩,乾隆自然是开心得合不拢嘴。
高兴之余,军政大权也慢慢交到了和珅手里。
而和珅也没闲着,一边给皇帝搞钱,一边自己也捞得盆满钵满。
除了搞钱,和珅还很会“搞关系”。
乾隆喜欢写诗,自称“十全老人”,和珅就苦练书法、模仿乾隆的诗风,还经常收藏字画古玩,营造出一种“我跟皇上趣味相投”的感觉,把乾隆哄得特别高兴。
更厉害的是,和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每逢边疆事务或外使来访,都离不开他协助交流。
这么一看,和珅既能给乾隆办正事,又能满足他的私欲,还能陪他玩文艺,这样的臣子,乾隆能不喜欢吗?
不过,乾隆是开心了,其他大臣可不高兴:
被和珅打压的、看不惯他贪污揽权的……敢怒不敢言。
就等着哪天乾隆不在了,好好跟他算账。
03、乾隆一走,和珅就倒了
1799年2月7日,乾隆太上皇驾崩。
和珅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其实,嘉庆早就看他不顺眼了。
之前嘉庆想提拔自己的老师朱珪回京,和珅却诬告他“结党营私”,导致老师被贬。
和珅甚至还派人监视嘉庆,限制他的行动。
更让嘉庆忌惮的是,和珅几十年经营,党羽遍布朝野——万一他真要造反,麻烦就大了。
所以嘉庆动作非常快:乾隆刚去世,他就软禁了和珅,并火速公布了他二十大罪状,抄家下狱。
这一抄,抄出白银八亿两。
什么概念?
当时清朝一年税收也就七千万两,和珅一个人就相当于朝廷15年的财政收入!
满朝震惊之余,嘉庆倒是松了口气——这下国库充盈了。
所以民间都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朝臣们纷纷要求将和珅“凌迟处死”,但他的儿媳——固伦和孝公主拼命求情,大臣刘墉也劝嘉庆:“和珅毕竟做过先朝重臣,赐他自尽更合适。”
嘉庆于是赐下白绫一条。
从软禁到抄家再到处死,前前后后只用了15天。
临死前,和珅写下那首著名的绝命诗: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时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
大意是:我这五十年像一场梦,今天终于要离开红尘。将来河水泛滥、日光朦胧之时,那缕烟霭就是我的转世。
有人说他是在怨恨嘉庆无情,也有人说他是在预言:贪官不会绝迹,自己不是最后一个。
这首诗传到嘉庆那儿,皇帝看了只批了11个字:
“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
这句话出自《孟子》,意思是:和珅确实有点小聪明,但却根本不懂什么是君子应有的仁信忠义。
你别说,嘉庆这个评价,还挺一针见血的。
和珅为了讨好乾隆,早把道德底线抛在了脑后——的确算不上是君子之道。
大家觉得,嘉庆批得有没有道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