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
罗永浩一句“预制菜”炸锅
连锁餐饮品牌西贝喊冤
并甩出“全国厨房随便看”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表示将起诉罗永浩
双方争议愈演愈烈
昨晚(9月12日)
罗永浩在社交媒体开直播谈西贝事件
背景大屏写着
“不反对预制菜
推动预制菜透明化 维护消费者知情权”
直播刚开播一分钟
在线人数就突破10万
罗永浩表示预制菜还没有正式的国家标准,自己不反对预制菜,反对的是卖预制菜伪装成不是预制菜。
他说:“有人说我直播间也卖预制菜,这是事实,我们知道卖的是预制菜,也说了是预制菜,这没有任何问题。你买的时候也知道是预制菜,预制菜本身是合法的。”
罗永浩在直播中开始逐一剖析西贝使用的原材料。他以媒体拍到的一款西贝后厨使用的海鲈鱼为例,展示了其包装配料表。罗永浩念出,该产品配料中含有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多种复配水分保持剂,保质期长达18个月。
他据此提出核心质疑:虽然这条鱼到店时是生的,但经过添加剂的长期腌制保存,已非消费者所理解的“鲜鱼”。他表示,这解释了为何当初吃起来“感觉就是一个预制菜”,并认为食用这种经过深度工业化处理的食材,与大众去餐厅追求新鲜的初衷显然不符。
在此前的9月12日下午,西贝微信公号发布消息称,“作为西贝的老客人,首先感谢罗永浩前来西贝就餐,并为西贝提出意见、建议。但作为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罗永浩对西贝的不实指责及不当用语,我们坚决反对,绝不姑息。”
9月12日,西贝餐饮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在接受采访时回应“预制菜风波”,称这件事对西贝的伤害已经显而易见了,“我现在陷入自证清白循环”。
贾国龙透露: “9月11日和10日所有门店加起来,日营业额分别掉了100万元,9月12日我估计会掉200万元到300万元。”
媒体探访西贝后厨:
羊排、西兰花保质期两年
烤鱼保质期18个月……
9月12日下午,也有媒体探访了西贝后厨,网友围观现炒海鲈鱼。记者询问:“这个是鲜鱼,还是说是有冻过的?”厨师回应:“冻过的,冻货的配送周期是一周四配,它是有经过腌制的环节。”
随后,抽查油炸茄子,厨师拿出“速冻油炸茄子”,厨师表示:这是外卖的一款菜,可以直接使用的,先炒肉,炒完肉把酱兑好,然后加水,然后切绿尖椒等,配菜加上去,然后还有一个焖制。
蔬菜类产品中,有媒体曝光,就连西兰花也不是现场处理的新鲜菜,保质期24个月。
记者还探访了西贝后厨冻库,其中羊前腿保质期24个月,虾仁保质期是12个月,肉夹馍肉馅是熟肉制品。
有媒体探访杭州西贝餐厅,体验老罗套餐。西贝承认部分菜品存在隔夜情况,煮好的羊排赏味期是三餐,今天上午一餐、下午一餐、明天上午还能卖,厨师长称隔夜使用不会影响出餐品质。
何为“预制菜”?
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已给出定义
2024年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当中明确,“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官方对于预制菜范围的划定,显然比以往行业内广义上包含即配、即烹、即热、即食的庞大预制菜概念缩窄很多。
根据上述《通知》,预制菜不包括主食,也不包括“不经加热或者熟制就可食用的即食食品,以及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凉拌菜”。中央厨房向餐厅配送的菜品也不属于预制菜。
西贝公开菜品具体制作过程。
目前官方定义中“预制菜”仅仅包括“作为预包装食品”的预制菜品,其针对的是零售端的管理,即进入超市等售卖的,而不包括餐饮店的管理。即使餐饮店也使用同样的菜品,只要它是从中央厨房出来就进入餐厅厨房,就不算法律上的“预制菜”。
资料图由AI生成 图片来源:城事特搜
“这一点是人为划分的概念,与日常生活概念是不同的。”北京今是律师事务所主任吴萌说道。
预制菜的发展程度与公众的认知、接纳度存在脱节,因此国标出台及落实成为重点。让生产者严格遵守标准,也要让消费者知道标准,监管者更要依法依标监管。
如果餐厅、饭馆标明是预制菜
你会选择食吗?
**如有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来源 | 南方日报、界面新闻、新黄河、百姓关注、新闻坊
编辑 | 赵婉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