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前言
近日,一段093B核潜艇上浮视频在网上火了,这艘潜艇外形变化之大让网友直呼"改得妈妈都不认识了"。
更有意思的是,美军看了视频后给出极高评价:达到我们20年前的水平,这话听着客气,背后却满是复杂。
美军为啥要这么"谦虚"地评价中国技术?这个"20年前水平"到底是夸还是贬?
编辑:CY
美军嘴上说"20年前水平",心里慌得一批
先说说这个"20年前水平"到底什么意思。20年前是2004年,那时候美军刚列装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海狼级也才服役没几年,正是他们核潜艇领域独孤求败的时候。
美军说093B能达到这个水平,表面上听着像是在夸奖,实际上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想想看,如果你家的新车被人评价说"达到了20年前奔驰的水平",你会觉得这是夸你吗?
关键来了,《华尔街日报》专门写了这件事,字里行间都透着焦虑,说中国现在每年能造3到4艘093B。这个建造速度让美军有点懵。
他们造一艘弗吉尼亚级要5年,咱们从零件生产到总装,全产业链都打通了。更让美军在意的是性能。美军自己承认,093B已经赶上21世纪初他们最先进的洛杉矶III型,甚至能跟初代弗吉尼亚级比一比。
要知道洛杉矶级可是美军造得最多的核潜艇,全长110多米,水下能跑32节,以前在大洋里那就是"大哥级"的存在。美军那句"达到20年前水平",一半是不服气,一半是给自己找台阶下。
20年前的美国海军正处巅峰,弗吉尼亚级刚服役,海狼级还是新鲜出炉的"杀手锏"。可现在呢?他们的核潜艇部队面临"老艇退得快、新艇造得慢"的尴尬。
洛杉矶级已经服役三四十年,弗吉尼亚级的建造速度赶不上退役速度,只能靠延长老艇服役年限硬撑。
就拿去年"康涅狄格"号在南海撞了不明物体这事来说,光维修费就花了8000万美元,还得等到2026年才能修好。这期间美军在西太平洋的水下力量,就少了一张王牌。
潜艇一躲进深海,航母就成了"活靶子"?
说到093B的厉害,真正让美军坐不住的其实是艇上装的鹰击-19潜射高超声速导弹。这导弹有多厉害?
用大白话讲,以前的反舰导弹要么飞得慢,人家航母的防空系统随便拦;要么射程近,得冒着危险凑到人家跟前才能打。
可鹰击-19不一样,它能以好几倍音速贴着海面飞,美国航母那些防空导弹、近防炮根本来不及反应。更厉害的是,现代反潜技术始终无法逾越100千米的关卡,而鹰击-19的射程有500千米。
这意味着什么?意思是093B可以非常安全地在400多千米外发射导弹,然后游刃有余地下潜撤退。想在大海里找潜艇,就像蒙着眼睛捉迷藏,难度可想而知。
093B往大洋里一躲,等于给美国航母舰队套上了"紧箍咒"。以后想在西太平洋随便晃悠,可没那么容易了。这就是隐蔽性决定实战价值的道理。
055搭载的鹰击-21虽然射程高达1000千米,但对手航母舰载机联队并不是摆设,海红旗-9也不足以护卫055开赴发射阵位。
轰-6K搭载空基反舰武器,其实也要面临同样的问题——海上防空必须由大型弹射航母提供才可靠。战时状态缺乏战斗机掩护的055,无法正面抗衡大型航母。
相比之下,093B的优势就很明显了。潜艇的隐蔽性是非常有价值的,500千米射程确实不算很高,但却是美国航母短期内遥不可及的反潜距离。
意识到鹰击-19威胁的美国海军,在实战中往往并不会贸然进入这个危险交战距离,但迫使其退出战场,本来就是我们准备实现的目标。
说白了,相比于陆基、空基和海基反舰武器,鹰击-19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核潜艇的隐蔽性。
美国造潜艇"高大上"翻车了,中国"土方法"却成功了
看完093B的表现,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走了一条稳健发展的路子。再看看美军自己的"神操作"。上世纪90年代搞的海狼级核潜艇,那真是"水下超级跑车",能潜到600米深,用的HY100特种钢强度惊人。
可问题是太贵了——1991年单艘造价就31亿美元,按现在的钱算得超过100亿,比福特级航母还贵。本来计划造29艘,结果苏联解体没了对手,国会一看账单直接砍到只剩3艘。
更麻烦的是这三艘"独苗"修起来能让人头疼死。就像刚才提到的"康涅狄格"号撞击事件,维修成本高得吓人。
后来接替海狼级的弗吉尼亚级,本来想走"性价比路线",水下排水量7800吨,用模块化设计,能装导弹也能送特种兵。
可从2004年首艇服役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除了换点电子设备,基本设计没动过。美军自己人都说,现在的弗吉尼亚级跟初代比,也就是多了点"智能家电"的升级感,谈不上质的飞跃。
反观中国的发展路径,从091到093再到现在的093B,每一代都有看得见的进步,一步一个脚印追了上来。093B能亮相,背后是中国造船工业、材料科学、导弹技术的全面进步。
那个指挥台围壳的填角设计,看着简单,可需要流体力学、材料强度、精密制造一起突破。鹰击-19能从水下发射后直冲云霄,更是把火箭发动机、制导系统、水下弹射这些难题都解决了。
这些技术不是买来的,是科研人员一天到晚泡在实验室、车间里,一点点啃出来的。美国那种"一步登天"的思路看起来很先进,实际上风险巨大。
海狼级的失败就是最好的例子,技术太超前,成本控制不住,最后反而成了负担。中国选择的是稳健进步的路子,不追求一蹴而就,但每一步都很扎实。
这种发展模式虽然看起来慢,但胜在可持续,而且越往后优势越明显。
太平洋这么大,为啥美军开始算"安全距离"了?
093B和鹰击-19的组合,已经让世界看到中国海军在水下作战领域迈出了领先世界的一步。美媒对鹰击-19的高度关注,说明我们在先进技术原理上取得重大突破。
美国人没干成的事我们干成了,美国还在做PPT的事我们把它变成了装备、变成能力。
鹰击-19作为全球第一款潜射高超声速武器,虽然射程不及国产同类装备,但杀伤力却遥遥领先,这是由潜艇的隐蔽性决定的。
这种三位一体的毁伤能力,非常震撼。潜射版本隐蔽性很强,接近对方编队发动打击隐蔽性极高;空射版本可以在遥远位置进行攻击,载机安全但目标真的不安全。
水面舰艇发射,我们现在的055、052D等大型驱逐舰就会成为反航母利器。以前反航母的最好装备是航母,现在反航母最好的装备居然是中国装备了鹰击-19的驱逐舰。
如果其他装备也有垂直发射系统,能够发射这种武器装备,那么人人都是打航母的能手。这样对美国航母编队所构成的威胁史无前例。
如果美国大编队在周边采取任何行为,风吹草动都会引来鹰击-19的攻击。美国也开始思考自己11艘大航母编队到底存在的意义有多大。如果面临中国鹰击超高声速导弹集体攻击,自己胜算有多大?
太平洋水下的力量平衡正在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当年美国靠着核潜艇称霸大洋,现在我们也有了自己的"水下长城"。
这不是为了跟谁攀比,是一个大国要保护自己海上利益,必须有的底气。就像苏联时代的"贴身舰队"概念一样,真正的主力反舰平台,实际上是水下隐秘活动、且搭载大量重型反舰导弹的核潜艇。
在全球主要航道仍然被其控制,东亚岛链也形成实质性封锁的情况下,主动出击并将域外航母驱逐出核心战场是海军肩负的重要任务。
这一点滑跃航母和055无法完成,弹射航母需要支援战场,核潜艇搭载鹰击-19才是最合适的。美军那句"达到我们20年前水平",听着像客套话,实则说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太平洋水下的力量格局,真的要变天了。
结语
从093B的亮相看到,真正的技术突破从来不靠一蹴而就,而是在持续投入中厚积薄发。
随着更多093B下水、鹰击-19批量装备,太平洋的游戏规则正在悄悄改变。
面对这样的变化,你觉得中国海军接下来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留言区聊聊你的想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